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弱势群体”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2021-11-22温水仙
温水仙
(福建省福鼎市白琳中心小学 福建 宁德 355200)
引言
“弱势群体”是指学习基础较差、没有科学掌握学习方法、注意力不易持久、自觉性较弱的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弱势群体”由于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积极性等原因,难以跟上教师授课的进度,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基于此,本文分析小学语文“弱势群体”学习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弱势群体”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1.分析小学语文“弱势群体”学习存在的问题
1.1 “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传统定义尚未发生实质性转变,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发言权。在课堂上,“弱势群体”学生的参与非常罕见。目前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学生获得更稳定的系统知识发挥作用。在这种教育下的学生只能顺从,缺乏个性和创造力。进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声吹响,但当前一些课堂仍然处于被动且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一潭死水、索然无味。“弱势群体”学生没有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甚至无法认识到通过学习的意义,不会去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1.2 老师的课堂提问缺少层次性。老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进行课堂提问,往往很难顾及到全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按照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授课,因此课堂上的问题是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从而没有将问题进行难易程度的划分,而大部分“弱势群体”学生对于自己不够确定的问题会选择逃避,这就导致课堂提问的问题只能有对知识掌握扎实的小部分学生来进行回答,由此会使课堂氛围变得单一枯燥,也会让其他长时间没有办法回答问题的学生失去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1.3 教师对“弱势群体”学生的监督力度不够。观察大部分学生,我们可以看到“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计划和主动性低,缺乏学习思维能力。除了学生自己的原因外,与老师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老师对学生学习前做预习的情况缺少及时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缺少针对性指导,此外,教师对于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的培养措施十分缺乏,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且效果不佳。
1.4 难以测量“弱势群体”学习效果。在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看来,教学最终还是要由考试来进行检验。于是,便针对考察内容进行应试教育,采取传统的灌输方法以增加课堂信息量。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自的学习特长和不足,不同学生对于同一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实际上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时,难以发挥其对“弱势群体”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现有的问题是,如何测试“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避免“弱势群体”学生学习的“虚拟化”现象。
2.小学语文“弱势群体”学习的对策分析
2.1 调动“弱势群体”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之中,教师必须走入学生的内心,更加充分的了解他们,在激发学生的兴致与热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让课堂教学处于教师可控范围之内。教师需要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带着学生朗读课文,充分的进行学习训练,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大体跟着老师的思路,明白所讲授的大体内容。学生对新的知识的接受过程非常重要,这一阶段需要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了解的欲望。以人教版(部编版)三年上册语文《掌声》为例,上课开始,出示班级应进生的照片,并让这两个学生站起来,班上学生用“掌声”给予鼓励。这两个应进生在这样的鼓励下一定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教师在整堂课不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不时的用掌声鼓励他们,有助于调动弱势群体”学习的积极性。
2.2 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瓶颈,会失望,会气馁,这时,如果教师给与学生鼓励,一定会让学生重拾信心;鼓励学生胜不骄,继续努力,为了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鼓励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微笑的,可以是点头的赞赏,可以是积极的话语,可以是击掌的掌声,也可以是真诚地对视,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教师发自内心的,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在三年上册语文《掌声》教学中,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这位同学回答不错,只是声音有点小。这时候,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自信。
2.2 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沟通。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只站在台上高高在上的讲课,要学会走下“神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听学生是如何阅读,听学生是如何争辩、听学生们如何评价教师讲课的。在听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不仅要倾听积极意见,还要认真地倾听消极意见,既要倾听优秀学生创造性的提问,也要耐心倾听落后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意见,学会倾听,耐心沟通。在三年上册语文《掌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文说感受时,向学生提问:“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这种开放式提问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2.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师生有效的互动配合为课堂增添许多活力与生机,如果想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就要尽可能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三年上册语文《掌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将各自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共同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以求获得全方位解读。在老师的教授过后,学生需要进行实践应用,以学生自己掌握的方式去分析课文,通过学习材料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内容的过程,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记忆、理解等。这样对于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以及思维的发散都有很大的帮助。
2.5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有差距,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不能过于局限和片面,要符合整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回答问题。老师在备课时便要设计好课堂问题,对于提问的问题要有不同的难易程度,这样才能相对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促进整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同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有所上升。当学生概括《掌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提示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起到“搭桥”的作用,帮助学生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老师可以对于提问的问题进行难度分层。在开篇引入课题时老师可以搜寻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进行发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的思考回答。在结束引导后老师开始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而这个课文的核心内容便是让学生们领悟道理,是对课文的总结和升华,难度较高。通过这样将提问难度分层的方法进行课堂提问,符合了整体学生的需要,从而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弱势群体”,构建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大胆表达想法,教师亦尊重学生,充分鼓励学生,帮助“弱势群体”建立自信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