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以“科技之刃”加强对地下钱庄的综合治理
2021-11-22徐子福编辑章蔓菁
文/徐子福 编辑/章蔓菁
2021年以来,外汇局浙江省分局(下称“浙江省分局”)在总局指导下持续推动全国外汇线索研判中心(浙江)(下称“研判中心”)建设,聚焦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活动,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有力打击了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维护了外汇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坚持制度先行 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贯彻数字化思维,建立一体化架构。其一,在总局指导下,第一时间制定研判中心建设方案和操作规程,引入人民银行和外汇局的科技力量,重点解决信息安全保障、个人隐私保护、系统权限管理、监管数据共享等大数据时代的基础性问题,让后续工作有规可依。其二,确立“一中心两基地”模式,以研判中心为载体,实现数据分析基地和前沿打击基地的兼容并蓄,推动分析研判与打击实践一体化,使非现场分析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持一线检查人员和公安干警的工作;同时通过最大程度地吸收实际案例经验,不断提升分析研判的针对性和线索敏感性。
二是在机制方面,实现三个“一体化”。其一,深化汇警合作机制,实现行刑上案一体化。浙江省分局与省公安厅签订新版合作备忘录,依托研判中心资源优势,深化汇警沟通协作,完善线索移送、案情会商等机制,强化汇警联合研判,实现同步打击,有效提升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治理成效。其二,创建研判中心工作组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研判中心聚合全辖人力资源,吸收省市县三级有志于非现场检查分析工作的成员,打造了一支勇于担当、各有特长、善于合作的人才队伍。其三,同步推进线索研判打击和前瞻分析研究,实现研究实践一体化。研判中心不仅要承担对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筛查打击任务,还要主动承担起对跨境金融活动新趋势、新渠道的研究分析工作,密切关注新模式下的新风险,不断提升监管前瞻性。
三是治理手段方面,构建“打防并重”的一体化框架。地下钱庄是一种经济型犯罪,也是一种“媒介型”犯罪。其一边服务于骗税、涉赌、涉诈乃至涉恐等“黑色”资金的跨境需求,另一边则依赖于各类市场主体的“灰色”违规行为。鉴于此,要从根本上清理地下钱庄,不仅要加大后端打击力度,更要将“关口”前移,跨部门联合整治市场乱象。研判中心在着力提升地下钱庄线索查打能力的同时,致力于探索跨部门合作机制,协调市场监管各方步调,从根本上压缩地下钱庄的滋生空间。
探索现代化监管方法 紧跟案件前沿
一是不断开发数字化战法。其一,探索办案经验数字化。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方法论,将历史案件中总结出来的犯罪行为规律、嫌疑主体特点,数字化为可量化分析的特征,应用到未来的案件线索筛查中,不断完善升级非现场分析方法,提升线索精准度。其二,推进跨部门数据串联,发挥大数据优势。汇警双方联合创建犯罪线索数据“点爆”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中的关联性,由点及面,从一个突破口挖掘整个不法团伙网络,大幅提高对地下钱庄及其上下游犯罪活动的识别和打击效率。
二是探索建设现代化“工具箱”。其一,充分挖掘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系统潜力。总局开发的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系统(下称“非现场系统”)整合了外汇局内部数据资源,提供了丰富灵活的分析工具,是外汇非现场检查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经过多次升级,非现场系统功能不断得到丰富,性能不断提升。研判中心将应用非现场系统的能力作为“看家本领”,通过以老带新、案例分享、实战演练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系统应用水平。其二,着手建设“中岛”建模平台,打破数据孤岛。为加强数据综合利用和情报共享互通,研判中心会同省公安厅、人民银行、税务、海关、银保监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省大数据局支持下共同进行“中岛”建模平台建设,利用隐私计算、联邦学习等现代化大数据技术,在确保各方数据独立、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信息和情报的共享共用,统筹违法行为的前端整治和后端打击,构建系统化的治理机制。各相关部门利用模型根据全链条交易计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高风险业务各环节采取抽查核验等强化监管手段,制止市场违规行为,尽可能将违法犯罪阻截在“未遂”阶段。其三,积极开展“微创新”,不断完善非现场分析“工具箱”。研判中心利用数据库、C语言、Python等现代化工具,围绕提升数据分析效率这一中心命题,积极开展自主创新,设计编写了一批能够辅助、补充系统和平台功能的小程序、小工具,从细节着手切实提高数据分析效率,使监管数据运用更加得心应手。
三是以调查研究为前导,紧盯地下钱庄犯罪变化方向。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地下钱庄的运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以加密货币和跨境支付作为媒介的新型地下钱庄模式有抬头之势。对此,研判中心予以了高度关注,组织了加密货币和支付机构两个工作小组,对地下钱庄犯罪变化方向展开深入研判。加密货币小组负责对加密货币的交易机制、境内外加密货币市场联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监测,对地下钱庄利用加密货币跨境转移资金的行为模式开展研究。研判中心利用其相关研究成果,协同公安部门对涉加密货币的地下钱庄团伙开展打击。支付机构小组则重点关注境内外支付机构业务衔接,研究地下钱庄如何利用境内外支付机构信息差建立非法资金跨境渠道等情况,并针对境外支付机构在跨境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和隐含的风险,就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出建议。
用好科技赋能 持续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研判中心建设基本完成,运营初见成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研判中心秉承“金融为民”的初心,脚踏实地提升线索研判质效,围绕地下钱庄打击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入研究分析地下钱庄形成机制和获利模式,大幅提升了对地下钱庄线索的敏感性,实现了案件线索“从被动协查到主动发现,从小案碎案到大案要案,从个案打击到团伙清理”的转变。截至2021年10月末,研判中心主动发现并移交地下钱庄线索12起;基于汇警合作备忘录,为公安部门发现的8起地下钱庄案件线索提供了数据协查和分析支持;依托跨部门联合研判机制,综合多方数据,深挖线索价值,厘清犯罪链条,并在跨部门联合打击机制下联合公安实施“网状打击”,协助公安部门立案10起,破获7起,涉案金额近478亿元人民币,涉及地下钱庄、跨境赌博、虚开骗税等多类犯罪行为,实现了对地下钱庄及其上游犯罪的全方位清理。
下一步,浙江省分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随打造“重要窗口”、建设“数字浙江”的战略部署,将研判中心建设作为提高履职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中心抓手。持续提升研判中心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保持研判中心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持续推进研判中心的项目进展和成果转化。
一是在制度体系上不断优化研判中心工作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造出一套符合大数据时代金融监管需要的体制机制和工作规范。
二是在技术手段上持续完善“中岛”建模平台应用。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进一步扩展跨部门监管合作空间,强化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综合治理。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继续坚持调查研究。密切跟进地下钱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适应数字金融时代的发展节奏,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