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流动与风险防控
2021-11-22宣昌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宣昌能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跨境资本流动与风险防控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我们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而国际收支更加均衡、风险防控更加有力、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更加重要这三个层面是理解跨境资本流动与风险防控问题的关键点。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国际收支更加均衡
2021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不平衡复苏,大国宽松货币政策转向,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为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继续运行在合理均衡区间,跨境双向投资较快增长,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
从经常项目看,顺差继续处于合理区间,保持大体均衡。2021年前三季度,根据初步统计结果,经常项目顺差2028亿美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2020年全年为1.9%。国际上通常将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4%以内视为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蓬勃发展,2007年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一度接近10%。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经常项目顺差逐步走向合理均衡区间,2016年以来占GDP比重均不到2%。
从资本项目看,跨境资本流动保持活跃,流入和流出规模更加均衡。一是流入端规模显著上升。2021年上半年,外国来华各类投资4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来华各类投资的增长充分体现了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二是流出端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上半年,我国对外各类投资4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我国对外各类投资的增加,体现了境内主体多元化配置资产的需求,平衡了其他项目资金流入,有助于国际收支自主平衡。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更为活跃。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连出实招,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公募基金等多个“首家”陆续诞生;花旗、彭博、摩根大通将中国债券纳入其主要指数后,10月29日开始,富时罗素分阶段把中国国债纳入债券指数。今年以来,外汇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配合做好债券通“南向通”正式启动工作,常态化发放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推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改革。
总体看,我国国际收支已经从“双顺差”走向大体均衡。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走向实体与金融双向开放新阶段。展望未来,经常项目顺差仍将处于合理区间,跨境资本流动有望延续有进有出、总体均衡的发展态势。尽管疫情影响下经常项目顺差有阶段性上升,但长期均衡的趋势没有改变。
随着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进程加快,风险防控更加有力,“放得开”和“管得住”协同推进
外汇储备稳定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外汇市场深度提升,促进“放得开”有底气。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先后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跨境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周期冲击,近年来保持在3万亿美元的合理水平,跨越快速积累的历史时期走向规模相对稳定。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韧性增强,外汇市场跨越汇率单向变动的历史时期,走向更加成熟理性的新阶段。外汇管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坚持走循序渐进的开放道路、坚持以我为主的开放战略,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外汇管理新体制。今年以来,外汇局积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举措落地见效,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未来,“放得开”应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格局决定了主要发达国家提供的是具有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国际资产,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是具有收益性的国际资产。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人民币资产的收益性,更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改革,提升人民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外汇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和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持续完善,保障“管得住”有基础。外汇管理部门统筹平衡好便利化与防风险,强化外汇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有效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更好地服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目标。一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丰富管理手段,防止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改进微观监管方式,强化非现场能力建设,对非法金融活动实施“精准打击”,实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的双重目标。三是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着力提升涉汇主体合规意识,有效防范跨境融资风险。四是科技赋能外汇管理,推进大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以技术驱动型监管代替传统监管模式;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全流程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评估体系,统筹推进风险的动态监测、识别和评估。
着眼全球,核心在于理解跨境资本流动是“推力”驱动,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更加重要
在全球经济发展紧密相依、金融市场深度联动的背景下,理解跨境资本流动必须着眼全球。美国是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驱动者,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这决定了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元变动具有外溢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跨境资本大进大出的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开启量化宽松,大量资本涌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催生资产泡沫;退出量化宽松时又使这些国家跨境资本流出压力陡增,泡沫破裂风险加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当前政策转向将再次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考验。随着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韧性不断增强,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转向对我国的影响有限、可控。
立足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应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一是不断扩大国际视野,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能力,完善我国跨境金融法律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寻求建立既对标国际规则又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合作治理机制,坚决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利益,共同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三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深度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框架改革,倡导和推动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建立定期高层协商机制。尤其要关注主要发达国家的政策溢出问题,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环境。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立足外汇管理,推动国际收支更加均衡、跨境资本流动更加有序、风险防控更加有力。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序推进高水平资本项目开放,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倡导构建国际政策更加协调、市场环境更加公平的全球金融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