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花卉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1-11-22梁琪
文/梁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花卉植物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也为花卉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在花卉产业方面缺乏专业的花卉人才,我国高职院校要加大对花卉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不断改革相关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我国花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结构,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适应市场环境,适应市场需求[1]。
一、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树立保护生态的理念,建设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新目标,打造良好的产地环境,创造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花卉产业属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产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对调整我国当前农业结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断发展花卉产业,可以使农民达到增收的目的。一个地区是否实现社会繁荣、生活富裕的目标,从花卉产业的发展就可看出。目前,我国各地区在不断发展特色产业,比如种植猕猴桃、苹果等,花卉也是一种特色产业,可以提升种植区域的经济效益。我国各地区都在不断增加花卉种植方面的基础设施,使花卉产业发挥自身的自然优势[2]。比如,我国陕西省构建了陕北草坪基地、关中盆花基地、陕南盆景基地的花卉种植格局,各地的花卉种植各具区域特色,并不断优化生产布局,种植一部分野生花卉资源,花卉种类多达三千五百多种。
二、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花卉生产经营者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农业种植者的认知也需要不断更新。然而,花卉生产经营者通常都是经历了种粮、种菜等生产工作,他们的小农意识比较强,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也不关注新品种。不具备市场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种植与生产的大多是低档花卉,缺少特色产品,导致生产经营的效益比较低[3]。
(二)产、学、研存在脱节问题,缺乏科技支撑
花卉产业有着较高的科技需求,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科技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花卉生产产业缺乏科技支撑,在示范、推广、研究等方面都比较分散,缺少能够为花卉科技体系提供支撑的专业人才。产、学、研存在脱节的问题,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未参与过相关的专业培训,不具备良好的开发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而人才的匮乏会造成对花卉产业发展的制约。
(三)相关方面的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低
花卉的生产需要准备大棚、现代温室等设施,使水分、光照、温度都处于可控状态,必须要实施四季供应,将花卉作为特色。另外,也需要相对比较严格的管理技术及生产技术,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相关方面人才的短缺,相关方面的技术不足,再加上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没有充分普及相关方面的管理技术及生产技术。有些比较大型的花卉企业聘用了一线技术员,但是,这类技术员只有理论上的知识,缺少生产实践经验,对花卉的质量及产量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花卉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花卉产业人才要拥有花卉营销、花卉应用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可以胜任花卉营销、生产等方面的技能。我国的花卉产业最终将走向世界,所以,需要增强花卉市场的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植物生产技术、经营领域管理等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目标。一般会设置相关的基础课程,其中花卉、蔬菜、果树这几个种类是同时实行的。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定位范围过广,学生虽然能学到诸多的知识,但学得过杂,缺乏精细度,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准确定位。在课程设置方面受到传统课程体系的限制,没有形成职业能力方面的训练,将传授知识作为重点。学生只学会了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不具备职业技能。因此亟须改革花卉产业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加强技能方面的培养,使其更好地符合岗位需求。以区域经济为出发点,使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适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创新园艺技术专业的花卉产业人才培养模式[4]。
(一)组织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并加强培训力度
优质的师资资源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要加强花卉产业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加强高职院校花卉产业师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花卉产业内涵式发展,有效制定教师培养方案。要依据花卉产业主要职业岗位及相关方面的专业素质能力要求,组织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并加强培训力度。教师必须需要符合相关的任职资格要求,同时在花卉专业中设置花卉营销、插花与花艺设计、花卉工厂化育苗等核心课程,每门课程都要由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执教。在花卉栽培方面,教师必须要具有花卉企业管理能力,并具备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能够胜任花卉生产指导以及相关方面综合实训的教学重任。而花卉营销插花与花艺设计方面的课程,这类课程是以实践为主,所以要吸取相关方面能工巧匠的经验与技术,让一级营销骨干负责实习指导及教学工作。而在花卉病虫害防治、花卉手绘表现方面的课程,都要配备专任教师。如果招生规模超过预定人数,应进一步增加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
(二)加大改革力度,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重点目标
在花卉产业教学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有价值的教学项目,在教学中采取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避免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理论灌输式教学会抹杀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参与实际操作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园艺专业在花卉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重点目标。同时,人才要具备花卉营销、花卉应用、花卉生产等方面的技能,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其专业技能。并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比如:插花员、花卉园艺师、花卉产品营销员、花艺环境设计师等,每位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获得2~3项职业资格证书。
(三)形成企业顶岗实习及生产性实训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与花卉企业合作,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结合花卉产业的重点内容,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加强与花卉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推进学训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企业顶岗实习及生产性实训联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也要开设花卉温室大棚、花卉实训室、花艺环境施工基地,加强学生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专业技能,这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把顶岗实习、生产实训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关键能力。职业能力培养包含三个阶段,首先,在前4个学期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专业认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加强基础课、公共课等方面的技能学习,在几个专业拓展课适当的储备具有较强学习职业能力的学生。其次,第5学期的学习是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强化。在实施花卉产业核心能力培养之后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加强相关方面的技能训练。最后,第6学期要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培养,引导花卉专业学生参与花卉企业的顶岗实习工作,在花卉企业中,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生产环境。借助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教学融合起来,以教师作为主导,引导学生全过程的参与花卉生产。
(四)实施公正、客观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每门课程都会有相应的现场操作考试与笔试,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职业能力,实施公正、客观的教学评价,分析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尤其要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及技能型基础课程的考核,对一些任务引领型课程,要适当地加大过程性评价所占比例。同时也要在具体考核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并让学生所在的花卉育苗实训公司、花卉生产企业共同参与考核评价。结合课程性质,让学生能够达到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标准操作与服务。合理衡量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及分析能力,强化其操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并考察其技艺是否具有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花卉产业的工作岗位,并能够认识到花卉这一产业具有宽广的职业发展前景。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花卉产业需求越来越高。依据时代发展形势,高职院校也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借助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专业调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及实践操作的机会。要引导企业更多地参与,改革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管理与综合能力,使其在学习期间能参与花卉生产、应用、营销等整个过程,让学生更适应花卉产业的岗位需求,为花卉产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