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影响
2021-11-22徐琳
徐 琳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实验小学 湖北 襄阳 44160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版本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新型统编本教材着重以“立德树人,接地气,守正创新,体现时代性”为编写理念,对以往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努力为培养新型适应社会的全面人才提供教学指导。其中,着重受看中的是对于小学语文经典朗诵的更新设计,这一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加接近经典,理解经典,对于学生接触认识和喜欢传统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新改革往往有利有弊,并且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其存在一定弊端,在此我们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加以改善,努力为完善教材改革提供力量。
1.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认识不足,教学实践难。小学生的思想往往浅显易懂,大人们均能通过其言行判断其是否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是教师的原因。教师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的重要主体,但通过调查研究,有部分教师难以真正理解朗诵教学的意义,仅仅选择一些简单的古诗文在课堂上诵读几遍,着重于提高学生认字能力,这样的落实方式是不够全面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判别经典的意义。除了教师本身的不足之外,还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如教学时间难以保障,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不可能保证每节课都抽取部分时间进行朗诵,往往会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朗诵,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朗诵教学一般难以落实;除此之外,我们很难对学生对于经典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使得教学成果难以检验,对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也不利。
1.2 学生学习途径不全面,学习能力不足。小学生的思维简单,知识底蕴不足,一般对于经典很难提起兴趣,所以,很难做到使学生课下自主诵读,并且学生家长大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辅导学生进行语文朗读,因此,学生大部分的诵读过程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途径单一化,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照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也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朗读,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不够全面。
2.针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策略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默读。将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进行整合,可以激发学的诵读潜力,大声地诵读能让学生对文章的认识更加深刻,为学生能创设了一个的优良的共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对情感的把握以及在诵读过程当中的感情变化,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让学生关注阅读速度之外,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法来播放相关的音频,让学生能在聆听的过程中体会文章。
2.2 采取多元评价,大力促经典诵读实效开展。新课程标准中说道:“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多目标、多方法的评价体系。”“经典阅读”注重古诗文积累,这个要求就让教师必须在诵读教学时既要看学生诵读的质量又要注重学生诵读量的积累:在学生第一次学习阅读时有形成性评价,在学生结束完一段学习后给学生一个终结性评价,为了实现更多的“诵读评价”,“经典诵读”学得怎么样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还可以是来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小组组长对小组成员的评价甚至是自我评价。结合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成为经典诵读的主人。让学生体验到经典诵读的乐趣所在,教师可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让“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能够稳步前进。经典诵读在目前来说发展还不完善,所以,在教学时,要使诵读更加全面,要让对学生的评价多样化。评价具有筛选、考核、改进、激励、引导、自省等功能。要想让经典诵读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人文修养,就必须让多种评价发挥它的作用,完善学校的经典诵读的评价系统。
2.3 合理安排诵读任务,提升效率。对于经典诵读不应该只着眼于中国古诗词,应该结合优秀的外国经典来诵读,让学生能够多样化地诵读。由于小学生理解事物的层次还比较浅,不能要他们对全篇古诗词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教师在安排古诗词诵读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他们的认知水平范围之内作品。比如:低年级的学生的诵读可以更加有趣,像成语小故事或者国外的一些童话故事等。根据不同的学段有层次地进行诵读,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综合提升。比如在《诗经·采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读,掌握中国诗歌、歌曲、赋的韵律和节奏,加强对古诗文的深层次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默默朗读、动情朗读、配乐朗读等,感知传统汉语学习作品中优美的字句文化,让古人的高尚品质能够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产生影响,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综上所述,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经典诵读,并且要丰富经典诵读的教学形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人文修养,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加强与别人的沟通能力。为他们各方面的学习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