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优化的对策建议
2021-11-22江承桐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江承桐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一、优化的目的、目标和原则
优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目的是使监管结构最简化,监管效率最高,监管体系最合理。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责任明确的监管机构,完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持体系,然后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规范。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优化的原则应包括:一是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有机契合。食品安全责任重大,关乎群众直接利益,影响国家建设与发展。
另外,也要仔细研究主题、对象、基础、方法等,以及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监管机构与监管机构,公司之间的沟通,以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二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由于国情不同,在介绍国外先进经验时,必须考虑我国食品安全行业的现状。三是保障效率的前提下,贯彻“安全成本”最低化原则。食品安全成本是衡量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其内容应包括部门成本,运营成本和消费成本。部门成本包括监管资源的投资成本,部门间沟通的成本以及部门成本的可信度;运营成本是由于监管政策的推广而增加了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成本;消费者成本是由于缺乏对消费者生命和健康以及财产损失的监督。
二、优化的具体思路
过去,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更大,但有限的监督资源无法执行繁重的监督任务,这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模式本身存在不到位之处。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入社会监督模式非常重要。优化监督系统包括引入社会监督和改善政府现有的监督模式。在优化监管体系的同时,还必须一起优化监管手段,以优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三、监管主体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和标准体系建设
为优化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必须把重点和工作放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健全方面。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具有基本的法律基础,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面对《食品安全法》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有关规定,修复暴露的缺陷。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地方食品安全监管细则,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落地有效。
第二,关注细节,牢牢把握食品供应链单一环节,围绕这些环节补充和完善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于动物性食品、小作坊、街头小吃摊等特色食品,制定可操作性的地方配套法规,为一线监管提供便利。
第三,采取相关的法律调整措施,以增加罚款并增加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在当前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相对较轻,威慑作用差。要将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法律威慑力,从源头上打击食品安全违法和犯罪。同时,完善关于针对非法个体和经营者的食品犯罪的法律规定,以确保有法可循。
(二)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水平强化推进
食品检验检测水平、食品监管作用二者之间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在我国基层检验中心的检验水准普遍不理想,导致检验结果不可靠,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想方设法强化地方政府这方面的检验能力时间紧任务重。
第一,改造和升级当地食品检验实验室,关注不具备检测区域的食品检验组织的高效建设工作,发挥地方产业优势,凭借有力的资源支撑,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检测队伍,保障检测水平迎合食品产业发展需要。
第二,保障地方各项检验测试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高效推进。对于我国来讲,基层食品检验资源分布并不集中,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做好多方资源的优化整合工作,提升测试机制的规范性、有序性,规避重复操作。提升效率的同时节省测试资源。推进三方检测组织的成立,扮演好政府“配合者”和食品检测公平“保障者”的角色。
第三,完善基础食品检验队伍建设。地方政府应保持食品技术检验和测试人员的供应以及对现有检验员的培训。在培养专职检查人员的同时,他们可以引入兼职检查和测试人员,包括医生、化学家和食品生物技术专家,以确保他们能够覆盖食品。
第四,增加地方财政贡献。从长远来看,做好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维护、运营工作需要较多的资金作为支撑保障。而基层组织资金不到位,即便拥有新型的检测设备、试剂,也会由于资金短缺无法长久运行。为此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对这些机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广泛推广
1.公众参与路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食品从生产到食用的最后一环是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二者密切相关。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首当其冲的,培养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意识。地方政府部门应利用“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开展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法规解释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识别食品安全隐患的能力;为了调动广大公众的参与热情,可以恰当地运用物质、精神奖励等举措。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媒体,扩大公众参与渠道。对于公众而言,已知的投诉和举报方法通常是12315 投诉热线和12345 市长的热线。对于其他渠道,例如市长邮箱,政府事务开放平台等,许多人没有办法进入,甚至从未听说过。这就需要通过创建广告牌,使用微博、微信、移动广告工具,以及社区宣传等,使消费者熟知投诉和举报渠道。
2.推进食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完善,企业自觉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食品生产商应更加注意食品安全。一要发布的食品相关信息,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二要规范食品回收机制。规范清除问题食品的程序,以确保在发生损坏或可疑风险时,及时止损,防止影响和损害进一步扩大。三要保障食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发挥政府监督指导优势,致力于行业协会的高效培育,使得这些食品企业得到行业协会的有效指导和全面监督,行业协会存在价值高效凸显,完善对应的诚信体系,积极引导相互监督和健康发展。
(四)提升基层食品监管执法能力
第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一是储备足够食品监管有关知识,包括诸如《食品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条文以及程序、方法、制裁等。要求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并能够在特殊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定。二是对心理学、行政管理、自然科学等常识的全面理解,以便监管中可以详细分析具体问题。三是掌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知识。
第二,打造高效、专业的食品监督团队,同时有契合的管理机制为其保驾护航。一是提升培训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借助在线教育、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基层安全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体验,快速吸收和改进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日常监督将提高监督和执法水平,而不会影响正常工作。二是增强广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与激励举措,想方设法调动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欲望,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项细节工作。为了确保基层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支足够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在工资和待遇方面,应偏向基层,应通过补贴改善基层待遇;以晋升的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多种渠道来实现;在人才管理方面,最高部门必须严格遵守五年服务期。规定不得通过借调使用基层执法人员,以确保他们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五)建立独立高效的食品监管机构
从食品安全监督的历史来看,食品监督一直与公共安全有关。一旦食品安全监督偏离了“公共安全”目标,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其职能。整合才是机构改革的核心点。“三合一”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代食品监督管理领域,所以强调监管职能的上下分离现实意义凸显。成立专门负责食品监督的机构,打造高素质监督团队,确保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高效、顺利推进。
四、结语
由于作者自身的理论水平受到限制,本文的范围仅限于太湖县,数据来源也仅限于太湖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因此得出的结论和建议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食品安全监督不是某个单一部门的工作。还离不开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高效协调。当然立足的视角不同,取得的结论也存在差异。为此在以后的研究中,作者将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