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1-11-22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 郑 超
作为我国近代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许多思想具有先导性,影响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生活教育是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真正把教育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探究,使得语文学科和生活成为一体,推动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教学手段的优化,在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个人情操和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更新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深度剖析生活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的推广和不断革新引领小学语文学科创新发展,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教师必须采取生活教育指导思想优化语文课堂,找到生活和实际教学的结合点,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个人素养的培养。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贯彻和实施得到了成果反馈,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度拓展,深度剖析教学素材延伸为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教学内容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感受到语文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升了教学质量,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把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作为主要内容,着力把课堂重点放在接触现实材料和凸显社会性功效方面,真正发挥生活的积极引导作用,体验和品味生活。例如,“描写春天的色彩”时,教师可以围绕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教学设计,真正把春天景物的特征和小学生的自我观察所得融入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中,使得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从而获得知识的本质内涵和实际意义,逐步提升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创设语文生活教育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生活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和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语文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构建一个以问题引导和自主思考为主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进行主动学习和生活观察的核心驱动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模拟了真实的语文教学过程,消除了小学生的陌生感,从而使其能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加深了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辅助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用更加生动趣味的教学方法则可以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
创设符合小学生性格特征和理解能力的生活教学情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唤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投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教师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补充完整,在导入环节可以使用《月光曲》的音频来增强学生的感受,营造月光下静谧、唯美的氛围,使得语文教学和生活内容高度融合,从而调动小学生已有的生活储备,在学习中感知生活,在感知生活的过程中加强对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科学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关键是实践环节,应用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就是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依据课堂内容组织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条件,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高度融合,丰富学生的理论,增强其动手和参与能力。做好小学语文的实践教育工作需要教师进行调研和设计,整合学校、社区的生活资源来提供合理可行的实践活动素材,带领小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真实感受实际生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实现趣味性实践活动的设计,真正把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学科改革的突破点。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核心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在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进行实践体验有助于小学生将语文知识逐步转化为学科素养。例如,在学习《钱学森》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钱学森的生平和各种事迹,使学生形成初步认知,接着组织主题为“学习名人,走近伟人”的实践活动,鼓励小学生调研关于钱学森备受欢迎和喜爱的理由,鼓励小学生真正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对伟人的道德品质形成深度认知并不自觉地模仿。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生活即教育”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创设生活化的趣味课堂显著培养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