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改革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2021-11-22吴欣杨剑

体育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博士生博士导师

吴欣,杨剑

(1.暨南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2.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从世界范围审视,博士生教育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1],是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创新的重要人力培养与储备途径。体育学博士生教育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及体育强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博士生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在经历规模扩张的激情发展后,渐入注重质量内涵的理性发展轨道。同时,受多元环境因素影响,各国均在重新审视博士教育,并实施博士生教育深层次、多方位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也步入深水区。但改革应避免盲动,这就有必要在改革的进程中,客观审视自身的改革行为,以总结经验、摒除弊端、展望未来。

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改革

1.1 健全招生方式

招生是博士生培养的起点,生源质量的优劣是博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著名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阶段,入学和选拔方式及途径的变革是高等教育变革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大学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取决于学生潜质与特长的充分挖掘,从根源上说取决于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发现学生的才能并为之提供畅通的渠道。”[2]因此,政府机构与社会大众日益关注健全与优化招生制度。回溯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其招生制度始终是沿着不断健全与优化的历史主线发展变化:公开招考(建国之初)、硕博连读(1998年)、直接攻博(2004年)、申请审核制(2013年)。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历来注重优质生源的选拔。其博士招生制度的动态变革呈现出不断健全与优化的特点。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招生最初选拔主要采用公开招考的形式,这一方面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亦能遴选部分优质生源,在我国这个具有悠久考试传统的国度,此种招考模式深深地植根于民众的思想土壤,积累了较好的公共效应,形成了一种强大惯性思维,具有较强的公信力。随着博士教育的纵深发展,此种招生选拔模式衍生的弊端逐渐凸显:倚重笔试成绩,考察的是考生的基本知识及系统的专业知识,遴选的人才擅长应试考试,死记硬背能力强,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为平衡与消解这一弊端,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倡导实施申请审核制。次年,部分招生规模较大的985、211院校蓄势而动,敢为人先,积极试行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

在其他学科变革思潮的驱动下,部分体育学博士培养单位渐渐解放思想,像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也开始实施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体育学博士招生多元化的整体格局得以重构。申请审核制落实了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利于导师及其团队依据博士生培养目标拟定科学合理的招考方案,以选拔专业能力卓越、具有科研创新潜力及综合能力较强的考生。同时,为具有专业技能的申请者疏通发展的通道。申请审核制与原有的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互构共存,彰显人才选拔的多样性、科学性、人本性。因此,申请审核制是原有博士招考方式的良好互补机制,健全与优化了博士招生方式,符合博士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1.2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的中间环节,人才的培养一般由一定量的课程学习实现,可以说课程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世界各国博士生培养实践中,课程学习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各国对课程体系建设态度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侧重点:美、英、德、澳、日五国的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基础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石[3]。北美紧扣博士生的专业与研究方向,构建与设置研究方法课及多类选修课。德国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则采取弱化的态度,更加倚重导师的指导与专业前沿研讨,他们假想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前已经进行了相关课程的修读[4]。

我国研究生教育重视课程体系建设,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符合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中国研究生课程将突破专业(二级学科)的限制,将课程的精深与广博融合,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和设置跨学科课程,增加研究方法、研讨类和实践类课程。”[5]当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课程建设的改革紧扣该文件精神,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实践。

首先,重视跨学科课程。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处于突飞猛进的时代,仅仅依赖单一学科很难担当重大科研项目及培育复合型人才的使命,要求人才的能力结构由单一至综合转变,急需学科间融合、贯通。2014年在加拿大召开第8届全球研究生教育峰会,专门针对研究生的跨学科学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会议总结各国博士生培养实践中跨学科培养的3种实现路径——基于不同学科的课程修读项目、依托一个既定学科为母学科共同构建的联合项目(collaborative programe)和若干相关学科围绕某个领域专门设计的独立项目(stand-alone program)3种形式”[4],由此可见,跨学科培养是世界博士生教育的重要形式。当下,我国博士生的课程建设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力求突破单一学科的挟制,整合多学科的资源(如人力、资料、信息设备等)形成综合优势与集群力量,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通过访谈我国多位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发现,在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选题时常突破研究方向的限制,跨学科修读他专业的课程已是常态,如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毕业的L博士,其毕业论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研究》便是经济学与体育学的融合。华中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研究方向招收与培养的Z博士生,因学位论文需要心理学的理论为支撑,导师便专门安排她跟随山东大学教育艺术心理学的权威学者学习整整一年。

