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与创新

2021-11-22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张亚男

办公室业务 2021年7期
关键词:科学化原则事业单位

文/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 张亚男

档案管理包含复杂的内容,就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来说,就包括了信息的记录、档案的创建、档案的调动等方面,尤其是员工的人事档案更需要转换为文字形式,使后续的信息整理和查阅更加便捷。所以,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必须做到规范,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应该聘用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员,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升级。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表现出来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离不开档案管理,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则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初步研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复杂且艰巨,因为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接不同的行业,而行业间的档案材料又有着极大的差异,一旦分类出现,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整理。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尤其要拓展知识视野,对各个行业的档案材料熟记于心,最大化降低档案材料分类出错。随着科技的发展,事业单位不再使用纸质的人事材料,而是选用便捷高效的电子档案,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档案虽然更加便捷,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电脑崩溃,那么电脑中的档案材料也会一起消失。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十分重要,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实施中的原则

要想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差异性原则、权益兼顾原则和动静结合原则,只有严格贯彻三大管理原则,才能保证档案管理行为是合理的,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档案管理强调的是差异性原则。档案管理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分类角度上,即根据档案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分类后的档案需要标记不同的名称,其目的是便于后续材料的查找。科学化的档案管理为材料的查找带来了便捷,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如果档案管理杂乱无章,其在查找资料时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档案管理不可忽视差异性原则,尽可能做到档案内容的分门别类。

(二)档案管理要求的是权益兼顾的原则。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必须以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为基础,而管理制度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干部的职能因素,而不是随意管理。例如,行政事业单位有的明确职能分工,其相关的领导进行档案管理时只能执行其特定的管理任务,例如档案目标的确定、管理任务的分配、管理效果的评价等,尽可能做到明确权利。另外,档案管理还需要保护管理人员的权益,否则将极大程度上降低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抑制事业单位的发展。鉴于此,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权益兼顾原则,即我们所谓的职责和权益一起抓。

(三)档案管理必须做到动静结合的原则。企业重视的是提升经济效益,要求的是实现持续性发展目标。为此,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不但调整档案管理计划,尤其要做到动静结合。当前来说,全球化经济模式越来越显著,国际间的交流非常频繁,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进行改革,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其中的“静”指的就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而“动”则代表着国外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只有实现动静结合,才能做到事业单位档案的科学化管理。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面临的窘境

初步研究发现,我国重视档案管理的研究,并引进了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可谓是发展迅速。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仍问题重重,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可能实现有效改革。

(一)档案资源的数据安全无法保障。信息化档案管理将档案信息上传至网络,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数据安全问题,例如,档案信息的泄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合理的保密机构,数据的上传工作由普通的档案管理人员担任,其对数据的安全性并不了解,并未签署数据安全协议,再加上数据上传任务重,最终引发了安全问题。另外,部分不法分子为了高额的利益,不惜冒险攻击网络档案资源,这也就给档案的安全性带来了危机。

(二)档案管理表现为信息化程度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绝大多数单位不重视档案管理,未实现档案管理与先进科技的融合,而是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表现为档案管理方式单一,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虽然部分企业将计算机引入了档案管理中,但缺少合理的管理人员,致使档案管理系统长时间不更新,甚至说不懂得如何进行信息更新,此时的电子档案成了摆设,等需要查找资料时,电子档案并未起到帮助,管理人员仍需去翻阅纸质档案。

(三)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制度的研究时间较短,部分企业仍在使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并未了解科学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更谈不上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另外,事业单位重视的是社会服务,渐渐忽视了档案管理价值,久而久之档案管理工作成了虚设。正是由于这种片面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致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不断下降,影响工作效率。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要想实现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就必须具备充足的优秀人才。换句话说,档案管理工作沉重且烦琐,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尤其是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档案管理。一般来说,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往往会涉及广阔的知识范围,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做的是积累管理经验,尽可能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另外,档案管理工作表现出了极强的枯燥性和单调性,为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稳重的心态、适应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档案管理中去。由此可见,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极高,而目前档案管理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足、综合能力较差的问题,降低了档案管理效率。

(五)无法实现档案管理利用率的提高。当前来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采用的纸质模式,如果从中查找某一材料,就需要查看全部材料,极大浪费了管理人员的时间,降低档案管理效率。另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严重的闭塞性,各个部门不交流,处于孤立状态,使得事业单位档案利用率难以提高。

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革新措施

鉴于前文指出的档案管理困境,作者提出了有效的革新策略,详细有以下五点:

(一)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档案数据的安全性。为了最大化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相关部门还成立了保密机构,其具有单独的保管空间,进出人员都需要提交申请,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另外,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也需要签署协议,一旦发生档案信息的泄漏事件,可直接追究责任人,如此一来,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会有较大程度的转变。

(二)实现档案管理与先进科技的融合。信息化建设是单位档案管理的核心,当前需要做的是实现档案管理与先进科技的融合,并安排专人进行档案信息的及时更新。另外,还需要聘请优秀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新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理念,确保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档案资源管理制度。要想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就必须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其目的是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其全身心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去。档案管理制度包含复杂的内容,其大致可分为五部分:第一是资料的收集;第二是资料的整理;第三是资料的分类;第四是资料的保密;第五是资料的审核。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档案管理人员被视为档案管理的核心,应该提高其管理水平。对于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其融入了多种先进的科技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但是,档案管理往往重视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懂得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使用流程,为此,事业单位需要组织合理的培训计划,让更多的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为后续事业单位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五)改善档案管理的利用率。要想解决档案管理的利用率问题,就需要从两个角度开展: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大数据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还应当加速,将已经完成数字化的档案资源合理纳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以推进大数据档案信息资源平台的深入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事业单位的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而当前的档案管理模式并不客观,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鉴于此,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实现了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保障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未来的时间里,档案管理仍将继续发展,尤其要做到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培养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科学化原则事业单位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