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文化 建构魅力语文课堂
2021-11-22⦿杨帆
⦿杨 帆
“文化”是语文教学中一道明媚的“风景线”,更是包罗万象、难以估计的精神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必须修炼一项“基本功”,那便是将文化和教学相结合,让文化巧妙植入课堂。
一、深度发掘课文,引入传统文化
自语言文字诞生以来,文化便随之产生。在中华民族一代代的传承下,文化早已渗透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便是让沉寂在学生身体中的文化因子复苏,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精彩。教材是发挥语文价值的核心载体,更是渗透文化的“必需品”。作为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需要将目光放在教材上,深度发掘收录其中的课文,让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文化漫溢在课堂上,浸润学生的心田。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大多数教师往往围绕着生字、课文结构展开教学,忽略了这篇课文内在的文化价值。说起“牛郎织女”,它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民间故事,更是一出爱情悲剧。除了《牛郎织女》,《祝英台与梁山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同样是我国非常有名的民间传说。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民间传说的角度入手,为学生引入更多有趣精彩的民间故事。此外,本篇课文还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乞巧节。很多同学对乞巧节并不熟悉,事实上,乞巧节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因此,教师可以引入乞巧节的来历、起源、习俗等知识,为学生拓宽文化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有意思的课文,这些课文既具有趣味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这些课文,积极发掘其中的文化元素,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二、注重古文教学,传承优秀文化
古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大亮点,更是极具文化元素的典型载体。然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些古文资源的价值,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思路,将重心放在古文翻译上,导致学生对古文产生错误的认知。事实上,这些古文是学生亲近文化的最佳途径,尤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些古文作品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古文教学,巧妙植入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这篇古文时,教师至少有三个方向植入文化:第一,知音文化。知音文化是楚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伯牙子期的传说,它不仅彰显着中国古代社会关系,更暗藏着古人对美好情感的期许;第二,音乐文化。《高山流水》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歌颂的正是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美好友谊。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著名的古琴曲流传于世,“十大名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梅花三弄》《广陵散》《平沙秋月》等;第三,古琴文化。琴,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乐器,更是古人表达精神寄托的重要媒介。在介绍古琴文化时,教师不妨从古琴的构造、起源、传说入手,为学生介绍古琴的发展历史。此外,还有“古代十大名琴”,也可以作为一个额外的文化普及点,如焦尾、号钟、绕梁、绿绮等。
古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渗透文化的主要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并积极发掘古文资源,并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发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美好。
三、借助课外实践,培养传承意识
文化不仅需要口头引入,更需要付诸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增加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对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而语文学科不仅具有教学价值,更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因此在植入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从另类的角度感受文化的精彩。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办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践行中体会文化的精彩,感受文化的博大。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其中收录的课文全部选自古典名著,比如《红楼梦》《水浒传》等等。鉴于此,教师不妨设计一个以“走近四大名著,亲近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让学生体验文化:第一,“读占鳌头”。学生可以自由参加,并朗读四大名著中自己最喜欢的篇章,通过朗诵的形式感受名著的精彩;第二,“抢占先机”。教师结合四大名著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了100道和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并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抢答,哪个小组答对的题目最多,哪个小组就获胜;第三,“回顾经典”。在这个环节,师生畅聊四大名著,并用短视频的方式帮学生回顾经典,学生既可以聊四大名著,也可以聊相关的电视剧、电影;第四,“演绎经典”。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将四大名著的经典片段搬到课堂,用课本剧的方式走进经典。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用口头的方式传播文化,更需要引导学生用实践的方式践行文化。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将进一步见证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油然而生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小学阶段,植入文化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功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将文化传承和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随时随地体会文化的魅力。鉴于此,本文提供了三种策略,旨在为文化传承提供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