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4期
关键词:风俗导图家乡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 蔡 露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优化了作文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一、梳理写作素材时运用思维导图

素材是作文的血肉,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让写出的作文有血有肉,不会空洞无物。收集和整理素材是写作的首要任务,要使学生更好地梳理写作素材,就要建立“素材库”,让学生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而思维导图具有条理性、系统性等优势,在梳理写作素材时,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素材进行归类。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家乡的风俗》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风俗”以及“家乡的”,然后,引导学生写作前询问长辈“家乡有什么风俗”,或者查阅资料,深入了解风俗的主要特点,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收集到的信息梳理、分类,这样写作起来才有章可循,有理可据。以“家乡春节的风俗”为例,让学生询问家长或者借助相关资源查阅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整理,初定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运用,教师应在方法上进行点拨。如写作“家乡春节的风俗”时,对素材的整理和归类方面,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将“春节”作为核心词,将春节的俗称、春节的由来、春节的重要意义以及春节的风俗等信息进行归纳,再从衣、食等方面进行信息加工。这样,学生将以下信息绘制成简单的思维导图了:“春节”俗称:“新春”“新岁”“新禧”“年禧”“新年”“大年”;春节的意义:古老、传统、重要;春节的起源:由古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蕴含深邃的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化;春节习俗:贴春联、贴福字、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等。思维导图的制作,丰富了习作的素材,让习作有话可说,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也帮助学生梳理了素材,更为写作框架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前提。

二、构建写作框架时运用思维导图

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孩子们对写作文苦不堪言,写作前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不知如何落笔;写作时也是生编硬造,东拼西凑,作文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作文质量不佳,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升。为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对写作进行整合,明确文章的结构,理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如何开头,怎样结尾等,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树立篇章意识,形成全局观。

如果将文章比作高楼的话,那么素材之于文章,犹如砖瓦沙石之于高楼,而结构之于文章,犹如构建高楼的脚手架。脚手架搭建不稳,难以构建高楼。思维导图就是搭建文章的“脚手架”,引导学生搭建好“脚手架”,是习作成败的又一关键所在。

仍然以《家乡的风俗》为例,让学生在收集、整理素材后,借助思维导图拟定写作提纲,搭建文章的结构。

首先,明确怎样开头。开头的方式,可以是“听……说……”的风俗,还可以是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到的风俗。

其次,明确写哪几个风俗,如春节的风俗、中秋节的风俗等。

再者,明确先写哪一个风俗,如先写春节,还是先写中秋节;每一个风俗从哪几个方面写,如中秋节,先介绍时间,再介绍饮食习俗,如吃月饼、全家团聚等以及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等。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安排素材以及谋篇布局。

三、汇总写作技巧时运用思维导图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掌握写作技巧,在写作时便会乱写一气,随心所欲。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习作时便文思泉涌,锦心绣口。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方法的点拨,运用思维导图清晰、有条理等特点,渗透写作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以《难忘的人》的写作指导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题,重点是写一个“人”,这个人的特点是“难忘的”,学生进而思考:自己对哪个人印象最深,就将这个人作为核心词,放在思维导图的正中间。而这个人让自己难忘的几个方面,则作为思维导图的第二级关键词,用短线与一级核心词连起来,如二级关键词可以是“外貌”“性格”等。对“性格”的描写,打算写几个方面,这便作为三级词汇,如“善良”“有礼貌”“乐于助人”“耐心”等,再逐一简单概述,必要时列举一到两个实例,完善、细化思维导图……如此,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写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推开思维之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维导图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等优势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可以为学生打开兴趣之窗,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还能帮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长期坚持运用,定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小学语文教学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风俗导图家乡
太平风俗美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跟踪导练(四)4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