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元素在啦啦操成套创编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2张针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5期
关键词:编者动作音乐

张针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0)

啦啦操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现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普及,随着啦啦操运动的发展,这项突出积极进取及团队合作的新兴体育项目,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和体育文化载体,并从早期的简单呐喊形式演变成一项独立、规范、科学的竞技比赛和表演类项目。啦啦操是体育教育、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更是艺术的一部分,在活泼的表现形式下展现创新的艺术美,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越来越多的创变者找到了啦啦操创编的突破口,通过选择合适的中国元素进行大胆尝试,凸显啦啦操的独特个性,在啦啦操中融入中国元素而创编的作品得到了积极的反响。啦啦操和中国元素创新结合逐渐成为一种创编趋势,但其中却仍存在诸多创编问题亟需修正。如何找到啦啦操和中国元素创编的平衡及创新的突破途径成为创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中国元素的释义与特征

21世纪初,中国文化部与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在相关文件中正式提出“中国元素”概念,其被定义为“凡是被大部分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者风俗习惯,都可以被视为中国元素[1]”。中国元素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对文化所包含的精神进行进一步升华[2],是构成与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基本成分以及其代表性形式。伴随中国在世界大环境中的崛起,中国元素代表着优秀的中华文化精髓,充分体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元素中包含民族元素,通常指民族实际生活中的绘画艺术、衣饰搭配、风俗文化、剪纸素材、手工工艺素材等[3]。中国元素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代表性、多样性、包容性和吸收性,在形式上分为具体元素形象和抽象元素形象,在内容上分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现代文化元素两部分。

2 中国元素在啦啦操创编中的渗透与应用分类

中国元素能够在不同的啦啦操成套作品中体现出来,并对作品主体寓意有升华作用,加深观众的感受与认同程度。其中中国元素的多样性决定它具有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在啦啦操成套作品创编中,主要有主题选择、音乐创作、动作创新、服装道具运用以及舞美设计的结合5个应用途径,推进啦啦操作品编创的艺术创新发展。

2.1 主题的选择

主题是一个优秀作品的灵魂与核心。创作一个发人深省、回味无穷的啦啦操作品必定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主题为基本支撑,再通过啦啦操的表现形式对主题进行诠释,表达出要传递的深层民族精神。动作性、抒情性、时代性和历史性是选择主题的至关因素,题材合理、立意明确,不仅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4],还能够使观众身临其境式地感受作品带来的思想提升,丰富并升华观众的精神世界。主题题材的合理选择需要符合啦啦操新规则的艺术评分要求,遵从啦啦操的艺术发展规律,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的需要,传递的思想需要正面体现“真、善、美”。创作者选择的题材包含中国元素,可以从不同人称角度切入,对中国代表事件和人物进行解读和创作,体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味,但最重要的是突出重点,合理布下主题线索并明晰故事脉络构架。通过啦啦操艺术表达的形式呈现编创者的深度思想及内涵。尊重历史,明确传达立意和思想,不能根据个人情感随意改变历史结局,东拼西凑地嫁接历史。

2.2 音乐编曲的创作

在啦啦操成套表演的过程中,音乐是动作完成的依据,并能够加强整个动作的艺术性与可观赏性,音乐在整个啦啦操的表现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和音的高低长短都会对啦啦操成套创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创编者要巧妙地在作品中引出或导入中国元素,使用音乐来分割时间和空间以及把控场景的变换,奠定作品的基调。合理运用音乐可以使表演主题更为突出,且能烘托气氛、塑造形象、唤起情感情绪和弥补舞蹈动作缺陷等[5]。创编者运用中国元素中广为人知的经典音乐代表作对表演作品进行渲染,能够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归属感和精神共鸣。但音乐的把控对创编者来说是莫大的考验,要求创编者选取音乐片段时需要适应啦啦操的项目特征,音乐的编辑不仅要符合啦啦操项目积极向上的风格要求,还要衔接原有音乐和民族音乐,避免出现生拉硬套、音乐风格杂乱等问题[6]。在音乐连接部分可进行音效叠加调整,可对音乐使用淡化功能,一般以小节为单位进行剪切[7],在衔接处编辑音乐,使之合理并有流畅性和层次感,注意音乐旋律所引发的情感想象要能够切合主题,最终将处理好的音乐主基调重新与主题进行对照,整改略显突兀的部分,使音乐和动作相呼应,最终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盛宴。

