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描写儿童古诗教学初探
——以部编版《小儿垂钓》和《宿新市徐公店》为例
2021-11-22陈海亮
陈海亮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晨光小学 安徽 合肥 231500)
首先我们来看《小儿垂钓》这首诗:诗的一二两句是描写,这里既写了儿童,也写了景——“莓苔”和“草”。孩童是怎样的形象呢?诗人用“蓬头稚子”这四个字来形容。一个“蓬”字,写出了孩童头发乱蓬蓬的样子,这正符合孩童幼小的特点。因为幼小,所以他还不懂得打扮自己。这里的“蓬”和后面的“稚”自然照应起来。再看第二句:“侧坐莓苔草映身”。“侧坐”一词,看似用得很随意,其实是包含了诗人缜密的构思的。试想诗人为什么不用“端坐”,“正坐”呢?很显然这不大符合儿童的行为特征。“侧坐”可以理解为歪坐,侧身坐,这明显更符合儿童的特点。因为孩子的规矩意识还不强,所以他不大可能正襟危坐。其实如果我们结合第二句诗中的“草映身”来看,我们也可以推测这个孩子“侧坐”有可能是故意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知道人在侧身的时候暴露在外面的面积会更小,而如果身边的草长得很茂盛的话确实可以将自己的身体很好地隐藏起来。那这个孩童有为什么如此刻意的想隐藏自己呢?答案也在后面——他连有路人问路都“遥招手”不敢回答,生怕惊跑了鱼儿,说明他想尽可能地不被来往的路人发现,从而减少被问路的几率,可以更加专心致志的钓鱼。可见这一个“侧”字,并不是诗人漫不经心随意为之,仔细玩味还是大有内涵的。后两句也是描写,但是这里既有语言描写也有动作描写,还有心理描写。哪里是语言描写呢?“借问”虽然没有写出问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想象,路人可能这样问:“嗨,小朋友,桃花村怎么走啊?”这里的“借问”和杜牧诗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杜牧诗中写出了问的具体内容,而胡令能诗中没有交代,这就是一种审美空白点,可以留给读者更加广泛的想象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路人会问:“嗨,小朋友钓到多少鱼了吗?”孩童只是远远地招手,让路人走近一点过来看他桶里装了多少鱼。这里的招手很明显是动作描写,而后面“怕得鱼惊不应人”又是孩童的心理描写。因为他生怕自己大声说话的声音惊跑了鱼儿不上钩了,所以只能远远地招手。我想这里的“遥招手”应该是整首诗的诗眼所在。诗人抓住了孩子一刹那的动作,就像照相机拍照一样“咔嚓”一声固定了下来,而这就是诗意所在。清代袁枚所见中的“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营造的诗的情境和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闭口立”那一刹那的动作就这样被诗人抓住,永远定格在了诗歌长河中广为传颂。因此诗人就抓住“遥招手”这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将孩童专心钓鱼,生怕大声说话惊跑了鱼儿那种焦急、紧张的心情刻画地淋漓尽致,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穿越千古一下子浮现在了读者眼前。
其次我们再来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这首诗和小儿垂钓相比,他将写景和写人区分得更清楚:一、二两句是单纯写景,三、四两句重点写人(“儿童”)当然也写了物(“黄碟”)和景(“菜花”)。我们先来分析一、二两句诗。这两句看似单纯写景,其实它为后两句写儿童“追黄蝶”做了很好的铺垫。何以见得?“一径深”说明一条羊肠小道延伸得很远,路很狭长,而这恰为后文儿童“急走”做了很好的铺垫,“急走”是快跑的意思。试想,如果儿童快跑的这条小路如果不长的话,孩子三两步就跑到了路的尽头,那么“追”这个动作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对于表现孩童“追黄蝶”坚持不懈执着的精神将大打折扣。因为后文交代孩童并不是跑累了才放弃追黄蝶,而是已经追到了路的尽头,黄蝶飞到了菜花黄色的油菜花丛中分辨不出来了,才不得已作罢。这样一写我们就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孩童那种无奈和惋惜的心情,如果没有首句“一径深”的铺垫,心情将大打折扣,这就是诗歌描写中“翻进一层”的写法。再看第二句“树头花落未成阴”。“树头花落”看似随意,其实也是别具匠心的。正是因为桃花稀少所以黄蝶才会飞到菜花丛中,也很自然地为下文埋下了伏笔。第三句我们应扣住一个“急”字来分析,这里的“急”既写出了孩童心理上追黄蝶急切的心情,也写出了孩童跑的动作的急切。这样写,就将孩童对大自然中的蝴蝶充满好奇,渴望一探究竟的心理一下子刻画出来了。后两句诗将人——“儿童”、物——“黄蝶”、景——“菜花”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幅妙不可言的儿童追蝶图。值得注意的是,“菜花”的黄和“黄蝶”的黄很接近,所以才会“无处寻”,如果是其他颜色的花,则不会有这种效果。可见诗人的每一个字都不是随手而为,而都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的。
综上所述,仔细分析比较两首描写儿童的古诗,我们能够发现古诗中隐藏的很多审美空白点,而这恰恰是值得我们仔细玩味的。我想只有对古诗文本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古诗教学,带领学生畅游诗歌瑰丽缤纷的世界。同时教师也要永葆一颗童心带领学生畅游充满童真、童趣的瑰丽缤纷的儿童诗世界,体会多彩童年的快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