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管理探讨
2021-11-22河北省儿童医院徐晓静
文/河北省儿童医院 徐晓静
医院图书馆是医学信息的传播中心,为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医学信息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其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人员素养不高、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其建设效率和质量降低。本文从信息化图书管理的原因及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不断提高医院的图书管理水平,增强其综合实力。
一、对医院图书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1.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如医院图书馆在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与传统管理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图书存储方式发生改变,传统图书主要是通过纸质书目储存,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人们在查找书目时也不方便,还会增加图书资源遗失的概率。而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医院图书馆,其储存内容主要通过数字代码的形式放置于光盘、储存库中,方便了查阅工作,提高了图书信息准确性、完整性,有助于医院图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2.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的进步带动了科技水平的提升,当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医院图书信息化管理提出要求时,科技进步成了医院的关键支持力量。通过对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图书管理、资源查找等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只需要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管理、查阅,从而为医院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医院图书馆也可借助数字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促进图书管理工作向数字化、共享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不同媒体的融合,即集视、听、触等为一体,包含纸质图书、电视、网络、手机和各种阅读终端等,及时、多角度地获得信息体验,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3.人们信息意识的提高。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网络信息化技术的看法和认识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人们也积极应用手机、电脑等信息传输终端来看待或处理问题。如果医院的图书管理工作过于传统,没有积极创新与改变,仍是按照原来的纸质存储、人工查阅等方式,便会影响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当医院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不合理时,便会使图书管理方式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制约,员工缺少先进的工具学习,学习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医院综合实力的增强。
(二)内在因素。1.医院的图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1)医院图书的利用率并不高。许多医院图书馆的藏书体系较庞大且完善,图书资源丰富,但还延续着传统图书管理体系和方式,导致员工在借书、还书时程序较为复杂,在数量较大的图书馆中精准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并不容易。这就导致员工对图书借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导致优秀书籍放于图书馆,无法得到充分利用。(2)医院对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医院过于注重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却忽略了与设备相关的书籍引进;一些医院虽藏有较多的医学书籍,但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无法给员工提供便利,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3)医院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由于医院不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定时培训工作,且忽略了人才的引进,导致图书管理人员不能对信息化技术、平台等应用自如,当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同时,一些图书管理人员学习信息化技术的主动性不强,管理思想落后,不利于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2.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巨大。(1)通过加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储存的多元化,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传统的纸质图书储存方式不仅增加了资源丢失、缺失等风险,还可能损害到图书清晰度,影响其完整性,同时也需要医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证纸质图书整理、分装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图书资源的储存方式可以摆脱传统纸质储存的限制,通过现代化方式进行储存,这也是一种对图书资源的保护。(2)能够促进医院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平台可以帮助员工在网上进行阅读、资料查找等,使图书馆的藏书发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3)为医院节省成本。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增加图书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的成本投入量,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为医院创造更大的效益。
二、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图书管理的措施与途径
(一)不断完善信息化图书管理的相关制度,构建深化医院图书管理系统。为了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图书管理制度,必须从自身发展情况和行业需求出发来健全管理制度,并充分参考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同时,医院要根据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相关制度内容,及时补充新内容,不断提高信息管理制度的可靠性、合理性,图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能够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医院也需要积极利用计算机及大数据技术,构建合理的图书管理系统,不断深化医院图书资源的借阅、下载、共享等功能,使该系统处于高效运转状态。同时,医院要加大对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的界面规范设置,突出人性化特征,且设置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源检索导航,方便快速检索资源,不断满足医院员工的个性化图书资源需求。
(二)整合图书资源,构建区域图书共享库。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医院需要立足于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对图书馆中各类图书资源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整合与储存,避免因资源重合、图书闲置等问题,给医院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从而有助于医院图书资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同时也能够帮助医院有效控制图书管理成本。医院需要根据图书资源的整合情况、互联网技术等,构建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源共享库,深化对图书资源的分类、查询、阅读等环节,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交流效率。而在此过程中,医院也需要根据图书资源共享情况,不断深化图书资源共享库,使医院图书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帮助其实现图书资源信息化管理战略目标。
(三)加大资金投入量。资金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其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程度,医院必须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为图书管理工作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人才,从而促进该工作的高效进行,也能够加强医院管理者和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首先,医院需为图书馆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相关配套技术,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安全系数,增强对病毒等抵御能力,有效减少资源泄露风险的发生。其次,医院要重视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工作,加大考核力度,不断激发其积极性。同时,可以实行奖惩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或惩罚,使其端正工作态度,从而为信息化图书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强化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多元化、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医院在不断探索、研究、时间的过程中完善,对于员工、资金等的要求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生改变。但在实现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医院图书馆联合社会及其他医院等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信息资源交流,不断完善图书馆程序,构建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源保障体系。
三、结语
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对医院图书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有时代发展的需求、科技的进步、传统图书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等。目前,医院管理者须加强对信息化图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完善相关信息化管理制度、图书资源管理库等,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同时医院也需要加大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量,不断引进新设备和人才,以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