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基层干部这四种工作心态,值得关注
2021-11-2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
第一,“不争先,唯恐后”的“中游策略”。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目标的转换,基层治理的目标任务由单一明确的经济发展,演变成为涉及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全方位治理。在一些任务艰巨、耗时费力的事务中,一些基层干部表现出“不争先,唯恐后”的工作心态。如果在工作中表现太突出,就会备受上级关注,结果常常是鞭打快牛,不断加码工作任务;如果在工作中殿后掉了队,面子上难看,也会被上上下下所关注和批评。因此,在各种费时费力不讨好的“治理竞赛”中,不显山不露水,不上不下,处于“中不溜”的位置,是一种最省力和最安全的处境。在这种“中游策略”之下,竞赛体制的“赛马功效”大大减弱,很难有效动员和激励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工作创新水平随之降低,导致基层工作的平庸化。
第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避责心理”。现在的基层干部面临着四重问责机制,包括自上而下的廉政问责、效能问责、媒体问责和群众的投诉问责。在这四重问责机制的交叉压力之下,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避责心态。避责心态限制了基层干部工作干劲,破解基层大大小小的难题,需要基层干部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如果基层干部一个个都是怕出错、怕问责,四平八稳,畏手畏脚,很难履行基层治理使命。
第三,工作资源匮乏,产生“无力感”。人、财、物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经济资源。在基层干部的工具库里,还包括自由裁量空间、政策落地的解释设计权和动员协同治理资源的影响力。党中央十分重视基层工作,强调让资金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民生,拨到账上的钱比原来增加了不少,但是个别地方由于诸多原因,资金使用起来却是越来越难。有的经费拨下来,用途规定细密而死板,很难根据基层实情灵活使用。在此情况下,即使是有一番抱负的基层干部,也颇感工作资源的匮乏,产生了“无力感”。
第四,刚性治理风格的“办事员”心态。过去,基层工作做得出色,往往是干部们能够灵活变通,通过坚定意志和柔软身段去破解障碍,化解难题。现在,基层干部队伍正在进行代际交接,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干部成为中坚力量。年轻干部大多在顺境中长大,甚至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对于复杂繁琐的基层工作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其工作方法和心理状态的耐受力和柔韧度往往不及上一代。部分年轻干部经常执守着“丁是丁,卯是卯”的刚性工作信条,这种不妥协的刚性治理风格与基层复杂问题碰撞,很难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基层工作要顺利开展,不仅要求将基层看作政府链条的一个环节,也要求基层干部本身能够动员资源和找寻办法,充当社会治理“策划师”的角色。如果基层干部机械地做事,执行政策照抄照搬,决策推给上级,责任推给下级,那么他们只是替上级政府实施管理,传送公共服务,规规矩矩的“二传手”。基层“机关化”“科长化”现象,导致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潜能无从发挥,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也会被压制,很难应对日益复杂的基层治理工作。
基层不但是纵向行政结构的底端,还是一个特殊的治理空间,要面临政策落地和管理实践的复杂问题。实际上,将基层完全打造成行政链条的一个环节,将基层干部变为上级的“传声筒”和“二传手”,不仅与当前的基层实情不符,而且也违背了行政科学的规律。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和自下而上的基层自治之间,我国曾经找到过中间的平衡点,既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引导控制,又保留了基层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当前“治理竞赛时代”的到来,这个平衡点向行政控制一端转移,如何从基层治理的科学规律和当前实情出发,在基层搞对激励,形成新的平衡点,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