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1-11-22方青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港分行
方青霞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港分行
普惠金融主要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为各个阶层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机会平等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创新,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及群体主要包括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以及小微企业、乡镇企业。因此,普惠金融也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托。要做到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最基本的就是建立协同发展的新样式,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政府与农业经济体之间的协调作用,着力解决普惠金融工作实施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创设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环境,实现普惠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需求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一、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缺乏对金融知识的了解
在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阻力,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文化与知识水平的差异。在乡村地区,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乡村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尤为匮乏,他们对于信贷、保险等的金融产品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很多农民都把信贷这一类的金融服务产品与商业借贷、政府救济补贴相混淆,甚至还有部分农民把金融信贷与高利贷挂钩,认为只要是信贷产品就意味着需要偿还大量的利息。另外,在针对一部分保险类的金融产品时,由于对保险的性质了解不够全面,单纯地认为只要购买了金融保险,无论遭遇什么样的风险都可以接受赔偿,使得后续出现很多的矛盾纠纷,影响普惠金融产品的推广,进而成为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阻碍。
(二)金融机构服务成本偏高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其实施主体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乡村,其交通、通讯以及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落后,要想实现普惠金融的全覆盖,就需要金融机构深入到乡村去提供服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是明显偏高的。本身乡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就呈现出分散化、小额化的特征,再加上缺乏网络通信的支持,导致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成本、交通成本、监管成本都是成倍增加的,这些多出来的成本都会反映在具体的金融服务上,而大多数农民不会接受高成本的金融服务,因此,也就不利于实现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三)普惠金融信用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还存在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在利用普惠金融给予乡村产业以资金支持的过程中,其形式是比较单一的,不能够满足多层次的农村发展需求。尤其是在信贷业务办理这个方面,不仅额度比较低,并且认证和审核的标准比较僵硬和死板,没有灵活地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状况和信用等级情况来进行综合的评定和额度调整。同时也缺乏一些适应绿色产业发展的绿色信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导致农民可选择面比较狭窄,也就难以充分地发挥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
(四)金融风险问题突出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不可忽略其中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主要就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面临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时,农作物减产会直接导致农民收入的下降,使农民不具备信贷偿还的能力。二是在市场价格机制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容易产生大幅度的波动,而农业生产及经营主体由于缺乏市场经验,有可能会盲目地扩大或者是减少种植面积,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问题,这也是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需要考量的重点问题。三是应对有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相匹配的补偿机制、担保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金融机构存在资金回收难度大、处置变现困难等的问题。
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
(一)扩大宣传,重视党建引领
要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推动作用,首先就要破除在思想认知层面存在的阻力和障碍,不断扩大普惠金融宣传力度,让农民能够更多地了解普惠金融政策,扩充金融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重视党建引领。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党的领导是核心,同样的要发挥普惠金融的助力作用,以党建工作为基础,以党建宣传为窗口,创建以县委领导、村镇参与、金融机构配合的金融宣传体系,建立县级、乡镇以及村级三级宣传部门,成立专门的普惠金融宣传和实施领导小组,深入到农村,开展金融宣传工作,把政策讲解透彻,把金融服务宣传到位,让农民对普惠金融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宣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典型案例让农民朋友感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且要增加有关征信内容的宣传,让广大农民正确地认识金融信贷,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更要遵纪守法,不要违反信贷合同的规定。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接受度,从而真正地让普惠金融适用且服务于乡村振兴。
(二)加强服务,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站点
在推动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着力解决金融机构服务成本偏高的问题,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网络,为了给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可以在乡村地区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包括物理网点、自助式银行以及普惠金融服务站点,给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普惠金融咨询服务,并且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对于普惠金融服务站点的建设,要依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来进行详细的计划,对于人口密集的乡村地区,除了要建立县域服务站点之外,还要在乡镇上设立分站点。同时提供相应服务的金融机构要与各服务站的管理员签订协议,明确服务站工作人员的考核与奖惩办法,不断提升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入乡村地区主动的提供金融保障服务,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1公里。其次要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之外,还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于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络,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金融产品,从而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远程金融服务,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力及物力资源成本的投入,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普适性和普惠性作用。
