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建议探寻
2021-11-22乔红荣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处
乔红荣 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处
引言
经济作为基础结构,城市建设作为上层建筑,两者相互支撑,互相衬托。财政税收作为我国财政税收的额主要来源,为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进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财政税收数额庞大,关系到经济、社会、民生等各行各业,因此,加强财政税收管理,是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决策。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方财政税收管理还存在诸多弊端,所以要加大力度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提升财政税收管理水平,助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财政税收的基本概念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期间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保障其处于稳定快速发展状态。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加快,使得财政税收体制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尽管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税收政策经过了多次改革,各项税收制度愈发完善,但新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城市税收管理中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税收作为国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对传统的税收政策和难以满足当前要求的税收制度进行转型升级,从而优化财政支出体制,提升财政支出的规范度,提高税收利用率,进而加大对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的资金投入,提高市政服务水平,同时维持财政纳税支出或税款支出的平衡。
二、城市建设中财政税收管理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财政税收管理制度优化
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经济体制作为保障,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相应随之应变,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财政税收管理制度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也在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分税制”的执行,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政府财税管理能力提升
政府作为财政税收管理的主体,加强自身的管理职能,科学统筹规划,分项充分使用,才能大力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促进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政府设立税务机构,通过专业团队管理财政税收,能够保障财政税收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财政税收管理能力提升,能够有效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二、三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减税优惠政策,提高第三产业的所占比例,最大程度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政府财务税收政策灵活
城市建设涉及众多公共场所、民生保障、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充足的财政税收作为资金保障,政府可以结合土地、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灵活应用财务税收政策,从而借助政策效应,完善公共设施的建设,引导城市化建设的方向。[1]
三、城市建设中财政税收管理的实施现状
财政税收是市场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是社会主义目标实现中构建更多公平和调节贫富差距而建立发展的基础性税收。尽管税收政策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但是现代税收也体现出了较高的公正性和时代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现代税收的最本质解释。因此,财政税收在城市建设中的布局非常宽泛,包括城市教育、医疗、公共卫生、民生、科学、文化等都与税收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税收,既保障我国财政的增长,又可以使利益分配更加均衡。但是我国当前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税收法律制度、规范不够细化
关于税收我国有制定明确的法规政策,也就是税法,且税法具有开放性和公开性,各项相关的税收政策也是公开的。但是,在实际的税收管理中仍然会出现财政税收管理的力量被地方管理的力量压制的现象。从税收法律法规的角度来寻找原因,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颁布的关于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律少之又少,但是相关法规却又很多。因为税收法律过于简单,其约束范围也不是很全面,尤其是中央与地方在划分管理权限时往往是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的。这自然就给地方税收局提供了自由发挥空间,从而导致税收管理不规范。因为只依靠法规、条例的规定来定义实施权限,会导致税收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法制性。
(二)管理模式重叠不明晰
多年来财政税收管理属于地方管理和垂直管理双重管理模式,而随之国家机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权限不断下放,地方管理的权重不断增大,相应的,地方财政税收管理机构框架和管理人员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很多财税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够,个人专业能力提升不明显,严重影响了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高效的财政税收管理工作,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很多地方财政收入有限,无法保证资金支持充足到位,造成财政税收管理工作滞后。[2]
(三)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财政税收资金的使用质量和效率,最大的保障来源于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当前,很多地方虽然充分认识到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在财政税收资金的审批、核算和使用结果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监督方法,但是监督力度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差甚远,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审计采取事后监督为主的方式,无法完全实现对资金使用过程的全程动态监控。
(四)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理想
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要从根源抓起,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财政税收物尽其用,最大程度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对财政税收的预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包含的业务范围过窄,在持续的资金供给过程中出现被挪用现象,无法安发挥预算规划中的最大价值。同时,预算的合理性也有待提升,一旦财政税收的使用不合理,出现浪费等现象,不仅阻碍城市建设的发展,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纳税人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五)财政税收管理公开化不足
税收本身具有强制性和公开性的特征,税收政策与税收管理应该让纳税人感到税收的公正性和开放性,这样才能够让纳税主体主动缴纳税款,少做偷税行为,同时也便于税收管理者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纵观当前大多地市的税收管理公开程度并未较之前有明显进步,民主管理机制也尚未形成。而财政公开化不足,缺乏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税收管理就更难于获得民众的信任。缺乏民众监督的财政税收也更容易造成资金的使用不当。
(六)财政税收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财政税收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织支撑。其财政税收资金在城市发展的多个方面都起着较大作用,对财政税收资金的分配和利用关系到政府部门的权、责分配及财政税收体制的实时改革内容。例如,关于财政税收体制我国近年来有做出部分改革措施,一些地市财税局在进行财政资金的管理时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落实。比较常见的现象如受新的财政税收体制影响,一些地市财政税收工作逐渐开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收支两条线”的本质内涵是将行政事业性收费与罚没收入实施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很多财税局只是将收入和支出资金分开拨付,其实质是收入与支出一条线的运营。因为缺少对税收资金的合理规划,导致税收资金的使用效率被降低。[3]
