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2021-11-22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实验学校吴小云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实验学校 吴小云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树立整体性的教学意识,不能将识字、阅读、写作等进行割裂式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
一、丰富课堂“读写结合”教学形式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字词积累量是在不断上升的,这为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阅读和写作也逐渐成为高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偏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语文教师在制定“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时,要避免过于统一或固定,应丰富“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确保其可以贴近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将农村学生有效吸引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并有效集中个人学习注意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认真体验和总结文章的表达技巧,然后让学生深入农村的户外,开展接触大自然的户外实践活动,或者创设与大自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写作情境,让学生感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最后写出对大自然的感官体验和心理感悟。这样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很容易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难和思维障碍,“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高效。同时,为了让学生读“大自然的声音”时获得更好的体验与感悟,语文教师要多采取集体互动型的读写教学方式,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出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彼此之间交流与互动,进而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读写学习热情。再者,当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对“大自然的声音”存在一些认知困难或理解障碍时,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多元化的读写教学情境,注重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绘本阅读、电子阅读,或者创设生活化的读写教学情境,这样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才能落到实处。
二、传授学生“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
相比于城镇学校的小学生,农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方面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语文教师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时,一定要重视对农村学生的学情分析,传授学生更多“读写结合”学习的实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之后写一下读后感,及时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意识,也能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仿写、扩写技巧,如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接触的相对有趣、开放的阅读素材,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定的仿写、扩写任务,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训练。例如,在阅读《亡羊补牢》之后,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主要信息,然后结合个人的阅读感悟,尝试进行寓言故事的扩写,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下对《亡羊补牢》的学习感悟,或者编写类似的寓言故事。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亡羊补牢》这一寓言故事的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寓言故事是农村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阅读素材,语文教师可以依托寓言故事设计“读写结合”的学习训练任务,如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对自己平时掌握的仿写、扩写等方法进行具体应用,进而逐步强化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促进学生“读写结合”的学习体验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关键就是要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建立起读写衔接的学习意识,并将个人的阅读收获、鉴赏成果、情感体验等融入其中,成为个人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丰富个人的写作素材,开阔个人的写作思路。同时,阅读可以成为写作的基础,写作可以成为阅读的延伸,而这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在写作中才能真正写出自己的东西。例如,在阅读《滴水之恩》这篇文章之后,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体验环境,重视阅读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并积极对接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强读写结合教学的参与性、开放性、自主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和人文情感。同时,语文教师在安排写作训练任务时,要避免“假、大、空”,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和总结现实生活中与“恩情”相关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学生身边的亲人、熟人,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陌生人,通过旁人听到的真人真事,语文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在整理与发掘后,写成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感恩的人或事,提醒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真切表达自己对“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理解和实现途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写出真情实感,真正将阅读所学、所获,为己所用。
四、创新学生“读写结合”的作业形式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开展“读写结合”训练的时空条件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无论是阅读学习,还是写作训练,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向课外延伸,确保学生在课下来完成“读写结合”的学习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重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积极创新“读写结合”的课外作业形式,为学生优选“读写结合”的作业内容,丰富“读写结合”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向现实生活延伸,增强“读写结合”的学以致用意识,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综合素质的协同化发展。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的课文之后,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读写结合”的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试着从内心情感的角度解读自己的母亲,写一个能代表“慈母情深”的标志性事件或故事,以及自己以后准备如何处理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这样,小学生在完成“读写结合”作业内容时会有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利,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写作需求,避免部分学生的兴趣低下。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读写结合”作业时不要过于单调直接,要基于农村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提示学生在解读母爱时不能过多地从物质层面考虑,而应当更多地从心理和精神层面考虑。在表达对母亲的爱时,可以通过帮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家务活,给母亲做一个礼物,或者约母亲参加一个亲子游戏等情节,逐步阐释对母亲深沉的爱,必要时,可以拿到课堂教学中分享。再者,针对农村小学生“读写结合”课外作业的安排,还应当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生的学情与个性特征,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确保农村小学读写结合的课外作业能进行科学的安排,并保证其新颖性和针对性,避免学生在课外作业环节进行机械的、假大空式的 “母爱”解读。如果学生是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实实在在地感受母爱,或者学生是孤儿等特殊情况,语文教师要个性化地处理“读写结合”的内容和方式,保护好弱势学生群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积极创设“读写结合”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实现阅读学习与写作训练的有机融合,掌握更多“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并注重对农村学生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进而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培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