其次,增设研究方法类课程。合理选择与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可以提升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通过对博士生的访谈发现,部分刚入学的博士生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影响,对如何写摘要、文献综述不够明晰,洋洋洒洒堆砌大量文献资料,却没有准确地诠释摘要与文献综述应该展示的内容。因此,在博士生与导师的要求之下,部分体育学博士培养点增设科学研究的方法类课程。

再次,重视研讨类课程。研讨类课程有利于学术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利于促发创新思维。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生态链的顶端,培养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是该教育阶段的核心任务之一,部分导师源于培养使命的促动会自发、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课堂进行学术研讨,如精选某知名学者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让博士生在课堂阅读,师生进行点评;或让博士生课后阅读与积累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章,自制PPT课堂汇报、交流文献阅读的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博士生养成了常态化地阅读文献、追踪本学科领域学术前沿的习惯,提升了学术素养,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做了良好的铺垫。

1.3 实施淘汰机制

在教育发达国家,淘汰机制已成为控制博士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与经验。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轨,该机制的实施亦成为博士生教育改革过程热点。部分高校吸纳美国等博士生教育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实施刚性的淘汰机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培养单位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为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原有考试选拔制度框架下,借鉴与采纳了欧美国家广泛实施的博士资格考试制度,在该校占博士生招生总量40%的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中试点运行。尽管在程序上与美国趋同,但相关的具体规定比美国更为苛刻,如“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用 1.5~2.0年的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与基本科研训练,并随时接受学院博士生资格考试委员会的考核。学位课程及大类必修课平均分在75分以上,方可申请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如有3门此类课程在70分以下,或凡在学习期间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者、未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不得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的研究生在第3学年获得博士生的真实身份,开始进入论文研究阶段”[6],博士资格考试的引进与实施,为提升博士培养质量提供保障,成效显著。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起初大部分培养单位缺失严格的淘汰机制。零淘汰的培养机制,无形给入学后的博士生预置一种安全保险,易于滋生懒散的学风,不利于激活博士生的竞争、创新热情。伴随社会对博士培养质量的诘问,体育学博士培养点开始求新求变,借鉴与实施国际国内他学科的博士培养经验,实施淘汰机制,如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一些体育学博士培养单位对博士学位申请者预置一定的科研成果指标,并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刚性条件。如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对博士生在培养阶段取得科研成果要求是:“博士研究生提交的学术论文或专利必须满足下列基准条件之一:(一)在我校指定的 A级及以上层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1篇;(二)在我校指定的B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三)获授权号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7]。这是一种典型的标准线性淘汰机制。标准线性淘汰法是指预置特定的淘汰标准,参照此标准对考核对象进行考量,对未达到预置标准的考核对象全部予以淘汰。

合理采用激励的措施进行管理,使博士生肩负一种危机感,警醒他们以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集中精力对待攻读学位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可促进博士生保持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博士生学习积极性,最大激活自我发展或自我实现的期望,为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保障。这种严格、刚性的淘汰制度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较高起点,为提升体育学博士生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改革导师制度

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修养、业务水平、言传身教,无时无刻都发挥着上传下效、温润浸染的张力效应。正因导师在博士生培养场域中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对导师的遴选近乎严苛,另一方面,伴随着博士生教育的纵深发展,导师制度也在发生变化。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单一导师制,这种指导方式仅限于学生和导师二元关系的互动,此种单线互动的培养路径挟制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束缚着学生的学术视野、阻碍着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不利于博士生学术成果的创新。当下,我国体育学导师制改革的主要走向是由往常的单一制向导师组制、导师指导委员会制转变,以整合资源,发挥优质资源效应。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大多实施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相较于之前的单一导师制,博士生获得的学术指导取得一定程度的优化。但客观审视,导师组制发挥的效用较弱,除主导师外,导师组成员仅在开题、预答辩、答辩几个时间节点集中发挥作用,其他时间导师组成员对博士生学术指导甚少,未充分释放出导师组制在理论上的效用。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优化博士生指导的组织框架和制度设计。为提升博士生指导团队的效用,部分国外高校进行了可资借鉴的探索,如建立导师网,通过互联网将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个体整合起来,形成便捷、及时、畅通的指导路径与机制。英国为提升导师团队的指导作用,“由一位主导师展开规划与统筹,吸纳本学科的其他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甚至高年级的博士生作为导师,为新生介绍学习生活经验、为新生适应博士生生活环境提供建议与答疑解惑,并对新生与学位点项目是否适合提供建议”[8]。

