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11-22李生虎

读与写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初中生核心素养

李生虎

(甘肃省文县第四中学 甘肃 文县 746401)

引言

进入新发展时代和经济环境,初中生也受到了大量外来信息、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让其在发展的青春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中学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中学政治课变得更生动活泼,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更紧密的联系,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解答生活困惑,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统一,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带动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育根本宗旨和目标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和引导,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三观,并能够利用政治知识完善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其教育核心理念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相一致;在实践中升华、在实践中内化的教学方法也与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方法相一致。二者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积极关系。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首先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有正确的公民意识、社会品德和基本常识;然后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观点融入到实际中,指导生活实践和学习实践;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最终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有正确健康的人格和发展路线。将此四部分内容进行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方面的延展,能进一步的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教学结果的优化。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应当明确本科的教学目标,制定具体教学大纲,再根据大纲内容划分为每一学年、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主旨,将整体教学目标划分在每一环节中,通过每一具体教学任务的完成带动教学目标的落实。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是很多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用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结合学科的特点指定教学方案,教师也可将每一课的具体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制成任务表,方便学生根据任务表进行复习和梳理,使自己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流畅,学习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

例如,在教学“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时,由于生命的玄妙,让初中生觉得此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笼统,也难以把握学习重点,不懂自己应该在看似联系紧密、实则较为飘忽的生命教学中学习那些内容,教师就可以将整体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几个层次,让学生进行一一对照。如,首先让学生知道本课有关于生命的特点是数学的重点部分,学生可以先思考自己认为生命有哪些特点,再通过预习与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对比理解;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知道生命接续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所能感受的有关生命接续仅停留在家庭层面,引导学生尝试着将此意义或范围扩大,看能否找到学习突破点;再让学生通过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整个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学重难点有更好的把握;请学生运用自己对生命观念的思考解释教学重难点,逐步培养起学生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再引入有关的新闻热点事件,从生命观角度解读问题,让学生实现知识到技能到情感的学习目标。

3.2 强化理念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教学中,教师基于初中生的生活特点或社会生活形式应让学生正确掌握自己与同学、集体、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从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实践探索中让学生有健康的情感观念,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问题,看待问题,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路,再进一步学习多样知识;健康的学习观念也激发了其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带入具体的情境氛围或问题牵引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思想上有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初中生校园暴力的新闻层出不穷,反映了部分学校、教师对初中生的思想引导不足,学生既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与伙伴的关系,也缺乏正确的方法解决与伙伴之间的矛盾,从此问题和现象入手,先让学生思考友谊是什么,友谊的意义和作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如何处理和小伙伴的相处关系或相处问题的,逐步过渡到“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用对比式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认知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或友谊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让学生有明确健康的思想方向,再让学生探讨如何处理问题,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过渡到具体方法的介绍或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

3.3 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习惯于进行理论讲解或简单的文字案例的分析,虽然大部分现象皆源自生活,但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和课堂教学的氛围感不足,学习氛围非常枯燥无趣,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应当善于创建真实的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走进生活问题,还原生活场景,在真实的情境之下参与进问题核心中,尝试进行解决和突破。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让学生在更加宽松愉悦的情境和范围中训练思维、提升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虽然大部分初中生都对于集体生活或社会生活存在的规则有心理上的认知或了解,但主动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行为较少,教师如果进行刻意的纠正还会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此时就可以带入真实的情景教学,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体会。如在有很多初中生乘坐的公交车或地铁上,学生们之间喜欢就今天学校发生的事情进行热烈的讨论,声音大,现场环境非常喧嚣,初中生自己乐在其中,但影响了公共秩序,他人的观感非常不好,教师可以将此情境进行还原,让学生扮演乘客、司机和自己的角色,重现事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深刻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和自己行为对他人带来的干扰,自觉维护秩序,遵守规则。在这一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但兴趣非常高涨,学习还非常高效,还提高了自我认知。

3.4 深化教学环节,做到层层递进。基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性格特点,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鼓励学生从教师讲解、引导过渡到自我学习和探索,通过自身学习能动性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优化教学效果[4]。

3.4.1 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清晰展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就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资料整理或反馈,在学习过程中能就自己的学习体验或学习感受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反思,调动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时,为学生布置预习问题,如作为一名初中生自己的责任有哪些?自己的角色有哪些?不同角色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可以为自己的责任确定找到法律条文?鼓励学生带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深入思考,再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找到材料,整理有用信息,既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1.2 合作学习。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解答较难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集体生活和互动中变换角色,互相交流,实现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率结果的带动作用。既让学生实现了学习能动性的提高,又深刻的体会到集体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交流、沟通、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和责任意识。

例如,在学习“国家利益至上”一课时,由于概念范围较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通过新闻素材的整理,热点现象的收集,共同讨论国家利益与个体生活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国家利益的具体事例,并对事例进行阐释和分析,最好可以将不同的事件进行分类整理,小组成员共同就问题进行收集、交流、讨论,在同一任务中合作成长,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3.5 丰富课程活动形式。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打破学生既有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偏见认知,让其在学习中感受到政治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对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多样活动的组织,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升华理论,在实践中锻炼素养和能力。如举办多样的知识竞答、诗歌朗诵、社区服务、社会问题调研等,为学生提供多样走进生活学习政治,提升道德涵养和核心素养的机会[5]。

例如,在学习“建设美丽中国”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家现行政策如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等设计社会实践课或调查研究课,请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变化历史或家乡的扶贫工作进展,也可以通过整理校园周边环境、社区环境认识和了解到国家发展与个体成长之间的关系,国家在发展中仍有哪些挑战,为共筑我们的家园初中生应该贡献怎样的力量,将看似较大的学习概念融入到具体生活之中、实践之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将思想道德观念或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更稳固了其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双减政策下的课后服务时间组织一次主题讨论会或主题学习活动,利用校园网络设备共同参观网上博物馆,了解我国的革命历程和党的发展历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坚定自己的学习信仰和学习使命,做一名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发展而成长的新时代青年。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其实就是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双向职责,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教育方法相一致,中学教师应当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思维发展趋势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理论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高,为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心素养打下坚定的基础,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初中生核心素养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