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院德育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2021-11-22程少荣辛华

就业与保障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案例德育

文/程少荣 辛华

目前,职业院校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不良等问题,不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健全人格,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未来的职业院校德育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职业道德素质,为其后续走上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一、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

(一)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通常都是行业技术人才,是掌握一定理论知识与岗位工作技能的后备人才,目前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过于落后,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兴趣,还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与进步。而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之后,可以利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应用案例教学法、“工匠精神”教学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职业德育教育案例的影响之下形成良好的爱岗敬业观念、诚实守信观念,还能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能够提升德育教学工作效果

我国职业院校在多年来的德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形成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固定性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死板,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忽略学生素质发展、道德素养的提升。而在德育教学方法改革之后,教师能够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不再认为自身属于课堂的主体,而是和学生之间平等地进行互动和交流,从情感方面入手使用小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给予学生发言、参与的权利,在和谐并且较为宽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期间,还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与措施,例如:为学生提供有关德育教学的影视节目或者是网络中的学习资料,制作德育教学课件,创新性将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德育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德育课堂的活跃性,还能促使德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二、职业院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方法问题

当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较为落后,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兴趣,还不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内容等相互联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落后,多为填鸭式、板书式的教学方法。虽然部分教师在德育课堂中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信息技术,但是所制作的课件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度,难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且课件内容有限,不能为学生设置历史、社会现实等各种德育案例内容,在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创新性的情况下,很难通过综合性、多元化的手段来培养职业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素养、自我规范能力和约束能力、职业奉献精神等,对职业院校的相关德育教学工作有效执行和全面开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上面研究了当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在德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德育工作效果,合理应用先进的方法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下面提出几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建议,旨在为提升德育教学有效性提供支持。

(一)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教师在德育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选择学生未来就业方面的职业案例,整合德育教育的素材,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剖析、分析案例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使得学生独立性地进行思考,增强问题分析和应对能力、交流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职业案例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精神,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思想素养,掌握岗位工作中的行为准则,真正意义上达到增强学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目的[1]。

如:教师在德育教学之前到学生专业对口的岗位工作中收集一些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的真实人物信息、事件信息,将其制作成为课件,在德育课堂中先为学生播放课件中的案例内容,然后为学生提出问题“这个案例中的职业人物有着什么样的爱岗敬业表现呢?”“岗位工作中需要遵守什么样的准则呢?”“我们在未来职业工作中需要具备怎样的道德素养和行为理念呢?”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解答,独立性地思考案例问题,在学生分析和研究案例问题之后,鼓励学生自主性地进行分析和概括,获得准确结论,在班级中踊跃发言,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除了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德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在职业工作领域中模范人物的带动下形成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为岗位工作奉献自我的良好爱岗敬业精神。

(二)应用趣味性的教学法

此类教学方法就是在德育教学中所举出的事例需要具备生动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特点,可以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相适应。在德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将教材作为主要的依据,也不能过于局限在教材内容方面,而是要在教材基础上不断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和信息,使得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胆地提出疑问,勇敢地标新立异,拓宽眼界的同时以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发表出自身的独特意见,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德育课堂中,在各种新的信息、新的案例潜移默化影响下增强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2]。

比如。教师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为学生提出关于专业对口的岗位工作方面的问题:“如在日常岗位工作中出现了产品生产质量问题,是否应该隐瞒?一个好的职工应该怎么办?”提出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先利用自身所学习的职业技能、生产知识来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然后以职业道德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岗位工作现场的情况,要求学生扮演生产技术人员角色、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角色等,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模拟现场解决问题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而且能以创新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问题分析、研究和应对的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德育课堂的积极性[3]。

(三)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期间,应重点使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通过创新性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修养。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性教学法的应用,但是只注重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忽略社会实践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作用,而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直接决定其是否能够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直接决定是否能够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期间,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应重视实践性教学法的应用和融入,为学生引入社会实践模式,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爱岗敬业的品质[4]。

比如,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创新性地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先带领学生到对口的岗位工作中实习,让学生在生产一线人员“工匠精神”的影响之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爱岗敬业的思想素养,懂得在岗位工作中要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红色旅游区域、烈士陵园等进行参观,感受英雄烈士的爱国精神、为国家奉献的品质,进而促使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良好发展[5]。

(四)科学应用生活化教学法

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期间应重视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将学生德育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利用生活中的案例、事件等创新性地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态度、职业观念,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不再有自私自利、懒惰心理,而是在面对未来职业工作的过程中踏踏实实、艰苦奋斗,形成和新时期职业发展特点相符的职业观。

比如,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现实案例,为学生讲解社会环境复杂、行业很多,要想更好地就业就需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此期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就业案例,在生活化案例的作用下使得学生懂得在未来就业的过程中,需要从基层、小事做起,不能盲目自大,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业务活动中,有着一定的责任感,通过岗位工作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还能在学生接触生活中真实事件的情况下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发,树立正确“三观”,提升职业道德素养[6]。

四、结语

德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非常重要,除了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德育教学水平。但是,当前在职业院校德育教学中还存有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的问题,不能保证德育教学效果,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建议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迎合社会形势发展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三观”,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案例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