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

2021-11-22唐金湘庞程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创新型师资应用型

文/唐金湘 庞程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的实施根本在于人才。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1],需要多方共同协作。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实践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重要性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方式、结构以及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国家提出了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亟需紧跟国家战略的调整来转型发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文件[2],文件的主要精神是要求当前高校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业能力。由此可知,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对高等院校的实践育人提出了新要求,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改革,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人才是稀缺资源,而创新驱动的发展根本在于人才。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主要通过理论课程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实践平台是将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贯穿的桥梁,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创业项目孵化、创业实训、创业岗位实习等,可以使学生的创业想法与意愿真正地落地,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深远。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这会导致为其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文件中多次提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3],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服务经济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保障,必须从多点、全方面纵深推进。尤其是要重点主抓实践环节[4],加大投入力度,为大学生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因此,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助于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及增长才干。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现状

(一)缺乏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目前,大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缺乏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平台建设的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部分高校单独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主体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该模式优点在于可以将分散于各二级学院的创新创业资源统一进行整合,可以统一面向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不足在于,大部分单独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没有自己的生源,生源主要分布在各二级学院,且师资力量来自不同部门,良莠不齐,开课时没有经过统一的培训,导致授课质量不高,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人才培养成效并不显著;二是由各二级学院以各专业作为实践平台的主体,各专业分别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各专业分别向学校提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求,最后由学校的实验中心负责承建。该模式最后导致的各大专业实践平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形成壁垒,无法实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大部分的高校都在人、财、物方面加大了投入。然而对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最为核心的资源在于师资,师资力量的雄厚程度直接影响到平台的质量。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平台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理论虽扎实,却缺乏实践经验。此外,学校对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内部培养师资缺乏相应的动力机制。校外师资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大力引进校外师资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师资的力量,然而不足之处在于,校外导师在企业当中基本担任中高层职务,日常事务较为繁忙,对学生的项目指导较为有限,不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较为紧缺

在“双创”背景下,地方各高校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寻求实践平台资源。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师资、专业背景等原因导致实践平台的资源较为紧缺。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其企业及创新资源比边远地区要更具备优势,处于首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在获取企业资源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而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高校,其所在区域的企业和创新资源都较为匮乏,从而导致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岗位。此外,由于受到学校实训室、实验教学软件、实验教师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部分实验教学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这必然会导致该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相冲突,难以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践平台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实践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要加大校—院之间的统筹力度,确保实践平台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探索成立校级实践平台管理机构,由负责教学的分管副校长担任,主要负责全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同时落实日常的管理与维护。要加大资源的开放共享力度,改革现有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流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加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积极引进VR技术、3D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新设备等,及时升级实验教学软件,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要求。此外,高校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和企业,将更多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到实践项目当中,并通过打造一体化的实训平台,有效缓解大学生创业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

(二)强化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校企合作[5]。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使实践平台的指导老师深入一线,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对接,提升实践技能,有效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此外,可以通过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实验室、共同开发实验教学软件、开发实验课程等方式,全方位地提升指导老师的实践水平。要加大实践平台经费的投入力度,引进一批在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企业经理等到高校担任项目指导老师,充分发挥其在一线的经验优势,大力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校企双方可以大力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实训基地进行实岗挂职,进一步提升其实践能力。

(三)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综合实践平台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首先要突破学科之前的界限,促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首先要从课程体系入手,相近的专业基础课要相互打通,同时再增设跨专业的交叉学科。在实践环节方面,可以通过“跨专业创新创业综合实训”等将不同专业的学生集聚在一起进行跨专业协作,在实践环节培养创新思维和积累创业的经验。此外,在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移动终端多功能实验室、VBSE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室等,实现不同专业之间实践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从而有效提高实践平台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创新型师资应用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