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课堂与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关系探析

2021-11-22秦黎明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力院校

文/秦黎明

第二课堂促进了高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辅助手段。第二课堂的成绩也成为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随着社会平均学历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全能型人才是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企业热门选择。学校正常的教学课堂教授的是理论知识,第二课堂开设的目的则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课堂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软实力。

传统的高职学校只注重就业硬实力的培养,硬实力指的是学生的期末成绩、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和普通话水平等。而就业软实力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工作时候的职业素养、遇到困难的抗压精神、制定策划方案的能力、管理能力等。学校的各种证书只是企业面试的敲门砖,面试官真正在面试中考验的是学生的软实力水平。因此,本文基于第二课堂的开展,对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进行研究[1]。

一、第二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高职院校所开展的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完成学校计划的教学任务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且健康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包括知识性的、政治性的、公益性的、服务性的、学术性的、健身性的、有酬劳性的活动。第一课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而第二课堂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第二课堂内学生可充分展示自身的特长,同时可以解决个性、特殊性问题。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面要注意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补充。在人才培养方面,第二课堂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开展内容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课外实践更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实践技能,为高职院校学生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高职院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与参与。在传统第一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在规定学习计划范围内而进行的,同时要求授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确保学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长没有自由支配的权利,而第二课堂放在第一课堂外,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兴趣爱好等决定是否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不会强制学生参与。

第二,第二课堂学习内容具有丰富性。学习内容突破了理论知识及专业学科的限制,为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兴趣,安排第二课堂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可通过短视频、图像、文字等方式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学习收益的全面性。第二课堂开设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组织协调能力。而参与到第二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主角,不再是理论知识被动接受者,在课堂内可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效果具有综合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育

(一)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途径

就业软实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预期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需要依靠第二课堂。就业软实力中的其中一种就是学生的社交能力,在第二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演讲、写作技巧,提高其口语交际乃至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各种国家认证类考试的过关率,第二课堂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就业软实力的衡量是没有统一的标准,高职院校应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主动根据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基本定位于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围绕培养可持续发展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坚持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增强毕业生宽泛就业的能力。在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软实力的培养,在加强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要将二者有机统一于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

(二)高职学校第二课堂开设内容要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联系

第二课堂的实践主要是在校内完成的,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课堂打破了第一课堂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局限性,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综合素养是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重点考察的一项,特别是在当下大部分企业希望招聘员工的工作态度、价值观能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目前,部分高校已经搭建了第二课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使学生在课内实践的内容与日后在企业的工作内容相符,达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企业对高职毕业学生的考察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考查,还有“三观”的树立,自我认知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规划等。学生在学校内学习的专业技能有可能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第二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中,应基于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而做出实践内容的调整。很多毕业生在找到工作后还未从学生的身份脱离,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一个清晰认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容易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禁不住诱惑的现象。在校企合作共同构建的第二课堂内会引导学生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同时,企业还要求具有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人才,可以平衡上级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当员工和客户发生矛盾时,怎样做才能既维护客户的尊严又不让员工损失利益。企业需要员工在工作时勇于创新,在进行方案策划探讨时积极发言,这些综合素质显然是在第一课堂上学生无法学习到的内容。而在校企共建第二课堂中可根据企业对新时代员工的要求,更改教学内容,按照新大纲进行教学规划。参与第二课堂的学生就业软实力会得到一定提升,毕业后可以在企业中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

在校内设立第二课堂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开展,大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其生理、心理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根据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实施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情商的基础,自我认知并不是表面上的对自身身高体重等硬件状况的了解,在班集体中,自身的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困难的抗压能力如何以及自身擅长的事,都是自我认知的范围。积极的心理辅导能够使学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缺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为在将来就业中打下坚实基础[3]。

三、基于第二课堂提出提升就业软实力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

人才价值观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课堂,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基本原则,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提高就业率,学生的人才价值观是成为技术和知识水平过硬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不符。在高职教育中,要培养学生重视软实力的就业意识,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定期举办高校企业信息交换大会。由企业教师在第二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企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针对社交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名单打乱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在实践活动中,与陌生校友沟通交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从人才就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来看,学校应引导学生对两种实力同样重视,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了解合作企业文化,让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相匹配[4]。

(二)建设实践基地拓宽软实力培养渠道

学校要多组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在校内组织就业实训,在校外参加企业实习。实践既是验证理论知识的方式也是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在企业实习中可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针对这些人才需求在第二课堂上组织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如创新大赛,学生必须以小组的形式报名参加,锻炼组织协作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在团队中的位置。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工作,不擅长什么工作。在未来就业时都可以成为职位选择的参考。模拟实践比赛中的课题可以设置得稍微复杂一些,培养学生不惧怕困难的精神[5]。这样在以后工作中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解决而不是退缩。不屈不挠的精神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实践技能,有助于就业软实力的提升。

四、结语

第二课堂的开展对高职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第二课堂可以根据就业软实力的具体要求进行专项培养。明确了第二课堂对提高就业软实力的作用,为高职院系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实力院校
软实力致胜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