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传家教,片纸扬家风
2021-11-22杨悦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杨悦(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觉哉
“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人。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1884 年出生于湖南宁乡,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爱好写作,时常和人通信,更时时给儿女们集体写信,留下了百余封家书。翻看这些宝贵的书信,我们得以重新感悟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与红色家风。
1937 年初春,尚是乍暖还寒时,家住湖南宁乡南馥冲的何敦秀突然收到了一封陌生的来信。信封上没有寄信人的姓名,也没有发信地址,只写了“内详”二字。但熟悉的笔迹使何敦秀激动不已——这正是“音书久断绝,生死不可踪”的丈夫谢觉哉寄来的家信!
自1927 年“马日事变”后,谢觉哉就离开了湖南老家,已有十年。打开信件,里面是一首长诗,叙述了他在“星霜忽十易”的南北西东中,“贵不负初衷”的革命生涯。捧读这封久盼的家书,全家人喜出望外。见字如晤,往昔的情景一幕幕浮现于眼前。
劳动创造一切,高尚出于平凡
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谢觉哉对此深信不疑。他不仅要求子女作田作土,自立自强,还亲自以身作则。
当1949 年谢觉哉出任新中国内务部部长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人们都说穷山沟里出了个大官。但谢觉哉却以打油诗相告: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官;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
新中国成立后,老家许多亲戚都托谢觉哉帮他们在北京谋个职位,但谢觉哉都婉言拒绝,并劝他们在家安心务农,做新社会自食其力的人。他对北京的子女说:凡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动手。他对湖南的亲友说:劳动是最神圣的事,不肯劳动是反动社会传下的坏观念。当听说女儿谢冰茹已能劳动养家,他非常高兴,并写信鼓励。他为一生勤劳、掌持家务的又大婆婆写祭文,为能挣得工分又能管家的孙媳点赞,为年仅19 岁已当了将近两年初中教员的干孙女鼓劲。他说:劳动创造一切,高尚出于平凡。甚至孙子找对象,他给的建议也是:要找就得找个能劳动的农家女子,挑得起,放得落的。
勤劳不仅可以致富,更使人精神愉悦。谢觉哉在信中说:剥削生活是可耻的生活,不止害人而且害己,使得自己心肠窄狭,没有真正快乐的时候。你们事实上离开了这种生活,还要从思想上感到那种生活是可耻的,狠狠地把它摔掉,走入另外劳动生产的路,这样,精神才能得到解放。
学语涌如三叠水,抽思努似六时春
生而有养,养而有教,是为父母之道。谢觉哉抓住一切合适的时机,启发儿女领悟做人之道。
谢觉哉认为语文是学习、工作的工具,文字不通顺的人,学习会有困难,工作也一定有困难。因此,人必须把语文学好。而写信是练习写作的方法之一。语文上的缺点,可以通过写信来弥补。
写作最重要的是文理通顺,词能达意。首先打腹稿,然后再写出来。写出来后,再反复修改,有时甚至可以不惜把全文丢掉另写。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好文章的写法。比如《毛泽东选集》里的文章,明白如水,容易懂也容易记。写文章写信,是给他人看的。因此字要写得清楚,人家容易看;要写得美,人家喜欢看。绝对不许潦草和懒惰,不能写错别字。有些字的形象忘记了,那就翻字典,把“拦路虎”啃掉。
对于说话,也要先打腹稿,想清要讲的话的意义。没有意义的话,可以不讲;有了意义,再想如何才能使意义表达得更好。说话既要“藏得话”,心里有话不随便说;但也要爱说,不可做“泥菩萨”和“闭口道士”。
爱小树如小孩,爱大树如老父
1962 年冬,谢觉哉故居附近的一片山林遭到严重破坏。谢觉哉的儿媳何关淑和孙媳曾文义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采伐的建议,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她们便赌气在山林里滥伐树木。谢觉哉知悉此事后,立即写信批评自己的亲属:这次,你们偷砍树木,一面是违反了国家的政策法令,一面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剥削阶级思想在作祟。
为什么平日和蔼可爱的谢觉哉会突然变得如此严厉?这实是源于他“百年之计树人,十年之计树木”的思想。
谢觉哉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在解放前,他就写过一首词:“家乡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水清堪洗脚,门前大树好遮阴,六月冷冰冰。”1957 年他第一次返乡时,发现森林绿化大不如前。此后,谢觉哉多次给家乡干部写信,要求把育林护林当作头等任务来抓,激发农民对林木的感情:对幼树如爱护小孩,对大树如爱护长者。他在给干孙女潘云冰的信中,更设想了未来的蓝图:“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社社粮满仓,猪牛满圈;花果山到处是;科学文艺人人会。多么美满呵!多么快乐呵!”
打开由谢觉哉之子、著名导演谢飞编选的《谢觉哉家书》,我们可以读到谢老写给亲朋好友的115 封书信。它们之中最早的于1919年5 月寄出,最晚的是他中风后用左手艰难写下的。在这一封封家书中,充溢的是温润如玉的质朴家风,传承的是万世不移的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