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
2021-11-22
2021 年5 月15 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科学》 编辑部和《小经济学家》 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出路”。论坛由上午的开幕致辞、主旨演讲和下午的四场平行分论坛组成。来自海内外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 主编董志勇教授在致辞中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2020 年第一届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举办情况,强调本届论坛聚焦于“大数据”,涉及大数据背后的技术基础及创新、大数据对经济发展形态的影响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希望博士生同学们通过参加论坛交流学术思想,促进共同进步,对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研究有更深入的思考。
主旨演讲环节,人民在线总经理助理、人民金服副董事长、人民云总工程师、人民链研究院院长汪大伟首先作了以“媒体上云 服务上链”为主题的演讲。他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新闻阅读场景切入,概括了大数据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特点与途径,介绍了近年来中央关于推动融媒体与区块链技术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人民在线将舆情管理、媒体融合与区块链技术有机结合的业务模式。此外,他还介绍了集成大数据时代下拥有先进技术的多个服务平台如何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以及“媒体上云”为何能够发挥媒体天然的公信力优势和流量入口作用为区块链服务赋能,“服务上链”怎样释放大数据生产力,通过数据流通和价值增殖为媒体经营赋能。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创始主任陈松蹊作了以“大气环境中的统计分析与数据实验”为主题的演讲。他从大数据时代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入手,介绍了在当前气象观测站、卫星和遥感系统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与环境有关的数据非常丰富,为大气环境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他还指出了大气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其研究团队即将发布的《空气质量评估报告(八)》 的研究结果,展示了PM 2.5 和臭氧经调整后的分布特征,并对部分大气污染度量的数理统计方法作了进一步阐述。最后,陈松蹊强调,经济学研究可以借鉴地学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范式和统计学方法,如基于小尺度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系统的大量历史数据,对未来经济趋势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分析等。
下午的线上平行分论坛分为四场,由来自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迪肯大学等海外高校的13 位博士生和3 位本科生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助理教授李博、金融学系助理教授王熙、财政学系助理教授王耀璟和经济学系助理教授袁野等老师分别对宣讲的论文进行了点评。
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将继续促进海内外各经管院校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给有志于学术科研的博士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表的平台,以更好地助力中国新经济学人的学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