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新常态下应用型英语学习的策略研究

2021-11-22徐嘉徐洋庞长锐孙舒

现代英语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英语

徐嘉 徐洋 庞长锐 孙舒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一、中国教育新需求、新变化

(一)对外开放政策发展新需求

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目前我国27个省(区、市)已经向亚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2.6万人次,诊治患者2.8亿人次;尤其在非洲,就有1000多名医疗人员正在42个非洲国家进行着医疗救治任务。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外交流面临大量的专业医疗术语与医药名词,只依靠专业翻译人员的协助,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口语交际与听力能力。中国目前已有215个院校设立翻译硕士授予点,但复合型、实用性的翻译人才及语言人才仍十分紧缺,这就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目前的一些教学培训并不能满足当下对外交流的要求,导致高、精、准的翻译人才紧缺。

(二)教育发展新局面

我国文化教育事业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内外文化教育发展齐头并进,如“一带一路”为沿线各国提供了大量智力人才,通过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智力合作架设桥梁,通过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撑。我国在2016年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旨在激励、培养各行各业、沿线各国专业人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国家像巴拿马、蒙古国等正在不断地学习中国的铁路、隧道等相关技术,但是在各国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同时精通铁路技术知识及英语等各国实用语言的人才较为缺失,成为铁路部门交流发展的一大难题。蒙古国在学习中国铁路技术时就遇到了语言方面的困难,该国缺少在中国学习铁路专业的人才和会汉语的铁路技术人员,与中国铁路同行交流比较困难,双方只能用俄语进行交流。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安那尔在校期间编写出版了《汉蒙—蒙汉铁路专业词汇词典》,词典包含3000多个铁路专业单词和术语的汉蒙互译和解释,为中蒙双方铁路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交流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这充分说明,各国在进行互联互通和文化交流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相关语言类人才。

2020年,中国教育部推出打造“一带一路”行动升级版,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互鉴,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并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在新时代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即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知识(主要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这更加需要在现代综合类大学中培养兼具专业技术和英语能力的人才。而现如今在部分综合类大学中,大多数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中,对于英语学习仅局限于学校要求的大学英语课程及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忽视了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干课程大多围绕运筹学、管理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课程进行,并没有专门针对该专业英语方面的学习内容,这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值得学生思考和学习的。

(三)线上学习普及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互联网+新媒体”的学习方式变得越来越流行,2020年各大高校延迟开学,学校教育受到阻碍,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互联网+”学习模式在此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各学校借助钉钉、微信等网络平台来进行线上授课,下至幼儿园的线上互动,上至综合类大学的专业课程,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据统计2020年,全国有1454所高校在线上开学,95.2万名教师在线上授课,713万门在线课程在线上运行,11.8亿人次的学生在线上学习,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和深程度的局面。也正是因为在此期间线上学习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该种学习方式被广为接受,变得普及化。

二、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和发展现状

(一)何为应用型英语人才

要想了解应用型英语人才,首先要了解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自己所学的抽象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的人才,他们能够利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于社会直接利益。而应用型英语人才,则是更加具备开放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他们能够将英语应用到更多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

(二)培养过程中过于重视应试教育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在教学中仍侧重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仅针对考试来进行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权威文献,2020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了英语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高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英语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而非“考试型教学”。

目前,部分省份中考与高考中口语与听力所占的比重较小,甚至部分地区没有口语与听力考试,学生练习口语听力的实用技能意识淡薄,仅仅进行“考试型学习”,缺少实践能力。本次项目的调查问卷显示,有74.31%的调查者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学习过英语口语等相关知识,同时部分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应用能力有一定缺失;这也导致了英语类教师教学能力的欠缺,且由于考试要求,教师只需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便可培养出“高分”学生,教师不需要有过高的沟通交流能力,引发部分高校对教师的培养偏重理论化。

(三)英语学习不再“热”

近年来,部分地区高中可选择日语、俄语等语言作为考试科目。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写的基础教育阶段教材不仅有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教材也将开始编写。据统计,2016年全国有9600名学生选用日语参加了高考;2017年则增长到16000多;2018年全国高考日语考生人数超2万余人。小语种学习广受欢迎,甚至某段时间流行起英语将退出中考与高考的说法,但现在英语仍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一种国际性的、官方的交际语言。

