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措施分析
2021-11-22李春英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宝龙山镇政府
李春英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宝龙山镇政府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农村经济是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常驻人口和城市务工人口不断增多,农村常驻人口相比往年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不利于我国发展现代农村经济,也不利于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农村经济是我国基础经济之一,农村经济是否稳定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我国可以有效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帮助农民实际经济问题。
一、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急需提高综合素质。由于基层条件限制,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接受高等教育,普遍学历偏低,学习热情不足,对现代化知识和先进理论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这种情况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传统工作思维的依赖性较强,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
(二)农村经济管理制度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丰富的作物种类、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农民团体都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我国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不够发达,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些许劣势。目前,部分农村地区仍在使用传统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村经济管理制度,逐渐与时代脱节,影响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流。凭借省时省力、高产高收的优势,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取代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任务
(一)作用
1.为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经管体系是否科学决定了农村经济是否可以正常发展。创新、改革,始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途径。经管制度关系着我国农业发展能否走上正规化、现代化、规范化的道路。失去农村经管,我国农业很可能出现缺乏保障的问题,农村经管工作更无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实际解决问题。
2.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理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任何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活动都是盲目的、没有目的性的。理论依据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导向,有利于完成农村经济发展任务。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工作人员可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践行理论内容,由实践谋真知,保证农村经管工作的科学性、有序性和针对性。农村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不可忽视的市场地位。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开发新型农业市场、探索农业经营思路,都离不开理论依据。
(二)任务
1.建立初级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特色龙头产业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当地经济发展热点的重要依据。根据当地特色产业,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为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财务管理制度,改善不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初期阶段,为了帮助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快速步入正轨,工作人员制定经济管理框架,建立经济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正确性和实效性。有序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具有正确性、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2.减轻广大农民群众负担
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帮助农村群众规避经济风险,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广大农民提供多种经济补贴项目,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工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初步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真正为广大农民群众谋求了福祉。调查农民生活状况、监控农民经济负担、解决农民经济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都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作人员应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最终目标,积极走入农民群体,帮助农民群众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进程,为农民提供学习现代生产技术的机会。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在国家农村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医疗、体育、卫生等多个方面的基础建设。由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抽象性,广大农民群众真正理解其含义和作用可能存在难处,但实际存在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生产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更快、更透彻地理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势。
4.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扩大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重要举措。大量实践案例表明,龙头企业确实具有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帮助农民群众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以达成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思路
国家颁布的农村发展政策是工作人员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依据。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创建管理机构,建立经济管理制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包揽了所有基础管理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出具报告等。开展基础管理工作有利于农村生产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保证农村经济有序发展。城市、农村的发展方向都是规范化和法制化。社会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是规范的社会体系、明确的职责分配、高效的部门沟通。
四、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培训工作人员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培训,邀请专家开办讲座,为工作人员传达最新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方法。组织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效果。目前,科技和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各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参与科学技术培训,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不断完成自我突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培训内容,切忌纸上谈兵、好高骛远、重理论轻实践。每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当地产业类型和发展方式都各有特色,盲目选择不合适的培训内容有可能阻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应主动利用培训知识,将理论付诸实践。为了提高后期农业经济管理效果,相关部门还可以直接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上限。
(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离不开人才。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关键举措。人才是驱动力,是发展力,是创新力。第一,农村可以设置经济管理机构,以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第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缺乏人才,人才缺口巨大,引入人才和培养人才必须两手抓。引入人才的数量和速度都是有限的,很难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培养人才是建设管理队伍的重要方式。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不同地区可以互相交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经验,寻求合作,共同学习。
(三)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感
国家政策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取得进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深入贯彻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跟随党的领导步伐,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对工作负责的责任心以及为人民服务的主观意识,做出自己的贡献,深入农民群体中,对农民的生活负责,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负责。相关部门可以对做出重大贡献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者予以批评和惩罚,赏罚有度,奖惩分明,为积极工作的人注入动力,为好逸恶劳的人敲响警钟。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正确认知农村经管工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农民对工作人员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民对党和国家的认知。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时刻遵守工作守则,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举止,保证国家可以顺利在农村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保证农村经济正常、健康、快速地发展。
(四)拓展农村地区融资渠道
农村地区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不是单靠政府补贴可以解决的,甚至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可能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人员必须为农村地区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保证农村地区发展资金充裕,不会因资金问题制约发展。
(五)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体制是否健全决定了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农村地区可以建立管理机制,明确部门职责,保证工作落实到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细化内部管理工作、分阶段制定工作计划、专人专职、专职专责、均匀分工,都是相关部门充分挖掘工作人员自身价值的可选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擅离岗位。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相关部门可以积极组织团队建设,改善上下级关系,消除职级壁垒。
(六)更新农村经济服务体系
由于资金有限、人才有限、制度残缺,这三座“大山”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都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了解除农村经济发展限制,解决三大问题,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引进人才,完善管理机制,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扩大农村经管工作的影响范围,推动农村经管工作向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