2.3 动作编排的创新

肢体的语言动作是舞蹈动作的核心和根本。操舞动作是以人的肢体为媒介贯穿起来的,以连续的舞蹈动作来创造的艺术形象[8],动作元素是啦啦操创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影响着啦啦操的评分、表现和整体效果[9]。中国元素在啦啦操编排中的体现,实际上是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民族武术和舞蹈的动作元素,在啦啦操动作基础上加上代表动作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武体院队啦啦操作品《花木兰》,选择中国历史著名的木兰替父从军历史故事题材,将啦啦操动作与武术拳法相结合,运用武术动作把木兰习武学艺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动作的吸收和创新有3个来源方向,一是中国传统武术包含的动作,比如在操化动作中加入太极动作或武术拳法等;二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可以通过舞蹈身韵来做一些技巧动作的配合或是融入民族舞的动作风格和元素丰富啦啦操的风格[10];三是通过吸收戏曲和京剧的代表动作,传播世界认可度高的中国文化。在进行编排的过程中,创编者需要根据主题搜集适合并能够合理采用的中国元素,配合音乐进行主题的呼应,在啦啦操技术动作上推陈出新,将啦啦操包含的技术动作内容进行提炼,创编出中西结合度高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啦啦操作品,取得更好的编排效果。

2.4 舞美设计的运用

舞美设计又名舞台美术设计,包含服装、道具、灯光、化妆造型和舞台布景5个部分,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对操舞艺术起修饰作用,增加操舞作品的艺术感染力[11]。

啦啦操是表现难美型项目,直观的展现是表演性项目重要的加分项和创新点,随着啦啦操项目的引进和不断发展,更多创编者选择在服装和道具方面结合中国元素进行创新,具有极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其中服装的颜色需要对应主题和音乐总基调进行视觉搭配,颜色的冷调与暖调对应着情绪的孤寂与热情,还能够对正义与邪恶的表现角色进行区分,保证直观性且突出重点。服装中的服饰细节可以很好地结合中国元素,根据主题和场景,在服饰中增加对应的细节,以及服装元素的搭配,例如刺绣、书画、剪纸、祥云、龙图腾等用于点缀修饰,借助中国元素中的部分特点对服装进行剪裁与创造,再搭配合适的妆容造型对主题加以拓展[8],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而不缺乏精致感。服装的款式设计也有一定讲究,在结合民族风格元素的同时,要适合啦啦操成套动作的发挥,表达出不同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且观众在演员亮相的第一时间能够清晰明确地分辨场景。表演性啦啦操中的道具能够帮助弥补舞蹈动作的瑕疵和漏洞,并吸引观众注意,以提升操舞的整齐程度[12]。一方面,道具能明确操舞风格,增加感染力[13];另一方面,道具也可承载主题寓意,作为线索贯穿舞蹈作品,明确中心立意。但要注意,道具的使用要符合啦啦操规则要求,如在2021版新规则中,规定啦啦操竞赛不允许采用放置于地面用于承重的道具,在花球啦啦操中除花球外出现其他道具皆不符合竞赛标准。舞台布景是在演出时所使用的天幕背景和舞台软景,能够有效结合中国元素,可以在第一时间叙述作品内容所表达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基本信息,在视觉上为观众直观、有效地呈现主题的场景切换和空间转换。

3 创编困境与创新策略

3.1 中国元素在啦啦操中的创编困境

3.1.1 中国元素的选用矛盾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传,包含数千年历史脉络和56个民族的风俗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中国元素内容丰富多样,每个区域的传承文化都有所区别,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清晰明了的内容,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眼里就变得模糊不清,这就产生了文化差异,导致缺乏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对外传输,创编时也难以选择最为恰当的、明确的主题与啦啦操进行结合。

啦啦操与中国元素的结合有广大的创新空间,但创编者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格局,在编排时为了提升艺术内涵而一味地在啦啦操成套中强行植入或者过度堆砌中国元素,成套往往而言仅徒有其表,缺乏明确主题和精神内涵;或是过度强调中国元素的特色而忽略啦啦操本身原有的项目特征,有些创编者甚至只在服装道具上单一应用中国元素,并没有与主题、音乐动作相融合[2],这样的创编是片面的,并且不具有创新性,也难以真实展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元素内涵。

啦啦操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的项目,过于注重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的融入,容易与现代文化产生冲突,难以准确把握前沿的潮流和方向,难以创作出适应现代审美但又不过时的中国特色啦啦操作品。

