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究
2021-11-22刘亚文王健于晶晶
文/刘亚文 王健 于晶晶
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为了保证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圆大学梦,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奖、贷、助、补、减、免”等多种资助入学形式,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也在转向对个人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因此,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需探究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人、成才、成业[1]。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认定标准多样化,亟须统一
当前,我国高校在实施资助工作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各方难题,学生主观上对资助工作的公正性表示质疑,客观上的隐私泄露、协调机制缺乏等问题还无法解决。目前,高校学生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是获得一切资助的前提,但除了全国扶贫系统上认定的低保和建档立卡家庭之外,对其他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认定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单靠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难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认定是否贫困临界点上的学生更为困难。即使各省、各高校已制定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标准,但也难以做到有效的统一,很难科学地对学生的贫困等级进行划定。
(二)资助主体单一化,过多依靠政府
高校资助育人主体单一,主要表现为:首先,未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营造向上的社会资助氛围。资助育人工作仅依靠政府不足以真正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但国家对各类捐助单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且缺乏宣传,目前尚未形成积极的社会助学氛围;其次,各单位也未充分意识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现在生存压力越来越重,他们只能谋变求新的事业,关注自身的发展,便忽视了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片面追求利益化的最大化,缺乏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的充分认识;最后,校企合作的模式尚未成熟,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达到有效宣传品牌或招募人才的目的,一旦无法达成,便会减少资助,影响对高校的资助[2]。
(三)资助形式物质化,育人功能不突出
资助形式以物质为主,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流程以及助学金的发放上,一般都是经过班级、院级、校级、校资助管理中心四级评议后,认定这类学生的困难等级,待助学金下拨后,再依据困难等级,直接把助学金打到这类学生的银行账户里。这种偏重金钱资助的落后理念,存在很大弊端:对资助工作人员而言,学生收到资助金额,就算完成了资助任务,忽视了资助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只要经过资格审核之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领取助学金,缺乏感恩意识,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仅帮助这类学生解决经济难题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而要对他们的能力、心理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
二、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功能及要求
(一)发展型资助的内涵
发展型资助就是在通过传统资助模式,在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包括经济上重点帮扶、学业上重点关注、就业上重点推荐,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提升资助实效,促进学生发展[3]。
(二)发展型资助的功能
发展型资助具有育人、导向和激励功能。育人功能就是在高校资助模式的构建中,将解决学生物质问题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健全独立人格;强化感恩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做好规划;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总结、反思。其激励功能就是通过正向激励,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生理想的驱动下,采取实际行动,完成对自我的认知,形成“确立目标—积极奋进—获得成功”的良性循环,并以此发挥激励功能的辐射作用,从而鼓励同类学生努力奋进,实现人生价值。
(三)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基本要求
1.做好思想引领。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是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基本要求。要关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通过探索多样化的资助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2.注重人文关怀。高校的具体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主要体现在资助工作上,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要兼顾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价值,因此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保护学生隐私,体现人文关怀。3.关注心理健康。资助工作中既要充分认识到,在贫困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也要意识到他们因为贫困所产生的自卑、敏感的心理问题。所以,资助育人工作者要关注该类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其提供更多的心理疏导途径。4.激发主体意识。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价值。因为任何资助模式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物质帮助让学生看到自身价值。
三、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选择
高等教育是否能公正、有序地发展,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面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仍要坚持以生为本,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注重“资助”和“育人”相结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困难的同时,培养责任、感恩、诚信意识,助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4]。
(一)以“互联网+”为载体,统一资助认定标准
针对资助认定标准多样化问题,探索一套统一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势在必行。第一,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强高校与各地政府、扶贫部门之间的网络数据共享,选取重要指标作为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参考标准,这样既能保证了信息的真实,又能兼顾公平。因此,各部门应充分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各系统和各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将全国学生资助系统的信息和高校学生资助系统的信息进行共享,避免高校成为“信息孤岛”,从而影响学生的认定。第二,以“互联网+”为媒介,建立有效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内消费、学业、参与竞赛次数、参与志愿活动时长、参与勤工助学数据、毕业就业去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精准掌握,做到“一生一档”,切实构建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内的完整的信息链管理模块,从而对每个申请认定的学生的个人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减少资助工作的阻碍[5]。
(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资助主体多元化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高校的事,事关教育公平,整个社会都应给予关注,应寻求更多社会主体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支持,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
第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构建政府主导、高校执行、各单位多方参与的资助体系。与此同时,高校的资助资金和资助政策的制定者都是由政府决定,国家针对社会企业应尽可能多地出台优惠政策,并开辟社会筹款渠道,如为高校捐助资金或物资的企业可以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实习、可以给予个人荣誉表彰等,从而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助学形式,为高校吸收更多资助资金。第二,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设更多社会实践岗位。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而言,开展较多的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尤为重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岗位,可以尽早接触社会、增强适应能力,也有助于他们锻炼能力,释放心理压力,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就业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发挥好学生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应保持和企业的长期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增强获得感,强化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突出育人功能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包含“资助”和“育人”两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仅注重资助,而忽略了育人功能。针对该现象,高校应将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突出育人功能,培养受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具体应做到:第一,注重价值引领,培养受助学生的责任、担当、感恩、诚信意识。应在所有受助的学生中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作为资助政策宣讲大使,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金的评定发放过程中,对受助学生进行充分宣传,培养他们的感恩、诚信意识;要全面提升受助者的综合素质,对其开展相关的金融知识、安全意识、法律课程等培训,培养责任、担当意识,提高防骗意识;第二,创新资助方式,注重能力的提升。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线,坚持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升获得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如可以通过开发校内资助项目,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以增加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或提供多种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渠道,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分类指导(如考研通道、考编快车、助学阶梯、专业技能大赛等)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综合素养。
四、结语
构建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是新时代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要求,对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有助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助于满足学生对个人发展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助于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克服现阶段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困难,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新模式,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