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言巧语,另有所“图”
——小学语文低段教材插图运用策略探索
2021-11-22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兴华苑第二小学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兴华苑第二小学 郑 伟
部编版教材在完善阅读文本体系建构的同时,根据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了精美插图等形象助读系统,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课文中的插图不同于一般的图画,“画”中蕴藏着“巧语”,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语言形式;也不同于文字语言,直观、形象的画面,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且更容易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因此,教师应基于小学低段学生认知实际,深入解读教材“插图”,根据教材“插图”编制特点和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将图片和课文视为一体,深刻理解文本思想,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巧用插图,引领自主预习
预习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如果采用传统的导学案、学习任务单,则不利于调动学生预习兴趣,学生在运用过程中也会受到识字水平的限制,预习效果不显著。教师不妨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在插图引导下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小小的船》一课前,我借助班级微信群,布置了三道语音预习任务:看图识物。仔细观察第二篇课文中的插图,和爸爸妈妈说说图中画了哪些内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又是什么颜色的。你能把这些内容、形状、颜色等用笔写下来吗?看图猜想。根据图中所画的内容,你猜猜《小小的船》可能写了哪些内容,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课文,看看你的猜想和课文内容哪些是相符的,还有哪些是课文没有的。看图想象。结合插图内容,说说“船”是指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除了像船,你认为它还像什么呢?
预习环节,我抓住教材中的插图做文章,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进行预习。第一项任务,借助学生视觉感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了解插图画了哪些东西,并有机融合识字教学于其中,鼓励学生将画面借助文字写出来,学习难度低,学生易于操作;第二项预习任务,则引导学生根据所观察插图,去猜想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期待感。学生猜想时,又将猜想与文本内容进行比照,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学习思维;第三项预习任务,引发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想象,让学生根据教材文本支持进行创造性预习。预习形式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收到了较好的预习效果。
二、图文相生,调动多重感官
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基于教材编制意图,将文字和图画两种重要的语言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以图促读,借助图画提高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以读解图,借助文字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将多种感觉器官调动起来,在图文相生中,强化学生的深度学习思想,既关注文本语言,又重视插图解读,将阅读学习推向深入。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四季》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教材中的四幅插图,让学生先从整体上说说从插图中读到了什么;然后,具体到每一幅插图进行精细化读图。第一幅插图,我提出问题:小草是什么颜色的?草尖是什么形状的?小鸟张开嘴巴可能在说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围绕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插图,模仿教师的提问,自主设计一些问题,同桌之间进行问答活动。
在借助插图进行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文语言文字中,开展了以下学习活动:朗读课文,要求朗读时体现出说话者说话时的特征,可以结合插图寻找能体现其特征的词语。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和观察图画,借鉴“鞠着躬”“顽皮地”等,对文章第一、二段说话者的特征进行补写,在插图帮助下,学生纷纷交流自己的见解,“高兴地”“兴奋地”“微笑着”等词语纷纷表现出来。然后,我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分析草尖、荷叶、谷穗、雪人等所用的表现其形态特征的词语,让学生品味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该环节中,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插图和文字转换中阅读课文,做到图文相生,降低了文本阅读难度,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抓住景物的特点,收到较好的课堂阅读效果。
三、补绘图画,丰富表达样式
低段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绘画,常常喜欢借助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弥补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基于小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师应发挥小学生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给教材文本增添一些插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让阅读课堂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例如《项链》一文,课文安排了两幅插图,分别对应第一段和第二段。然而,细致比对插图,我们不难发现插图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抓住插图预留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照文本对插图进行比较和再创造活动:仔细观察图画,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结合插图和语言文字,说说这些事物的特征。学生很容易抓住“大海”“沙滩”“浪花”的景物,并找出描绘景物特征的词语,体会到大海、沙滩、浪花等景物的特征。然后,我抓住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浪花悄悄撒下的除了海螺、贝壳外,可能还会有些什么呢?请你在课文插图上画一画,注意表现出这些物品的特征哟!
第二段,我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然后根据“戴项链的娃娃”“戴项链的大海”,引导学生对第二幅插图进行再创造,将“戴项链的娃娃”“戴项链的大海”借助图画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学生要完成这一绘画任务,需要调动想象力,并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所要绘制图画的元素,并表现出事物的特征。绘画创作让阅读教学的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
四、以图引写,引发阅读创造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段习作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教材中的插图无疑为学生的习作活动提供了素材。教师应利用好教材插图资源,以图引写,引领学生根据文本语境进行习作活动。
例如《小蜗牛》一文,结合课文穿插的三幅插图,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蜗牛还可能看见什么,模仿课文语段写一写。并让学生拿起画笔,发挥想象画一画,再根据绘画写一写。这样,教材中的插图成为学生习作的导写资源,文本成为学生习作的范例;同时,又基于绘画、文字表达等,丰富了习作表达形态。
总之,插图是语文教材的语言形态之一,教师应深入解读教材插图编制用意,运用好教材插图,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在插图支持下开展读写活动,引发学生的阅读创造行为,让语文课堂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