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翻译方向性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1-11-22

现代英语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英译汉汉译英母语

吴 娜

(大连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兴起,相关的文化翻译活动频繁展开,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翻译的相关问题。其中,翻译方向性与语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翻译教学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我国英语教学只是重视应试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存在读写能力强,听说能力弱的问题。在英语翻译中,并非只是简单的单词翻译,更要将语感与文化融入翻译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懂词汇和语法,更要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翻译的方向性。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翻译方向感的培养,文章以此作为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当前研究翻译方向性的文章大多是以传统的文本研究方式为主,基于实证的翻译学研究相对较少。廉玉营认为翻译的方向性主要是指由外语到母语的正向翻译,同时也包括母语到外语的逆向翻译,总体上可以认为是翻译者的“译出”或“译入”的过程。在翻译实践中,段荣娟和徐以中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要坚持“母语原则”,在翻译行业中“母语原则”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大部分国际知名翻译组织所遵循的原则。徐歌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口译职业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全面分析和回顾了翻译者的职业化水平、口译市场的用人需求与人才培养、口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口译的职业化使用现状,指明了我国翻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周鹤和张保国指出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有着“学”与“术”的差异,我国翻译教学的发展路径大多是以传统的翻译理论为基础,翻译人才的培养大多是集中在理论层面,新兴翻译科技化的兴起对翻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综上所述,翻译方向性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仍然以理论研究为主,文章从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三、研究假设

国内外学者对翻译方向性问题进行诸多研究,除了在翻译领域对翻译方向性进行了论述,在研究双语者心理方面,研究者也研究了翻译方向性问题,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翻译非对称性现象,学者发现从母语到二语的翻译准确性要远高于二语到母语的翻译。

(一)翻译方向性

翻译方向性指的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外语翻译为母语或将母语翻译为外语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不少学者对母语原则提出了疑问,开始研究译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必要性指译出在语言流通的国家具有关键的意义,可行性指将母语翻译成外语或将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可行性。质疑母语原则的学者大多认为“母语者拥有完美的语言能力”,而这一理想化的假设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假如翻译者在实践中接受了完整的训练,同样有能力进行完美的翻译。在翻译界,母语原则由来已久,而是否需要遵循这一定论,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在翻译教学中是否需要继续坚持母语原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翻译能力

翻译不仅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语言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培养翻译人才在全球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然而,培养我国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翻译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包含了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翻译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复杂过程,受到词汇储备、语言理解、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的共同影响。因此,翻译是一门科学,并不是学到一定水平就能自然掌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主要以要素分析为主要切入点,认为翻译能力是以多个要素所构成。因此,文章将英语能力定义为词汇能力、理解能力和产出能力,重点分析语言能力对翻译方向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学术界关于翻译方向性的研究形成了诸多成果,其中以理论研究成果为主,实证研究成果较少。基于此,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分析英语方向性的影响因素,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问题一:我国英语学习者在不同的翻译方向上语言与能力的运用是否存在差异;

问题二:不同翻译水平的学习者在不同的翻译方向上语言与能力的运用是否存在差异。

四、实验设计

研究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省高等院校中20个班级的英语专业学生812人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均属于2017级的学生,通过校内在线学习平台完成英语翻译学习任务。实验最终确定有效被试个体763名,其中女生440人,男生323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20岁。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所有被试者的母语均为汉语,第二语言为英语,且平均英语学习年限约为7年。

(一)数据筛选

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收集到丰富的研究数据,在实践研究前需要对研究数据进行筛选。根据测试平均成绩,删除大于或小于三倍标准差的成绩。在整理研究数据后,对研究样本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得到t=1.762,p=0.093>0.05,表明研究数据质量较好,实验设计较为科学合理,数据信效度较高。

(二)相关性检验

将词汇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测量数据与翻译成绩进行相关性检验,在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分析翻译方向性的影响因素。由实验数据可知:词汇能力与英译汉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026,且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词汇能力与英译汉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阅读能力与英译汉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018,且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阅读能力与英译汉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达能力与英译汉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134,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表达能力与英译汉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理可知,汉译英成绩与词汇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回归分析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在汉译英模型中,变量词汇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82,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词汇能力对汉译英成绩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变量阅读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190,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阅读能力对汉译英成绩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变量表达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227,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表达能力对汉译英成绩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同理可知,在汉译英模型中,词汇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汉译英成绩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方向性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共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词汇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翻译成绩的不同方向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方向上的回归结果中词汇能力的回归系数是最大的,说明对我国学习者而言,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翻译水平的提升。在不同的翻译文本中,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英译汉中,阅读能力的回归系数大于汉译英,而表达能力的回归系数却小于汉译英,这说明在翻译方向性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对称性。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翻译方向上有着完全不一致的表现,即存在高低水平之分。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关注词汇的含义,同时也要考虑文化、语法等因素的影响。

(二)建议

从文章的实证研究结论出发,提出提升我国英语翻译教学水平的实施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优化课程内容、丰富学习资源和倡导自主学习。

第一,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有重点,词汇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对翻译方向性产生影响。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使其在翻译上的薄弱环节得到有效的提升,擅长的部分变得更强,综合提升学习者的翻译水平。

第二,丰富学习资源。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还存在着丰富的课余学习时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各类学习资源的途径大大增加。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手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想要学习的课程。因此,对翻译资源的扩充,既能使学生获得便捷的学习资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三,倡导自主学习。外语作为一门语言,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多练,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指导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译汉汉译英母语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Keys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第二届连士升杯国际汉译英大赛”获奖名单等
中考英语“英译汉”解题思路点拨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STEP BY STEP随堂通
汉译英正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