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资源 提升教学效益
2021-11-22付乃春
付乃春
引 言
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丰富多彩,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益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及活动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学生熟悉、有趣、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1]。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课外资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如何巧妙应用生活资源呢?如何挖掘日常生活中隐藏的数学学习资源,把这些鲜活的数学学习资源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益呢?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巧用校园环境资源,提升教学效益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排斥、怀疑的心理,而对于熟悉的环境则会产生温馨、亲切、悦纳的心理。校园环境对学生而言是亲切熟悉、耳熟能详的,因为他们天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2]。校园环境中隐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勤于捕捉、敢于挖掘,并大胆将其运用于数学教学中。
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一)”时,笔者把学生带入校园中,让学生说一说操场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分别有什么,操场的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西北角分别又有些什么,并让学生思考,要判断这些方向,观测者必须站在哪里,也就是以什么为观测点。然后,笔者把学生带到花圃旁边,提问学生:“花圃的西南方向是什么?(操场和沙坑) 沙坑的东北方向又是什么?(操场和花圃) ”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追问:“这两个问题的观测点相同吗?这两个观测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难以快速回答。这时,笔者及时出示校园平面图和方向标,让学生把实地景物和平面图结合起来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通过对比,学生终于明白,在判断物体的方向时,必须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所在的位置来判断位置与方向。此时,笔者让学生在现实场景中体验两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对性的科学原理,提升了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这样,笔者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巧妙融入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中,让学生在熟悉、轻松的环境中理解、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校外生活资源,提升教学效益
数学知识有时较为枯燥和抽象,而生活经验恰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因此,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入手,把枯燥的数学课与多彩的校外生活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使数学学习更加鲜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笔者在课前邀请家长带领孩子去超市购物,特别交代让家长提醒孩子关注购物金额接近整百数的付款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积累“多给的要找回,少给的要再补”的购物经验。上课时,笔者出示:“□+99、□-101”,让学生进行简便计算,他们对此感到困惑。于是,笔者又有针对性地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超市营业员和顾客。在购物时,加法相当于收入,“□+99”中的加99元,就是收入99元;而顾客付给营业员100元,营业员应找还顾客1元,即□+99=□+100-1。以此类推,减法就是付出,“□-101”中的减去101,就是付出101元,顾客先付给营业员100元,还要再付1元,即□-101=□-100-1。无论是真实的购物情境,还是虚拟的购物情境,都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资源中体会数学知识,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现实情境中,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这样,学生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真实、有价值的。
三、巧用时事新闻,提升教学效益
社会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出许多热点新闻。学生每天都会有意或无意地接触大量时事新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件、热点新闻,将使课堂教学充满时代气息,与时俱进。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材的主题图是“2011年年历卡”,由于这张年历卡的时间对学生而言比较久远,那时他们尚未出生或刚刚出生。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笔者把本课的主题图更换为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哪一天。在巩固练习环节,笔者又将近几年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制作成视频为学生播放,并让学生说出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如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的视频、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的视频,等等。这样的情境把年、月、日的数学知识自然、巧妙地融入学生身边的新闻事件中,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情感教育。
四、巧用自然现象,提升教学效益
自然界神奇无限、奥妙无穷,看似平凡无奇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与数学知识、数学规律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走进自然、探索自然,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善于发现、敢于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后,笔者设计了一节综合练习课,让学生思考问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谁的面积更大?”笔者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荷叶、花朵是什么形状,思考这些叶子、花朵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学生通过动手计算,得出结论: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分别大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最后,学生从科普知识的角度了解到荷叶、花朵之所以是圆形的,是因为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助于生长等知识。
这些自然现象中隐藏的数学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使其激起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巧用人体生理结构,提升教学效益
人体生理结构,包括身体各部分结构、大小、比例等,蕴藏着鲜为人知的数学学习资源。学生对自身生理结构比例、生理发育等方面充满了惊喜和好奇。教师从这些方面入手挖掘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结合自身生理结构、大小、比例等有关数据来学习新知,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当教学完1cm²、1dm²、1m²的大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说一说1cm²、1dm²、1m²分别有多大。学生经过一番观察、交流后,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发现:自己的拇指甲的大小、门牙的大小大约是1cm²;脸蛋的面积、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dm²;16名三年级小学生站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m²,等等。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理结构、发育状况,生动形象地感知了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学得有趣、学得深刻。
结 语
总之,巧用生活资源是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大胆探究、细心发现,善于捕捉、巧妙挖掘,使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或封闭的书本中。教师应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中捕捉生活原型,让数学课堂因现实生活而绚丽多彩、生机无限、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