(七)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城市财政税收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一线人员和监管人员两种。当监管人员的工作不到位时,会造成税款征收进度拖沓以及征收过程中问题频发,甚至出现税款被私自挪用的现象。而一线人员的综合能力不足,体现在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当一线人员开展税款征收工作时,如果态度不够和善,极易造成纳税者的不满,导致税款征收工作停滞不前,严重时会导致两者之间产生矛盾,使城市财政税收管理部门的形象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一线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会在管理部门内部相互传染,使税款征收进度变慢。
四、城市建设中财政税收管理的完善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财政税收管理制度体系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财政税收的价值,就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政税收管理制度体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通过调整和优化税收政策,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成长值较大的企业向更大的空间发展。为了科学解决重复缴税问题,减轻企业负担,要合理调整营业税与所得税的纳税范围,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纳税比例,从而保证纳税企业的缴税热情。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以往重税收轻管理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及时转变,减少人为操控的弹性空间,注重通过相关法律,为工作人员提供行为指南,也进一步提升财税管理的规范性。
(二)强化财政税收监督工作力度
加强度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力度,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对缴税行为的监督,另一方面对财政税收资金使用的监督。税务部门作为专业的税收管理机构,要安排专业人员投入到纳税监督工作中,不定期抽查企业的账务情况,避免企业为了偷税、漏税、少纳税等,制造假账。同时,税务部门要联合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税收与征信进行挂钩,最大程度控制国家税收的流失,有效保障城市建设的经济来源。
财政税收的使用率关系到城市建设的质量,为了保证财政税收使用充分,就要深入改革财税管理制度,提升财税管理能力,高效融合财税所有资源。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涵盖财政税收的虽有资金,明确各项途径的数额,做到明晰、透明。在财税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充分整合,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中,为城市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财税资金使用监督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主体领导的作用,全局统筹,加强各部门的协作,相互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形成良好的监督合力,有效提升财税资金的使用率。
(三)积极高效进行财政预算工作
财政税收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在于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扩大财政预算的范围,城市建设作为财政税收使用的主要部分之一,包含的内容众多,为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要明确城市建设的各项活动、活动的具体内容,所需要的资金估算等,减少后续不必要的开支,将更多的财税资金用于城市建设的质量提升上。另一方面政府要立足当地情况,结合市场经济要求,加大财政税收预算改革,提高财政税收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也能进一步推动税收工作的进一步优化,为下一步的城市建设奠定良好的财税职能基础。[4]
(四)明确规定财政收支范围
政府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平衡税收和发展的关系,明确财政税收管理的范围,并合理分配财政税收资源,保证在城市建设中的投入,注意区域间均衡化发展,合理优化分配资源。财政税收等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严格落实税收政策,合理划分垂直和地方的管线范围,将各自的工作履职到位。同时,建立财政税收专业人才库,稳定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吸纳高精尖专业人才,为地方财政税收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加强对财政税收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为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储备不断“充电”,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财税管理水平。另外,建立完善的财税考核机制,按照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奖罚分明的政策,对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对表现懈怠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激励工作人员自觉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
(五)探索应用“互联网+数据共享”税收管理新模式
进入大数据时代,就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财政税收金额庞大,城市建设项目庞杂,为了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就要充分应用“互联网+数据共享”的税收管理模式,全面覆盖“三方数据”信息,包括税收征管情况、风险应对能力和综合风险管理等,从而通过数据分析财政税收的征管情况,预测财税服务的方向,有效评估财税征管的风险,从而为财政税收管工作提供全面详细的数据参考,有效保障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构件城市建设风险模型,融入第三方数据信息,通过对比发现城市建设中应用财政税收的问题,为防控财税风险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对出现的差异化数据,要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明确各项差异化数据,从而提升风险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六)规范和改善税收资金分配
如果可以对财政税收的管理体制进行合理改革和完善,并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财政税收的增加。而对财政税收所得的资源、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够提升财政税收的资金使用效益。首先,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税收管理体系,将财政税收的全部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中,然后对财政税收资金进行整合,遵照不同的城市发展需求,科学配置税收资金。税收资金的分配中应注重对农村的政策倾斜,然后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在财政税收资金的分配使用过程中,必然是需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相互合作及相互监督的,如此才能将税收管理的优势展现和回报给社会。
(七)开展系统化培训
通过开展系统化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一线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深刻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税收工作的具体范围和相关职责,从根源上提升城市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一线人员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还能避免私自挪用资金的现象,为后续的资金使用工作做好铺垫。另外,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可以增强监管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常管理中能够及时发现一线人员在税收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并根据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升城市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为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是提高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工程,而财政税收是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财政税收的管理谁批评,就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加强财政税收管理势在必行。高效的财政税收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而且还能有效防治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循环。但是很多地区财政税收管理不理想,存在诸多漏洞和弊端,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完善税收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提升资金使用率、提高预算科学性、应用“互联网+”模式等,有效解决财政税收管理的问题,为城市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