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体育的逻辑、价值和路径

2021-11-22王静仪刘建进

体育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体育

王静仪,刘建进

(1.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50;2.广州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全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措并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体育作为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领域,如何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体育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体育的实践路径,成为高校体育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内在逻辑

1.1 同心逻辑:立德树人是体育教育之本

同心逻辑是由数学意义上的同心圆演变而来的概念,从理论上最初源于美国社会学家 E·W·伯吉斯构建的城市地域结构基本理论——同心圆理论。根据同心逻辑的生成,体育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1]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体育教育的本质要求。“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善”的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对”的方式改变人、塑造人、发展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贯彻立德树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凝练的概括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3个层面的价值导向融为一体,为立德树人的教育大任明确了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和必由之路。

体育与德育虽各具特殊性,但二者在质的规定性中存在许多共通点,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或者理论维度都可以在探讨人的价值和发展的问题上论证二者难以分割的教育整体性。以伦理角度看,亚里士多德指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善的目的是最完美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2]这种“善”的德性就是通过外部活动将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体育作为人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最直接的实践活动,本身具有价值自足性[3],通过自身克服肢体阻力和意志松懈从而激发潜能、体现卓越。站在教育层面,体育是一个培育和塑造身体、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思路,体育的本质要求是以运动为手段不断满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培育社会所需要的高度文明的人,是“完整的人”[4],以全面的方式实现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由此,体育的质的规定性以及体育教育的本质要求都表明,只有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人才能在享受体育的过程中“是其所是,成其为人”。

1.2 溯源逻辑:理想信念是体育精神之源

溯源逻辑是透过现象追究本源的思维方法。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的理据,实质上离不开溯源式的哲学追求。人作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重合体,体育运动从自然本体的层面是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社会本体的层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作为个体的人,其自然性主要体现为肉体的满足和感官的愉悦。体育运动是人通过肢体产生反引力从而逐步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活动。人要改造自身身体,首先需要克制天性的懒惰、纯粹的物质享乐,追求身体、精神、意志均衡发展[5]。体育运动使人的身体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否定过程,而其中的否定环节没有满足人的自然需要。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角度,人存在既需要体育运动又排斥体育运动的主观意识。那么,为什么现实中仍然有很多人参与体育运动?如果说,作为自然存在的人排斥体育,那么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则趋向体育,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孕育出超越体育运动本身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形态,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和规范力量,是体育的实质和价值所在。对社会来说,体育精神表现为平等、公平、公正、规范的体育风貌;对个人而言,体育精神反映出拼搏、进取、超越、坚持、团结、友爱、尊重等的道德品格。体育精神是人通过体育运动获得精神层面的升华,它内化为人对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从否定体育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趋向体育的理性认识,并通过“否定之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体育精神何以激发人追求更高层次目标?从意识层面来讲,可以说是源于人的理想信念。人总是不满足现实存在,总是为自己构建一个理想的存在,以这种理想否定现实、超越现实。由此看来,人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理想性”是主观思维的内在属性,是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人是现实的人,人的“理想性”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现实存在。离开现实谈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没有正确的、合适的理想,人的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就缺乏动力。体育精神就是源于每个人在实现自己的体育理想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的、正向的共性认同和伦理价值。事实上,人的实践本性和思维本性并不完全同步,往往存在偏差。相对当前实践的需求,处于思维层面的理想过高或过低或相互否定,都无法产生实践动力。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于人的思维,也会产生歪曲的、错误的理想信念。因此,人的理想信念需要被激活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更好地推动对体育精神的内涵以及本源的理解。

1.3 评判逻辑:价值引领是体育人才之魂

评判逻辑是一种以目标作为导向、以标准规范行为的思维方式,其内涵在于对照已确立的目标要求,依据大众认可的评价标准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并以此评价标准引导事物的发展方向。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体育人才培养必须回答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体育人才是高校体育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体育教育是培养过程,体育人才是培养成果。体育人才质量是否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是衡量体育教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体育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而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精湛的体育专业技能、敏锐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爱国爱党、无私奉献、拼搏奋进、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优秀品质。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育人、选人、用人的价值标准。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认为:“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则无法弥补。”[6]

要实现体育强国梦,就需要培养大批的高层次体育人才。体育人才的培养除了要达成更高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也必须制定正确的思想道德目标、素质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的“最大公约数”,是思想的“压舱石”,是价值的“定盘星”,是教育的“方向盘”,是社会主义体育人才素质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体育人才的道德标准,同时提升了体育人才的道德素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要求体育人才要为国争光、站稳立场、崇尚科学、健康第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要求体育人才要全面发展、健全人格、维护正义、遵纪守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层面要求体育人才要爱国爱党、顽强拼搏、守正笃实、团结友爱。

