于“分寸之间”,见“生活之道”
2021-11-22谭嘉慧长沙市怡雅中学教师
文/谭嘉慧(长沙市怡雅中学教师)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讲究做事有度:“满招损,谦受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乐极生悲”……这个“度”其实就是分寸。分寸感特别考验人对世界的平衡能力和对事物的切换取舍,不论是重如泰山还是轻如鸿毛,只有举重若轻才能驾轻就熟。
文学作品中,不同人物对于分寸的把握,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让我们窥见一些“生活的门道”。
言语之分寸,在于说话得体
培根曾说:“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恭维的话失于谗媚,直辩的话则难被接纳,都不如说话得体好。”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一直都生活在乡野山村,但这并不妨碍她具有与人沟通的分寸感。《红楼梦》第39 回,平儿领了刘姥姥去见贾母,对刘姥姥来说是件大事,尤其是该怎么打招呼,如何称呼贾母。毕竟,刘姥姥与贾母年纪相仿,怎么样既能表现出对贾母的尊敬,恰如其分地讨得贾母和贾府的喜欢,又不失了自己的体面。书上说: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一句“老寿星”别出心裁!贾母这个年纪这个地位已经对金钱无所求,无非是希望自己能够长寿一些享受天伦之乐罢了,所以刘姥姥得到了贾母的欢迎。
与之相反是晴雯,她因为说话没有分寸,最后结局惨淡。比如《红楼梦》第31 回:
晴雯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晴雯毫无分寸的说话方式容易招人恨。晴雯被撵是因为王善保家的对她生恨,当着王夫人面诬告。晴雯四面树敌,都是因为不懂分寸。
说话是一门艺术,“说话有分寸”的经典还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引得齐威王说出:“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些在语言上有分寸的人,都是有智慧、悟性高的人,把说话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因而就能通行无阻。
交往之分寸,在于远近适宜
周国平先生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鲁迅的《故乡》中张扬跋扈、尖酸刻薄的经典人物杨二嫂,在与人交往之中就不懂分寸,与人距离“过近”。
在“我”和宏儿正在闲聊之际,“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这劈空而来的“尖利的怪声”,直刺人的耳膜,而“大叫”的肆无忌惮,则让人从心底里排斥。后面的表现更是把“没有分寸感”推向了极致: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杨二嫂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但是,鲁迅先生并未给她同情,可见“没有分寸”令他人不适。
人际交往中不懂分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 “过远”,给人以极强的“疏离感”。这一点体现在闰土身上。当“我”见到了小时候的玩伴闰土时,他的一句“老爷”,把童年的美好一瞬间销毁,人与人之间更没真挚之情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若是太远了,便容易陌生。若是靠得太近了,又容易伤害到彼此。因此,唯有分寸合理的交往,才会相处得舒服。
《后汉书》里记载的严子陵与刘秀的交往,就保持了一种“聪慧的分寸感”:在刘秀还没发迹时,两人就是十分好的朋友。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便想请自己这个老同学出山为官。但是严子陵一听到风声,赶紧躲了起来,最后两人相见,依然可以亲密无间畅谈。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紧,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无论是何种关系,保持合适的距离,明晰自己的边界,才能拥有简单的人际关系,活得轻松自在。
做事之分寸,在于留有余地
留有余地,是中国人自古崇尚的人生哲学。《中庸》有言:“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就是做事没有分寸的典型例子。杨修恃才放旷,本人就令人生忌。两军对峙,曹军粮草即将耗光之际,部将向曹操请示口令,曹操还在犹豫不决,说了句:“鸡肋。”杨修听闻后,便告诉随行军士,各自收拾,准备归程。部将们纷纷问起,杨修回答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这是要班师回朝啊。”杨修聪明绝顶,猜出了曹操的心思,但是却不顾分寸,告知全军,以致军心动荡。最后曹操大发雷霆,直接将杨修斩首示众。
而同样有才华的司马懿却没被曹操杀掉,就是因为他做事极有分寸感。他不仅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给曹操和曹丕足够的尊重,也不恃才傲物,即使是面对对手,也谦逊低调。在杨修临死前,司马懿还去探望他,曹操问及原因,他说:“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三国演义》中,世人皆赞诸葛亮的空城计,换个角度解读,这也算得上司马懿做事极有分寸的体现,给诸葛亮留一点分寸,何尝不是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东晋思想家葛洪曾经说过:“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分寸感,就是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拿捏好尺度,做事给人留有余地。兵无常势,水无定形,唯有留有余地,方能进退自如,不至身处绝境,这是一个人情商高的体现。
于“分寸之间”,见“生活之道”,真正有分寸感的人,都是活得通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