(三)体系建设,完善乡村普惠金融信用体系
建立和完善乡村普惠金融信用体系,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金融活力,并且推动乡村普惠金融不断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地域性和差异性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根据最终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来优化和调整信贷额度,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等级适用不同的信贷标准和审核方法,这样既可以扩大信贷覆盖的面积,又能够有效地防控金融风险。其次,乡村普惠金融信用体系要具体到每一个各金融用户身上,可以以村为单位,进行村级的信用评定,等级越高的村落其居民在申请信贷时都可以享受利率优惠或者是提升贷款额度的一系列福利。通过资金的有效投放、信用体系的可查可诉,真正地用活和用好普惠金融的资金。最后,在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信用体系的基础上,要开发更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普惠产品,比如绿色信贷、生态金融等产品,专门的用于绿色生态农业和绿色生产发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科技振兴。
(四)弱化风险,健全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
为解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突出的金融风险问题,尽可能弱化和降低风险发生几率,还有必要加快健全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首先,充分地利用好农业保险,针对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可能面对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问题,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保险产品,实现生产经营风险的转移,尽可能减少农民的经营损失,政府、农业生产主体、金融机构以及保险企业要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农业保险机制,解决农民朋友的后顾之忧。其次,为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还要充分地发挥政府以及村集体的担保作用,建立政府担保与风险补偿机制,一旦出现金融风险问题,按照事先商定的风险比例来进行补偿,政府与金融机构要实现风险共担。
三、未来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向
乡村振兴要着重强调金融支持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深化乡村金融服务改革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农村地区、农业产业以及农民生活的现状,与互联网时代相衔接,构建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模式的全方位、立体化乡村金融应用场景。在当前以及今后一个阶段,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进一步降低乡村金融服务的成本,扩大服务范围,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落地和实施提供必要的普惠金融支持和保障。要更好地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那么到底什么是产业兴旺?产业要达到兴旺的发展效果,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并且是集中化的产业经营,如果乡村产业经营规模小且分散,那么就达不到产业兴旺的要求。其次,产业兴旺需要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重视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增长,在传统的种养业中需要把加工业和服务业加入进来,形成完成的产业链条。最后,要求要有稳定、可持续的市场需求,无论发展哪一种产业,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即使产业规模再大,农民也会缺乏稳定持续的收入,并且还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要达到以上的几点要求,都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持,但是传统的乡村金融模式对产业兴旺的发展支持是有限的,要深化乡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就要实现乡村金融模式的优化创新,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一是可以通过开发线上的信贷产品,满足便捷化的农户金融需求;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简化对相关信息的采集流程,实行无感授信,推进整村授信,针对农户的小额贷款需求,可以建立授信人员清单,保证精准授信,农户申请金融贷款不再需要跑去金融机构,也不需要提交复杂的审核材料,直接在线上就可以进行贷款申请,线上审核通过后即可发放授信额度。三是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创新推出“金融+企业+家庭农场”的链条式服务,促进乡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生态宜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生态宜居,在进行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的原则,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振兴,绿色先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重视农业发展中绿色科技的投入以及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生态宜居之间的联系就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将乡村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结合起来,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更多的向生态环保型项目倾斜,给生态环保型项目提供更多的融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通过政府授权,明确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通过方向性引导,助力实现乡村的生态宜居。
(三)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感
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民幸福感提升不仅仅体现在收入水平的提高上,还体现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的多个领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进一步缩小城乡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差距,拓宽金融服务的空间,借助于大数据应用于普惠金融向农户福祉的传导路径关键环节,通过众筹、合作担保等的形式,使民间投融资逐步向养老、医疗、教育、交通等的公共服务方面倾斜,提高普惠金融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促进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获得幸福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下一步,政府要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乡村普惠金融的优惠政策,为实现更为全面和有利的金融供给提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