2 价值意蕴

2.1 使命担当:培养社会主义体育人才

习近平[7]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大学生是中国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中坚力量和人才资源。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展成熟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索形成期,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如同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不可或缺。高校体育不仅要通过技能传授、方法掌握、习惯养成等途径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要通过调节情绪、调整心态、体验乐趣、外部激励、团队合作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真正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人才。近年来,在“健康中国”政策的指导下以及“体育强国”工程的推动下,高校体育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然而,现实的体育教学往往难以兼顾专业训练和思想教育,且存在明显的偏重。如,教学设计重“形式目标”轻“实质评价”。体育课教学设计都设置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和素质目标,但大部分教学设计缺乏思想目标和素质目标对应的教学环节。课程考核评价构成也缺乏对思想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具体考核标准。再如,教学过程重“技能传授”轻“道德教育”。有些体育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动作要领示范、体能训练测试,认为增强身体素质和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最终目标,忽视体育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愉悦自我、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尊重规则、启迪人生等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作用。又如,教学成果重“成绩荣誉”轻“成长积累”。体育课的教学成果多体现为参加体育竞赛所得的优异成绩和各级荣誉称号,有的为取胜甚至采取过度训练、放弃学业、虚报信息、服用违禁药品等偏激方式,忽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成长体验和经验积累。总的来说,高校体育目前存在的“偏重”现象主要源于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教育边缘化、人文精神培养弱化。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体育,强化社会主义办学的教育使命担当,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协同育人:提炼体育课程思政元素

习近平[8]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到,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9]。目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探索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育人的核心都在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体育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结合点,是体育课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的生长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强调,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10]。体育精神是体育实践的精神升华,它是超越国界、不分种族的,具有“勇敢挑战、拼搏奋进、公平竞争、热爱生命”等多重内涵。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中国五千多年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结晶,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中华体育精神所蕴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义利兼顾的伦理原则,是源于整体主义的儒家价值观。这些精神品质极大地增强了大众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了爱国热情,唤醒了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以“爱国、奉献、团结、拼搏”为主要内涵的中华体育精神激励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树立民族自信,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体育精神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从“乒乓精神”“女排精神”,再到以刘翔、李娜、张伟丽为代表的新生代体育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敢闯敢拼精神”等等。这些宝贵的体育精神资源提炼自振奋人心的体育名人故事,极大地鼓舞了各行各业的人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迎难而上、踏实求新,深刻诠释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3 文化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方面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沉淀的有机统一体。目前,学界基本认同体育文化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形态文化等,体现着内在价值系统和外在行为模式的统一,本身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11]。民族性是体育文化的个性,集中体现实践主体的体育文化价值。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由中华民族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特有的社会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生长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信仰、行为习性等多种社会存在形态,诠释着中华民族追求身体和精神高度契合的实践理念。从适应族群环境的角度看,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区域地势差异大,表现为北冷南热、平原暖高原冷、沿海湿和内陆干等的气候特征,历经所在区域族群的生存适应和世代繁衍,塑造出风格迥异的运动类型,形成了不同地理格局的族群技艺和文化特质。如满族为适应北方寒冷而创设“冰嬉”运动,而傣族为适应热带雨林的湿热而举办“划龙舟”等水上运动。从建构乡土风俗的角度看,人类社会每个不同阶段的文化都表现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人类在特定生活方式中所创造的价值、信仰、制度、行为等社会表象的统一体。费孝通[12]在乡土研究中强调“文化自觉”的观点,实则是强调中国文化的自主性。乡土社会是依赖血亲、耕作、传统体育活动等建构的社会关系,村民们共同接受这个“乡土社会”的乡规民约、价值审美、风土人情等社会因素的同一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其中既是族群情感维系的纽带,也是本土关系互动的桥梁,同时在乡土社会需求中得以保存和延续。从内守精神信仰的角度看,早期的宗教仪式中,人类主要通过身体活动表达“敬畏神灵”的宗教情感,而这种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经过历史演变和文明洗礼,其内涵更为翔实、形式更为多样、功能更为丰富。比如,为了表达对神灵的虔诚,人们常把某种动物或者植物作为神灵的化身,有的还被视作氏族图腾,并在祭拜仪式中增添了体育元素和休闲功能,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舞龙醒狮、赛龙舟、放风筝、游蛇灯、猴鼓舞等逐渐成为民间体育。人们通过这些民间体育活动形成了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文化共同体,其中所形成的从“敬畏自然”到“融入自然”的精神信仰也深化了人与体育的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不是一种已经凝结成型的“实体”,而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1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挖掘、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遵循,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民族基因激发爱国情怀、以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以民族特色推动中华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3 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既是理论发展的内在之义,也是实践育人的必然要求,根据体育课程的教学特点和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条件等存在不同的实践方式,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体现育人的整体性、有机性和隐性。具体来看,可以从课程融入、竞赛引导以及文化熏陶3种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3.1 课程融入: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课程的顶层设计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体育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美国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14]所提出的“课程融入”(curriculum infusion)概念,即把新的课程内容或课程理念融入原有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并对学生产生作用。从体育课程教学的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渗透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首先必须要融入体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以顶层设计为统领,层层落实,环环相扣。体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主要载体是体育课程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融入到标准的各个方面。在课程目标设定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列入各门体育课程的思想道德目标,明确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强调立德树人是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课程内容统整方面,这里的“统整”是指作为课程研究热点的“课程统整”(curriculum integration),其基本内涵是基于特定的逻辑或原则将新的课程要素与现有课程有机结合,将课程要素横向联系,增强课程学习的意义性和应用度[15]。基于“课程统整”的思路,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建立适当的联结:运用“故事模式”创设情境,以体育名人奋斗历程为导入,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故事要素和情节中,启发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深度思考,自觉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运用“实在模式”提出议题,根据社会热点提炼体育话题,比如“中国竞技体育是否仍需‘举国体制’”,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关系,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意义。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如果把体育课程目标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一般将思想道德目标和素质目标作为隐性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隐性目标”,更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强化目标的落实。根据体育课程特点,应分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两部分设计教学环节。体育理论的教学设计注重意识培养、情感认同,可以通过讲解体育项目规则培育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比赛培养爱国情怀以及敬业拼搏、艰苦朴素的精神。体育实践的教学设计注重亲身体验、习惯养成,可以通过分组训练竞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训练模式培养互助友爱精神,通过能力升级考评的方式培养自我突破、勇攀高峰的精神,通过运动打卡游戏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体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更希望获得形成性的过程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是一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思想教育。因此,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的“重心”应该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通过“过程”的关注促进“结果”的提升、引导“结果”的方向。根据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考核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理论课表现评价、实践课表现评价、课外活动跟踪评价和体育测试评价,对学生参与课堂的分组竞赛、随堂测试以及日常运动打卡、课外参赛等表现具体指标进行分等级量化,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体育课程的平时成绩,从而引导学生在体育中认识自我、享受成长,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3.2 竞赛引导:运用体育竞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人类的身体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着巨大的、无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受到人性的毁灭欲和创造欲的交叉驱使,既可能诞生创造也可能导致毁灭。为了避免引发战争式的毁灭,人类以竞赛的方式引导、升华身体的力量。体育竞赛通过体育能力比拼的形式,以实现身体的激发、超越、成全以及思想的引导、培育、外化。随着人们对体育竞赛关注度的提高,体育竞赛不仅是竞赛个人展示能力、锤炼意志、增长智慧和塑造个性的竞技舞台,还成为引导社会大众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规则意识、责任担当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平台。那么,高校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体育竞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体育竞赛范围的角度,以体育课为基点,可以统分为课内竞赛和课外竞赛。体育课内竞赛主要由体育教师设计和组织,通常的形式是分组竞赛,其特点是组织形式灵活、训练目的明确、竞赛氛围轻松。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课内竞赛培养勇敢尝试、团结友善、乐观豁达、自信自爱等性格品质。课外体育竞赛的级别和分类都比较多,高级别、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的特点是规则严格细致、组织管理规范、竞争压力较大。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体育竞赛培养奋勇拼搏、超越自我、公平竞争、集体主义精神等思想品质。从体育竞赛涉及群体的角度,主要分为志愿者、学生裁判和运动员3类群体。体育竞赛的志愿者大多是高校学生,体育竞赛的志愿者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社会认识,促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校内体育竞赛大多由老师负责指导和管理,由学生担任具体执裁工作。学生通过担任竞赛裁判工作,不但能够灵活应用比赛规则,而且深入理解“平等、公正、诚信、敬业”的实践要求,特别是处理争议时培养冷静应变、坚决果断的优良素质。学生作为体育竞赛的运动员,在竞赛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以及自我超越、敢闯敢拼、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品质。从体育竞赛过程的角度,可以分为备赛、比赛、颁奖和赛后4个环节。学生在漫长平淡的备赛过程中培养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培养积极进取、挑战自我、文明友善的品格;通过激动人心的颁奖仪式激发对荣誉的向往,从而进行成败归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胜负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体育竞赛结束后坚持训练,养成运动习惯,从而培养坚韧不拔、勤奋刻苦、自觉自为、积极乐观、崇尚自由的品格。

