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综艺的传播对青少年体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
2021-11-22郭艺澜王伟宾
郭艺澜,王伟宾
(1.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041)
在当今人们崇尚健康的时代,观众对体育电视节目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体育竞赛、客观的比赛结果等传统节目形式,体育运动和综艺节目的融合显得顺理成章。借助体育风潮,各大自媒体平台推出了以《这!就是灌篮》为代表的大型体育类综艺节目,这些节目的出现不仅收获了大批流量,更是通过形式多样和特点鲜明的节目效果将健康积极的体育精神传递给观众,在深刻影响和改变青少年体育观念与行为的同时,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诸多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对大众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如黄耀东对体育类娱乐电视节目与大众体育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李文萍探讨体育娱乐电视节目对群众体育的推动作用;高民绪对体育类娱乐电视节目与大众体育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以《这!就是灌篮》《超新星全运会》《来吧冠军》3档节目为切入点,探究以突出表现竞技的体育类综艺节目对青少年体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体育类综艺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体育类综艺概念界定
体育类综艺指的是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拍摄内容的综艺节目。体育以综艺节目为媒介,综艺节目以体育为核心内容,便形成了体育类综艺。目前我国的体育类综艺大致可分为2类,即以突出表现体育游戏性的节目及以突出表现体育竞技性的节目。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便是前者的代表,选手需要完成一组难度递增的关卡来获得奖励,此类节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考验参与选手的身体素质,且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但内容更偏向于游戏而非专业的体育项目;而后者主要以专业的体育项目为综艺的内容,侧重体育的竞技性,选手更像是在参与正式的比赛而非游戏。当然,有别于专业体育赛事,体育类综艺作为综艺的一种类型,有较强的娱乐属性与包装属性,竞技水平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体育竞技性的节目又可分为3种类型:以《这!就是灌篮》为代表的运动界人员的竞技节目、以《超新星全运会》为代表的明星跨界参与的竞技节目及以《来吧冠军》为代表的娱乐明星与专业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节目。
2 体育类综艺在青少年中传播的原因
2.1 流量加持
在青少年群体中,观看综艺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消遣方式。体育类综艺的本质依然是综艺节目,综艺节目自身吸引的巨大流量对体育类综艺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功不可没。而综艺节目或多或少会邀请一些自带流量的明星嘉宾,如拥有十分庞大偶像参赛团队的《超新星运动会》。这些偶像的部分粉丝中,即便是部分不了解体育的个体也将转化为该节目的观众。偶像的粉丝群体通常具有较为可观的内容产出,在其对偶像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体育类综艺也能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播。
2.2 内容包装
专业体育赛事会尽可能地还原比赛原貌,而体育类综艺作为一种综艺类型,会在以体育比赛为基础内容的前提下,对录制内容进行后期剪辑,保留选手的高光时刻或冲突内容,放大选手的优势与特点,致力于选手人物形象与故事的刻画,剪掉一些没有看点的比赛片段,为原本就十分具有观赏价值的比赛更增添了戏剧性。节奏紧凑、精华浓缩,像这样对体育内容包装后,无论原本是否对体育感兴趣的观众都能够更容易地感受到内容的趣味性,不断被吸引,从而提高了综艺形式与偶像吸引来的受众群体的留存率,使此类节目更为长久深远地传播下去。
2.3 受众需求
在综艺市场创新欠佳的当下,新鲜有趣的内容更容易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与追捧。将相对专业的竞技体育与娱乐化的综艺形式相结合,在此前并未出现成功案例。因此,近些年来,如若制作精良,这类节目一出世便能够得到较好的关注与反响。此外,体育突出表现竞技的体育类综艺,天然具有包括了冲突和合作、矛盾与凝聚的好故事,加以包装后,能够同时满足大众对新鲜有趣的综艺内容的期待以及青少年体育迷对严谨赛制与专业技术的要求,因此能够相对广泛地满足受众需求。
3 体育类综艺的传播对青少年体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
体育类综艺能推动体育突破其固有的受众圈层,为平时不愿主动了解体育的青少年提供了接触相对专业的体育项目的机会,使并不了解体育的青少年能通过节目对体育有所关注。
3.1 体育类综艺中体育技能的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
体育类综艺在吸引和留存“体育圈”外观众的同时,并没有摒弃体育的专业性,而是有意识地向观众科普比赛中的规则或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例如,《这!就是灌篮》配备了相对专业的解说员,解说或球员在讨论时不可避免地会说出一些像“罚篮”“打手”等体育专业术语。此时,节目便会在画面左下角添加文本框,对专有名词或比赛规则进行解释。在《超新星运动会》中,节目组请来的专业运动员也会对娱乐明星嘉宾进行较详细的规则与动作要领的讲解,并进行亲自示范,如苏炳添对起跑动作规范的讲解与示范。此外,由于部分娱乐明星对体育的了解比较有限,会就规则或动作要领提出一些问题。这也能代替一部分对体育尚未了解的青少年向专业人士提出心中疑惑,并得到答案。相较于快节奏的传统体育竞技,并非体育迷的青少年在体育类综艺中更容易与跨界的娱乐明星之间形成认同与共鸣,并借助娱乐明星嘉宾之口了解他们尚未知晓的体育知识。
