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2张兆江苏瀚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镇江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张兆 江苏瀚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镇江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同时涉及所有业务内容都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这其中包含项目预算、资金预算以及特别预算等工作内容。在国企经营管理当中,利用好全面预算这一管理手段,更能够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已经逐步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受制于全面预算管理被国内企业重视应用的时间较晚,经验相对匮乏,需要在不停地实践与改革中逐步完善,如何依据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国有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进行更好地筹划,是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战略管理意识淡薄
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更侧重业务工作,因而忽视了对管理工作的重视,这也导致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到位,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对于理论内容理解比较模糊,缺少战略管理意识。管理层及员工普遍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实用性不强,对此不够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做得也较为粗糙,更多的只是敷衍参考往年大概数据,进行简单修改,同经营实际状况有较大出入,不能够助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这也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只是流于形式,同时,国企内部环境比较复杂,更加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不利于发挥出真正作用。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工作缺少组织机构保障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用效果是以财务数据内容为基础,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部门职能和预算专业岗位的统筹。通常情况会由财务部工作人员来任职。所以,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需要完善和重新规划。组织机构的不完善、不合理导致国企内部分岗位在参与预算编写制定的工作上不够积极主动,相关数据获取上有困难,造成预算目标和数据不能够公平公正,全面预算工作应用不够完整,不能够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真正的作用。
(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少相应制度体系保障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涵盖立项编写制定、审核批准、应用、监督、考察等多个工作流程。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合理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结合企业经营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实际日常经营管理当中,有部分国有企业,还未建立相应的全面预算制度体系,造成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比较随意,在运用过程中也缺少约束性,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国有企业经营状况。
(四)国有企业内部全面预算业绩考评不够严格,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国企预算应用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过分依照上级领导命令进行工作,缺少灵活自主性”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分解和落实,没有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岗,致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管理控制作用不大。除此以外,国企内部绩效考核工作专业性不足,过分看重中短期效果,忽视了长期作用,同时掺杂个人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能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导致考评结果失去意义,参考性不大,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监控作用也不能够发挥作用。
(五)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系统过于落后,不能够保证高质量开展预算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方面、多角度、系统性的工作,工作过程中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比较多,信息量较大,当前阶段国企预算编写制定工作、数据分析工作等内容主要借助EXCEL、WORD等办公软件来完成,缺少更加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技术水平过于落后,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目前企业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管理制约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信息沟通,意味着会有非常多无用的工作需要完成,工作效率比较低,时间成本高,浪费人力物力,还不能够有效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国有企业内部权威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偏低,未能真正展现全面预算作用
国企进行权威性编写制定工作当中,预算部门设定各类别的预算目标比较靠近财会目标,制定表格内容也重点参考了会计报表内容,更有甚者,全面预算工作直接由财务部门来完成,所以目标指令层层下达以后,各部门之间交流沟通工作不到位,编写制定方式不够合理,分析不到位,没有真正理解预算报表意义,报表内容填写过于随意,致使预执行也会脱离国企战略化的目标,不利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针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深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工作战略化管理
战略规划和企业经营目标相结合使战略目标更加细致化,上述内容也正需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来推进,总体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于国有企业实际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应更重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战略化管理,以此来推动国企经营目标、年度计划等内容的实现,各个部门全体员工都应当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起来,积极配合,并通过预算编写制定工作,下发指令,严格执行,调整修改,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二)深化国有企业制度革新,强化内部全面预算组织保障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决策部门、工作部门和应用执行部门三个层次。为了有效避免预算管理工作的过度随意性,预算编写制定、应用、考查核对等所有环节都更加科学合理、合法合规,能够尽最大可能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与此同时,国企还应深化制度革新,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同时规定出各个级别的岗位职责和权利,工作环节以及审批权限,强化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
(三)建立健全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制度,使工作有制度保障
国企要顺利的应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过程控制,使预算编写制定的内容更加清晰明确,更加科学合理,还应建立健全与此相关的配套制度,奠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使国企内部全面预算工作有制度保障,有关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
(四)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控制,保证运算应用及时有效性
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方案的编写通过审核后,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对预算整体应用过程中各项数据实行全方面、动态数据跟踪监控,面对重大差异产生的时候,要严肃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及时把结果上报给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有助于他们依据相应的情况来进行调整,及时修正错误。对于预算以外的特别工作,要有针对性成立一套完善合理的审核体系,并且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真正价值,助力国有企业经营发展。
(五)提升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能够大量地节约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实现实时控制,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除此以外,还能够推动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发展,推动国企经营管理的效率的提高。全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国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并借助信息系统快速分析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更加精准有效数据,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数据及时共享,能够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使其得以高质量完成,推动国企更快更好的发展,在经济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行业内领头羊。
(六)强化对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国企全面预算编写制定水平
国有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工作内容烦琐复杂,且数量众多,这就意味着对于预算管理工作有关人员的专业性和业务能力以及道德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预算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应该有比较强的业务水平以外,还要了解并熟知有关业务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国有企业还需对预算编制人员定期培训,不断地提升业务水平,增加知识储备。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助力企业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国企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并了解这项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并进行完善。笔者在本篇文章中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全面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对国有企业更好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