1.5 实行弹性学制

我国博士生教育发轫之初,一般采用3年学制,伴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及社会对博士质量的追问,各培养主体纷纷采用延长培养年限的改革路径,以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实施弹性学制是世界博士生教育改革的趋势,博士生教育先发国家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学习年限,以博士生达到高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通过资格考试及完成高水准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准。我国的211、985高校针对博士论文质量下降及延期毕业频发的现实,纷纷实行弹性学制。受他学科博士生培养学制改革溢出效应的影响,针对近年来体育学博士生延迟毕业日益增多的现实,体育学部分培养主体也相应对博士生培养的学制进行调适。

对博士生学习年限实施弹性化管理,并非一定是延长学制,对于科研实力强劲、在较短时间内发表与完成了自己的科研任务与学位论文,只要学位论文通过了预答辩、答辩与盲审,当然可以按时毕业。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措施也是一种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它兼顾不同学生个体的特质、不同学科的特色,设置博士生学习年限,既为天赋优秀、做出原创性成果的博士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学位提供保证。同时也是对超过基本学制的博士生展开实时监控,发挥一定的预警作用,鞭策博士生端正学风、完成学业。

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势

随着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纵深发展,博士就业变化的趋势与西方国家基本趋同。因此,在参照博士教育先发国家的经验及我国现实情况,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改革尚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加强博士生培养的国际性

现阶段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尚有不足,不仅表现在赴华留学生比例尚小,而且体现在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与海外互动交流不足。2007年以来,“中国博士生对外交流主要是以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所开展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依托,与国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联合培养制度”[9],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对外交流,国际化水平有所提升,但客观审视惠及面尚小,受益者还是小众。为适应全球化时代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我国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尚需在教育主客体国际化两方面努力,力争跨越式发展。首先,创新博士生培养目标理念,不仅重视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加强博士生跨文化跨领域的对外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促进博士生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其次,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吸纳经验丰富的外籍专家参与教学、开发网络课程等,同时完善跨国、跨校、跨学科间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平台。再次,提升本土教师国际化水平,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遴选优秀教师去海外进修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

2.2 加强博士生可迁移能力的训练

“近年来,我国博士毕业生多元化就业的趋势也不断增强,一流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的平均比例超过20%,部分院校甚至达到30%~50%”[10]。体育学博士步入体育管理等非学术职业岗位的人数也日渐增多。在这一背景下,“提升博士毕业生的对于多样化的研究工作和复杂职业生涯的适应力便摆在首位”[11]。为满足社会职场多元化需求,提升博士生培养与职业发展的关联,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与教育界基本达成共识:以校内培养为主,借助各方力量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除侧重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之外,加强博士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此种培养理念主导之下,对学术型博士培养加强改革,如增加社会实践、企业合作项目等培养环节。理性而言,这些举措仅处于起步阶段,取得系统而成熟的改革成效尚需些时日。但这是我国博士生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改革起到较好示范与镜鉴作用。

2.3 发展博士专业学位

在国际背景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情况下,我国学位教育拓展了博士学位授予的类型,2000年前后,相继在临床医学(1998年)、兽医学(1999年)、口腔医学(2000年)、教育学(2008年)、工程学(2011年)等实际操作技能较强的专业领域增加专业型的博士,体育学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也可在计划中逐步设计。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的拓展远远滞后于他学科的发展,增设的专业学位仅限于硕士层次。2005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其时,预设21所培养试点单位,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竞赛组织管理4个研究方向,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体育学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在全国大面积启动,实现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竞赛组织管理除外)3个研究方向上的全日制培养,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招生对象是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学士学位获得者。立足体育学一级学科,其下属的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现行的纯学术型的培育模式,研究生的能力结构往往是理论强、专业技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有悖于实际的多元化职业需求。因此,拓展体育学博士培养类型,使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尽可能与社会多元需求对接,是较为务实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现实,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的并行发展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诞生,为体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可能。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培养通过健全招生方式、优化课程体系、践行淘汰机制、改革导师制度、实施弹性学制等系列改革措施,为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在全球化语境下,博士生教育的规模扩张、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博士生就业多元化,促发博士教育系统改革自身的培养行为,是一种共生现象。随着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纵深发展,博士就业变化的趋势与西方国家基本趋同。因此,在参照博士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势是加强博士生培养的国际性、加强博士生可迁移能力的训练、致力于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等。

猜你喜欢

博士生博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V eraW an g
导师榜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