3.1.2 啦啦操与中国元素融合创编的自身局限

啦啦操是从美国引入的体育项目,虽在中国发展仅10余年,但我国啦啦操逐渐以“国际化、本土化”的良性发展趋势在竞赛中不断呈现。在世界啦啦操竞标赛中,美国以竞技和难度致胜,日本以一致性取胜,而中国啦啦操却尚未形成在竞赛中能够脱颖而出,一招致胜的长板和明确的风格。因此,中国啦啦操应该在技术和难度方面学习美国啦啦操,在一致性、整齐度方面学习日本啦啦操,并且时刻掌握啦啦操发展的趋势,在创编的艺术分上下功夫,形成独具一格且无法复制的中国风啦啦操特色,跻身世界啦啦操竞技排名前列。

啦啦操项目有其自身独立的评分规则标准体系,啦啦操竞赛规则由国家体育局进行4年一次的修改或完善,啦啦操自选成套应在规则限定内进行科学创编,对中国元素进行融合与诠释,避免队员在竞赛中出现扣分。成套操化动作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发力方式与民族舞蹈和传统武术有区别,因此不能直接复制和套用其他舞种的动作,应在啦啦操的难度和动作上寻找共性和相似处进行衔接和过渡,注意与创编各要素的整体协调。

3.2 中国元素与啦啦操融合的创新发展途径

3.2.1 编排结构平衡

科学创编啦啦操成套作品,首先须在编排前确定选用风格,其次明确创编主旨及目的和任务,合理运用中国元素表达作品主旨,根据目的和任务确定中国元素中各要素的融入比例。注重啦啦操项目特征本质,大胆创新、细致驾驭中国元素,起到呼应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操化动作上不能喧宾夺主,以啦啦操成套动作为主,少部分动作采用中国元素进行搭配和整改。

3.2.2 专业教师的培养

啦啦操结合中国文化土壤需要在符合国际啦啦操规范规则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性编创和教学,因此啦啦操教师需要在专业上取得较高的资质,对其专业技能教学过程有较强的把控和较充足的教学经验,才能够从创编普通的竞赛成套逐渐过渡上升为创作有思想深度的啦啦操艺术作品。因此,学校应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和艺术素养,提高教师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性,而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开拓眼界,在学习西方国家的舞蹈技术时,根据中华文化融会贯通,西学中用、中西结合,加深对中国元素的理解和掌握。

3.2.3 编导团队的组建

教练员一人所思只能形成一个初步构思,而创编出一个完整的作品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不断地进行修改和打磨。要想解决教练员专业创编水平不高这一问题,必须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扩建和提升[6],针对性招收民族舞、传统武术表演等专业的教师,加强与啦啦操专业教师间的合作及交流,打破传统单一的创编风格,集众人的智慧与创意,打破舞蹈文化壁垒。因此,需要招收艺术编导类人才,形成编导团队,在空间、舞台效果呈现方面把啦啦操作品打造得愈来愈完美。

3.2.4 主题性竞赛的举办

竞赛是提高教师创编能力与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统一的主题赛事能够给教练员和创编者提供思路,有效激发创编者的创新思维。在美国大学啦啦操比赛中,曾以“哈利波特”为主题进行统一的竞赛表演,出现许多令人震撼的啦啦操优秀编创作品,令人大开眼界。中国啦啦操发展历史上尚未出现过统一的主题性赛事,以“中国元素”为主题进行一次主题性啦啦操比赛,对中国元素在啦啦操中的融合创新和发扬中国文化有巨大推动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中国元素在啦啦操创编中有4个应用分类:主题选择、音乐编曲、动作创编、舞美设计。

(2)啦啦操创编与中国元素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中国元素的选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把握、堆砌中国元素,以及啦啦操编排时缺乏自身特点和动作创新的局限性。

(3)创新发展途径有4个方向:平衡中国元素在啦啦操创编中融入比例、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组建编导团队、主题性赛事的举办。

4.2 建议

(1)进行啦啦操创编前应明确主题、背景及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动作创编与音乐创作相协调,舞美设计予以辅助。

(2)创编时注意中国元素在啦啦操中的应用方式、应用程度及融合技巧。

(3)在啦啦操项目特征基础上进行中国元素的融入,保证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升创编者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理解能力,发掘创新思维;加深啦啦操与武术、民族舞等专业的联系,打破传统单一风格,举办主题性的啦啦操专业赛事。

猜你喜欢

编者动作音乐
《翼教丛编》编者问题考辨
下一个动作
音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