3.3 文化熏陶: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延续的血脉基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价值理念、道德修养、理想信仰的丰富内涵,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深刻关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文化资源和理论支撑。具体来说,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以“仁爱”为核心,以“爱国爱民”为首位。武术作为传统体育的代表,讲究“点到为止”,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其武德最早记载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许多习武之人以“强健身体,保家卫国”为首要的、终极的目标,在国家危难之际,习武之人大多惯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往往选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将“仁爱”之心转化为大无畏的爱国之行,如抗击匈奴的霍去病、抗金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爱国武术宗师霍元甲和叶问等等。这些武术英雄的爱国事迹和民族精神能够唤醒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报国志向。在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是“和”,根源于“和合”思想,表现为“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的思维取向。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体育文化形态,讲究开合有序、刚柔并济。大学生通过习练太极拳,使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并内化为热爱和平、善良谦虚、宽容大度、相互尊重、关爱他人的性格品质,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谐。在个人修养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仁德”“礼让”。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武术最重要的是礼节,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武术“抱拳礼”具有尚武崇德、以武会友、团结奋进、虚心求教的精神内涵,既是一种理想武术人格的模式,也为习武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目标和典范。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实载体,是新时代高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术、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研究度、大众认知度、社会应用度比较高,民俗民间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仍需进一步深挖和发展。高校应立足本校条件、结合地方特色、面向社会服务,发展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生动有趣、健康快乐、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体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