三、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方法与措施

(一)推进跨区域、跨校合作

2015年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已经由最初的8国、47所高校,增加到27国、173所高校,这是一个非政府性、国际化的跨区域、跨校高等教育平台。该平台以“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为主题,推动沿线各国进行文化教育合作,进行教育资源共享。该平台的建立,有效地避免了各国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闭塞,教育信息的合作共享也为各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源和文化途径。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交流区域间差异较大,东北亚地区“人才交流”指标平均分超过西亚北非地区得分两倍,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交流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像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这样的跨区域、跨校组织层出不穷,我国也致力于打造各区域联动教育合作,支持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充分发挥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全国政协常委温美思也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提案中建议高校联动发展,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合作,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我们可以从近几年国家教育发展中借鉴经验,依靠国家政策给予的支持,进一步推进跨区域、跨校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1.进一步加强高校跨国际合作,人才交流

相对而言,尿素出口仍具一定期待。只是本轮印度招标结果不及预期,后续新标采购或在11月份启动,更有南亚部分尿素进口国的采购对我国后期出口形成利好,贸易商离岸报价仍可视为内销定价参标,并须持续关注。另据笔者了解,省级农资公司多在销售前期库存,新单采购放缓并带有博弈态度,若从10月下旬尿素企业供应能力看,不排除月底促销吸单的可能性,下游厂商也会在快速调整心态后适量采购。预计月底国内尿素主产区报价2100元/吨左右。

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的文化环境中,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的途径和环节,现如今,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已经不再局限于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层面,更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跨国际、跨校合作是高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一个重要方法。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在2021年4月就为学生提供了马来亚大学国际交换生项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也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国内高校跨区域合作

各高校之间可以通过课程共享、教师研修、学生交流来提升办学质量。第一,充分利用中国大学生慕课、知到等学习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和学习其他学校相关课程来掌握知识,获取更多教育信息,通过参与平台中的学术讨论进行专业知识的火花与碰撞。第二,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在此项目(基于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跨校合作之应用型英语学习的策略研究)研究过程中,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民航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用旅游英语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合作,共享“一带一路”实用英语的相关内容,共享优化学习资源,扩大受众群体。第三,鼓励学生参与跨区域社会实践,各高校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不同地区学校的调研、支教,深入了解现在教育现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缓解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通过跨区域、跨校合作,可以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授课技术和教育资源,更好地了解现在国内外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数量,以便各高校各专业及时对人才培养计划作出调整。但应注意中西方和国内各地区文化差异,尊重各地区文化和宗教习俗等。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学习方式

1.在“互联网+新媒体”的线上授课方式中,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弥补了线下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讲述与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弊端,这也正是应用型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加具有趣味性,传统教学以面授为主,方法较为单一,而线上授课则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线上授课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依托网络平台使学习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大家更加方便、全面地获取知识。此项目的研究,就是依托“互联网+新媒体”的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在国际化视域下将“一带一路”国际旅游英语与实用英语相结合,面向广大英语学习者征集日常思考感悟,提高大家英语学习的兴趣能动性,对此我们进行了218份样本调查,其中有187人表示更愿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可见线上学习已渐渐被大众接受。

2.推行碎片化学习方法。在本次的抽样调查中,有96.79%的调查者表示自己愿意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专业关注的内容或兴趣爱好,通过互联网和身边的电子设备,利用自己零散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科技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居民选择地铁、轻轨等公共出行方式,据统计,北京地铁的日客运量突破1000万,杭州等城市50%以上居民选择地铁出行。随着地铁网、交通网的不断延伸,人们花费在公共交通的时间也随之变多,人们正可以利用这部分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在广州、重庆、杭州等一些城市的社区或地铁站都出现了共享书柜,人们可以通过借阅书籍在交通出行的闲暇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同样,手机互联网也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料,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正是需要日积月累,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听力或外文阅读,了解当日新资讯,每天的碎片化时间就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正是要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应用型人才,碎片化学习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注重实用英语的学习

1.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应试教育受到了冲击。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也使得部分学生只会答题,而无法在试卷之外使用英语技能。因此,英语教育需要进行深入改革,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实用性为基准,引导学生重视个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后期的工作岗位及跨文化交际中,凸显英语优势,促进个人的长期学习与发展。

2.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英文电影观看等活动鼓励学生敢于“说”英语,这并不是仅仅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医学等理工科类的学生同样可以参加。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英语报告陈述,这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学习机会

海南自贸区的建立,外资企业的大量出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等都为当代青年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和学习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讯或学校老师提供的途径,寻找适合自己的实习活动。高校与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进行线上线下的相关实习活动,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提前接触社会、进行锻炼和查漏补缺的好机会,通过实习活动,可以了解现阶段自己对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失,便于日后进行针对性学习。

四、结语

教育新常态下,线上学习的普及化,针对英语学习不再“热”,过度重视应试教育等问题,通过推进跨区域、跨校合作,了解国内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学习方式,推行碎片化的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动性,为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英语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人才云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读英语
毛遂自荐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