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
2021-11-22颜嫚嫦
颜嫚嫦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夏良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们可以从四面八方吸收各种信息资源,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时常充斥着影响学生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辨别是非良莠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后,很可能会导致自身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健康优秀的文化知识,能够洗涤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对此,教师要做好教育辅导工作,结合教材内容,并积极渗透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身性格、发展自我人格。
1.挖掘教材内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很多优质的篇目,贯穿古今中外,其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短片小说、还有寓言故事,无论是在思想情感上还是主题内容上,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正面启迪。同时还展现了很多具有正面形象的人物,有忠肝义胆、忠贞不屈的爱国勇士,有乐于助人、善良美好的平凡百姓。这些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们提供积极的教育意义,在开展授课期间,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并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启迪,不断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1]
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学习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感受五壮士的壮举和壮言,体会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会使学生们置身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中,有效获得积极正面的教育力量,产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2.优化课堂氛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对学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保持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可以置身于一个美好、温暖的大环境下,感受教师带来的积极力量。当师生能够达到一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状态,整个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愉快和谐。[2]
对此,在进行语文授课时,教师可以转变过去“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主体,并提高师生互动频率,让学生能够多交流、多表达,通过课堂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比如在开展“即兴发言”这一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可以在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说一说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们展开互动交流,用心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从而帮助他们改善心理问题,同时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
3.巧妙疏导心理,构架学生心灵彩虹
要想促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始终趋于健康水平,减少其心理阻碍,需要学生能够具备疏导自我的意识,对此,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教育指导作用,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促使学生的困惑与问题不断得到解决。[3]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疏导自我,比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使学生们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所思、所疑、所虑,及时解释、引导、点拨。此外,还可以在写中疏导。在作文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直抒胸臆、表达感情,并对学生进行正面点拨,促使学生能够在写作活动中优化心理素质。
4.重视正面评价,提升学生自信心理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教师的评价更加注重,可能教师的一次鼓励,一次表扬,都能够为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纵观现阶段小学生心理状况,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不自信心理,基于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做出正面评价,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慢慢树立自信心。比如在进行习作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对具有良好写作能力的学生进行表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们的良好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逻辑能力,并基于这些闪光点,对学生做出正面评价,促使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信心。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紧密结合,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发展,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促使语文教育活动质量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