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参与促进研究
2021-11-22张益博
张益博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学校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在一些测试成绩上不如中学生。国家政策、社会需求与自身优势没能促使高校有效解决中学体育遗留的运动参与难题,多方致力于改变现状的努力结果不尽人意。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处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过渡期,是学生培养终身运动习惯与意识的重要时期。面对健康中国战略对高校体育发展提出的高要求,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成为当务之急。
1 健康中国战略与大学生群体的关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大众的健康状况,对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纲要》的一大特点便是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充分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目标相衔接,从全局高度统筹卫生计生、体育健身、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大学生无疑是即将在各个领域工作的实践者,其运动参与和体育素养的提升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意识的关键所在,而高校体育资源的丰富性,大学生的时间自主性与文化自觉性,决定了高校公共体育发展拥有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因此高校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大学生作为高校公共体育的参与主体,在健康中国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命进程中密切衔接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领域。首先,大学生是高校体育的参与主体,其身体健康水平直接反映了高校体育的开展情况。在高校体育资源相对充足、大学生自主时间更加充裕、学习能力更强的情况下,高校能更好地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其次,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工作,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今后作为全民健身、社区体育工作的重要成员,在大学能否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掌握良好运动技能,直接决定了其今后体育参与的情况与工作质量。再者,基于大学生在家庭里的角色,在促进家庭体育发展中有其独特作用。当前我国家庭体育缺失问题严重,大学生在带动家庭体育参与,扭转家庭体育发展状况有着独特优势。大学生作为子女其锻炼行为对父母参与体育锻炼具有带动作用,表现出家庭体育锻炼行为的逆向传递效应。大学生作为将来的家长则能够直接主导家庭体育的开展,配合学校、社区体育工作,形成促进体育参与的合力,对未来子女健康习惯的养成、体育技能的掌握、运动参与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2 大学生体育参与不足的原因
2.1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存在局限
高校体育课堂对大学生运动参与促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高校体育有其局限性。首先,高校体育课时有限。目前普通高校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一些大学生在大二年级以后没有再上体育课,导致体育课堂促进健康作用间断,只依靠体育课难以达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其次,教学内容存在不足。在体育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创新较慢,存在注重技术教学、理论教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高校体育课堂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有限,大学生体育理论水平上不去,课堂兴趣调动不起来。最后,高校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现实存在大学生基础运动水平差异较大、高校体育教学重复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等问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亟待提升。
2.2 课余时间运动习惯有所缺失
课余时间的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至关重要,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有研究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缺少体育锻炼的习惯,仅有不到1/3的大学生有每周至少3次的锻炼习惯。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学生课余锻炼出现两极化现象。大学体育课余锻炼主要依靠大学生的自觉性,有运动习惯的大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时间较多,而没有运动习惯与自觉性的大学生参与课余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高校体育设施虽然相对齐全,但是总体利用率有待提高。有些高校场地开放不足,大学生预约场地困难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降低其运动体验。
2.3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学习欠缺
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理论知识教授不受重视,一些大学生又欠缺主动学习自觉性,从而导致其体育与健康理论基础薄弱。相关理论知识的欠缺会导致大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到位,健康意识与运动参与意识不强。现实中有些大学生出现了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认识。理论知识涉及运动知识、损伤防护、饮食营养、体育思想等多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在不同场景、不同时刻保持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理论知识的传输过程是对体育运动了解的过程,对大学生内心思想的转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即使拥有运动习惯,理论知识的不完整也会导致大学生在自我锻炼计划制订、帮助他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力不从心。目前,高校体育课理论教学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涉及内容范围较小,因此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亟待丰富、改进。
2.4 平时不良生活习惯较为普遍
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电子设备依赖、饮食不健康等问题,不仅有损健康,还挤占运动时间和精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物质的充足性上得了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也包括了品类繁多的电子娱乐产品和垃圾食品等。大学生自主时间较多,课余生活多由自己决定。很多大学生在经历了严格管束的应试教育阶段后,在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后自律性并不强。王家琦等人向29省份的127所大学学生随机发放了6 000份问卷,调查表明,33.8%的大学生已对电子设备产生依赖,近40%的大学生每天使用电子设备在4h以上,因此视疲劳患病率较高。而且熬夜打游戏、追剧等久坐不动行为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危害更大。再者,现代大学生生活中存在过多垃圾食品摄入等不节制的饮食习惯,使大学生健康水平不升反降。
3 大学生体育参与促进策略
3.1 加强多元情境教学与提升局限条件运动能力
多元运动情景有助于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所学技能进行运动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学习运动技能的趣味性,更能增加其所学技能在不同情景中的实用性。不同的运动情境符合大学生现在和毕业后环境、状态的转换,增强适应性,有助于技能学习效果的迁移与保持。同样在局限条件下的运动能力、运动方式、运动知识能让大学生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条件下有意识、有能力进行体育运动。例如,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外出受到极大限制,多元运动情景能使其在家里运用简单的运动器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运动意识、运动习惯的保持,使大学生运动参与的自主性不断加强。
3.2 强制性手段与鼓励性措施相结合培养运动习惯
仅靠课堂教学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显然不够,课余时间的体育参与更加重要。课余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养成运动习惯。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参与普遍不足,高校通过与学分和毕业要求挂钩、组建运动小组、每周运动打卡等强制性手段,可以督促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同时高校应采用更多的鼓励性措施,更注重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性评价来调动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利用学分奖励、物质奖励、场馆开放等具体手段,促进大学生更容易、更广泛地参与体育活动。在课余时间举办多样的校内、校际比赛,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交流机会,从而展示和提升运动技能水平,在竞赛中更加深层次地体验运动项目文化与乐趣,促进竞争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的发展。
3.3 丰富理论教学内容与利用网络优势提升教学质量
理论教学有助于体育精神与情感的内化,对体育精神与情感的重视有助于扭转传统体育教学中只关注身体的失衡局面。在丰富现有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也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增加理论考试来促进理论学习。理论考试是对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检验的有效方法,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注重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技能学习。理论考试内容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应涉及运动损伤、运动营养、简单运动计划设计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理论水平。高校可以利用现代网络课堂优势,统一规划授课内容,通过名师教学不仅能够避免一些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和教育人群限制,扩大授课范围、提升教学质量。
3.4 教授方法与创设实践机会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能扩大高校教学成果,进一步促进家庭体育、全民健身的开展。当前家庭体育开展情况不理想,与父母缺少运动习惯、运动技能和指导能力不足有较大关系。良好的运动习惯与适当的指导能力可以为以后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开展奠定基础,一定程度破除现在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在促进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运动知识积累和基本的指导实践能力十分必要,而传统教学中是缺少这一部分内容的,更没有运用指导知识的实践机会。因此,可以在课堂中教授一定的运动指导知识,通过大学生间的互助互学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