体育类综艺通过电视网络平台将体育锻炼内容和锻炼形式传达给青少年观众,以扩充青少年对体育技能知识的了解,增进其对各种体育项目及比赛的兴趣,从而唤醒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识,促使其体育参与行为的产生。
3.2 体育类综艺中体育精神的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
综艺节目在进行剪辑包装时,会在事实的基础上有意地对人物和故事进行刻画,放大困境、矛盾与冲突,或是营造程度更深的情感氛围。相比于相对平铺直叙的体育比赛,经过精心剪辑、策划的体育综艺在人物和故事的叙述上有着更加丰富的维度与更加精准的表现力。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体育活动承载的与体育活动难以分割的体育精神,也随着综艺节目的刻画而更加凸显。观众在赞颂综艺中选手的不畏强敌、全力以赴、团队精神等品质与故事之时,也是在无形中进行了体育精神的传播。例如,在《这!就是灌篮》中有一段“职业单挑王”平常心(艺名)输给学音乐的高佳铂的桥段,节目组试图通过大量细节表现二者间的实力差距,如放出其他选手“没人敢打”的发言、4位嘉宾猜测平常心会赢的镜头、高佳铂多次投球不进的镜头(以往在节目中一些不精彩的投球会被剪掉)。此外,节目组还着重刻画了平常心选择弱者的“保守之举”以及高佳铂“要干掉看不起歌手的球员”的决心与勇气。此外,平常心在球场上与对手周旋时,节目组还放出了其他选手“跟弱者打也要全力以赴”“只有真正敢于挑战强者的人才值得赢得欢呼声”的评论。这些镜头与细节被节目组一一放大,同时这段故事所传递的不畏挑战、尊重对手等精神也得以凸显。
青少年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通过节目对体育内容的表现感受到原本无形的体育精神。尤其对于平日里不接触体育的青少年来说,体育类综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有所感染,加深其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与领悟。而且综艺节目往往喜欢情感升华与主题表达,这样也能够更清楚、直观地传播体育精神。
3.3 被娱乐包装的体育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体育类综艺节目向青少年传递快乐的同时,也在向人们传递着体育文化的诸多信息。但综艺节目不免要经过娱乐包装,加之娱乐明星的参与,其传播的体育文化与专业竞技比赛会有部分差异。例如,在《超新星运动会》中,杨超越提到“姿势要好看”“气势要足”等语句,是站在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与娱乐明星角度上,更多地强调了观赏性与表演性。而在专业的体育比赛中,参赛者则会更加关注得分情况,其个人魅力更多的是由过硬的技术与对体育无限的热爱而悄然散发的。例如,在《来吧冠军》中,由于娱乐明星与专业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显著差异,诸多体育比赛的设定与规则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被修改,以加大专业运动员参与比赛的难度,使娱乐明星拥有不对等的优势。又如,在王祖蓝和王涛的乒乓球大战中,王祖蓝方的球台会不停地变形和移动,极大地增加了王涛乒乓球上台的难度。这样的改变营造出了较好的综艺效果,但是早已与体育最初的规则与公平竞技的原则背离。体育类综艺中,像这样大量的娱乐包装,使内容的娱乐性大于竞技性,容易使(尤其是曾经对体育内容不熟悉的)青少年对体育内容的关注点有所偏移,如过分关注选手样貌、人设等。但与此同时,娱乐化的体育文化也会对青少年的体育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青少年善于模仿,尤其对其喜爱的事物更愿意和乐于模仿。体育类综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尤其是在娱乐化和名人效应的加持下,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有别于传统体育竞技中青少年因为对体育明星技术与实力的渴望而进行体育活动,体育类综艺激发了青少年通过体育运动获得娱乐的热情和对体育文化的认同,使青少年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以获得身心的愉悦。但无论青少年出于何种目的参与体育,都会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对体育本身的认知水平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4 结语
体育类综艺作为媒介不仅能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更能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青少年对体育类综艺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也进一步推动着节目的变革和创新,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带有娱乐性质的体育类综艺的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体育类综艺节目变得更加碎片化,其“泛娱乐化”节目形式和多元传播渠道为监管带来了新挑战。因此,我国体育类综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其一,在节目内容生产上,应进一步探索竞技与娱乐的结合,尽可能地向观众传播积极正面的体育文化知识;其二,在市场监管上,应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媒介制度,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对体育类综艺节目进行监管,避免低俗的、有害的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