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攻“读”,“读”具匠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2021-11-2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高瑞丽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高瑞丽
朗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不仅应该能“读”,还应该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学生只是会写、会认,这远远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能读出来,并且能读对是很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将朗读的教学不断深化,不断创新,通过更多的新模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朗读找到人生的归属感,在朗读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慰藉,在朗读中找到自身学习的动力,最终通过朗读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今后的学习中越战越勇。
一、少讲多读,让学生在朗读的准确性、流利程度上提升
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样留给学生的朗读机会就变少了,所以学生的朗读准确性以及流利程度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朗读《天晴了的时候》时,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戴望舒的诗只有经过一遍一遍的朗读才能体会其中的意思,而且,如果学生不能将这首诗朗读流利以及朗读准确,那么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词汇以及句子的理解程度就不会很到位。例如,在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对其中的文字准确地进行朗读,“涉过”“晕皱”“阴霾”等词语学生很容易读错,那么教师在讲解完词语的意思后,要让学生多练习这些字的发音,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在文章朗读时的准确度。此外,学生在理解“抖去水珠的凤蝶儿”“看山间移动的暗绿”这样的句子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什么是“凤蝶儿”?为什么要“抖去水珠”?“暗绿”为什么能在“山间移动”?这些都是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所以要让学生在记住字词的读音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理解意思去朗读。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文章的意思体会到,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字词在特定语境下的使用记忆清楚,提升朗读效率。
二、教师通过领读让学生学会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朗读上存在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朗读的方法不正确,在朗读中缺失情感的注入导致朗读的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领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教师的读法,从而学会朗读的方法。例如,在朗读《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感情,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时,教师应该带着一种满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一种低沉的语气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阅读的情感注入。在读到“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时,通过语气的改变营造出一种空灵、氤氲的感觉,让学生在这种朦胧的意境下感知文章描绘的场景,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朗读中也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将意境表达出来。教师要知道学生的阅读技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自己首先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将文章的阅读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学习教师的读法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朗读。
三、通过朗读中的一些有趣元素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朗读的素材中往往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或者物体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喜欢上朗读。例如,在《草原》中,“羊群”“马群”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成群的动物的好奇心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几个点给学生讲一段小故事,让学生喜欢上朗读。在《穷人》中,波涛汹涌的海洋是男孩子冒险梦想的开始,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大海的神秘,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女孩子对“天”“云”“竹”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在《好的故事》中让学生领略更多的美妙,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去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能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朗读模式,一是学生不知道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二是学生像机器一样在那里读没有多大的意义,教学也就失去的原有的色彩,因此教师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带到朗读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向学生讲述一些道理,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以及兴趣加入朗读中来,使朗读变得有活力。
总之,朗读教学是教师不能忽视的教学点,教师应进行一些朗读教学方式的探索,采用高效的朗读法培养学生的朗读素质,开展一些更加有目的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这样,学生的朗读方法、朗读感情都能得到提升,也能很好地将朗读作为自己的一个乐趣。在乐趣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