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新理念初探

2021-11-22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巍恒

办公室业务 2021年7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图书馆

文/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 巍恒

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表现出新的功能,而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一、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图书馆文献的流通量也不断加大。因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文献资料可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在,学生还能够借助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快速调阅大量相关文献,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料信息的流通量也会随之增加。其次,读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图书馆是高校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中包含了大量与学生专业课程相关书籍,在日常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存有疑问,一方面可以向教师请教,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而且,在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搜索及学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备与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学生知识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工作更加智能化,在阅读实践中,高校学生对图书的选择空间更加广阔,与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活动相比,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图书阅读效率更高,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还能够满足高校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所以读者的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再者,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有利于图书馆读者服务效率的提升。在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服务中,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出现在图书馆时,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会瞬间增加,为学生服务的效率也会随之降低。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工作信息,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服务效率,工作出现失误的几率也会相对降低。

二、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初探

(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自助借还系统的设立是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重要体现,借助这一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效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中引入了这一系统,但是在系统的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会出现漏借、错借的情况,因为系统功能的不完善,导致自助借还系统无法对操作台上的图书数量进行准确识别,如果学生同时借阅多本书籍而且在操作台上叠放在一起,则很容易出现系统漏记的情况。这一情况,会因为学生没有按退出键而出现,因为学生操作上的疏忽,如果系统没有执行退出的命令,则意味着学生的借阅手续并为完结,那么后一名借阅者所借阅的书籍很容易被认为是前一名借阅者的书籍,因此而引发错借。又如,存在图书拒借、拒还的情况。在自助借还系统的运作中,如果学生借阅账户出现欠款或出现逾期未还的图书,那么系统会显示学生的证件异常,因此出现拒借、拒还。再如,由于一些高校的图书自助借还系统还不够完善,导致系统的识别能力相对较低,学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即使图书出现了破损、污损、撕页等情况,系统也无法进行识别,这并不利于图书资源的保护。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在高校图书服务中的实际作用,高校在引入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后还要在技术公司的帮助下不断完善系统升级。比如,系统提示功能的完善。通过系统必要的提示,确保学生图书借阅流程的完善,谨防漏借、错借等情况的出现。通过缴费提示,促使学生及时续费,谨防拒借、拒还情况的出现。而且要通过系统识别功能的完善,促使系统能够更好地识别受到破损、污损的图书,并做好信息反馈,管理员可以找到相关使用者并要求其进行赔偿,通过这一系统的完善,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效率。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在日常管理中还要做好自助借还系统的功能维护,比如联系技术员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针对出现异常的程序进行及时修复,以此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不断提升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质量。

(二)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功能。在信息时代,为了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质量,高校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功能。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可以建立起图书馆云服务中心,以此不断提升图书资源信息的共享效果,云服务中心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身份认证、图书检索服务、信息资源调度服务等。其次,可以建立并不断完善SaaS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设立和完善,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主要表现在咨询服务、学位论文服务、文库加工服务等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图书馆还应该根据本校学生阅读活动的实际需求进行新型网络服务功能的开发。对于高校而言,也应该针对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资金支持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而且在系统服务功能完善过程中,还可以广泛搜集学生的意见,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汇总,重点罗列出学生的共性需求,并在多方努力下进行图书馆新型网络服务功能的开发,以此不断提升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质量。

(三)加强图书资源数据库建设。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系统的运作需要图书资源数据的有效支撑,因此为了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图书数据资源库建设。在数据库建设中,首先,确保数据库图书资源信息的完善性,这是确保读者阅读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阅读作为学习支撑,而且在阅读中会寻找多个方面的资料信息,这就要求院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信息必须具备丰富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同的院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资源信息共享为学生提升阅读服务。其次,要做好图书资源信息的科学分类,这是学生进行图书信息检索的重要基础,分类时通常需要选定相应的分类依据,比如以专业、年级、学科等为依据进行系统分类,学生在检索时只需要在系统输入关键词则能够了解到相关图书信息。但是,为了确保本校图书馆资源数据库的稳定运行,学校需要对数据库的信息图书信息进行定期更新,而在数据库系统的建设阶段,要严格限制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权限,减少外部因素对数据库系统的干扰,确保其稳定运行。

(四)做好外部保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外部保障工作的重点则是做好人员管理,学校图书馆新型管理模式的建立,则意味着对管理员有了新的要求,为此,高校要能够对这一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在具体的实施中,要能够围绕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建立起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围绕新形势下图书馆读者服务要求,及时剔除传统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内容,并增加新的制度条例,以此完成管理制度的更新。在更新完成的管理制度中,需要对本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定位,使管理人员重视,并树立起新的管理理念,自主更新工作方式。在管理制度建设中,还应该注重责任制的完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图书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对现有的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不同的工作人员承担不同的责任,使其按工作要求严格实施岗位工作。一旦出现工作失误,也可以进行明确的责任追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意识。另外,图书馆要从宏观管理层面出发制定监管制度,借助这一制度,对图书管理员工作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使其及时发现自身工作存在的缺失,并在相应的督促下予以改进,以此确保工作质量。

三、结语

总的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升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图书馆要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及要求,始终围绕读者服务工作目标,对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力争借助现代科技不断提升图书馆建设效果,并不断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信息时代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