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1-11-22邢琼月
邢琼月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 三亚 571100)
一、引言
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会议中讲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将思政工程推进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手段,培养责任领域,各种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向共同的方向前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提出,“要着力培养负责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培养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生产和传播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从2017年开始,随着新教材的推出,高校外语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课程的调整、缩短课时等,将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大学的指导原则,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教育指示要求。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一个教学教育理念,而不是一门或者一类教育课程。其教学理念认为大学的所有课程都应具有传授知识和研究政策的双重功能,培养当代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着眼于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统一,活用专业和知识课程,努力探索各种课程和教育模式中含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进思政教育和各学科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全方位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大学英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有授课时间多、周期长等特点。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用隐性的方法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枯燥乏味的同时,又能使课程自身的思想理论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和深度,增强文化信心,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传播中华文化。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201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育指南》指出,“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英语在大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英语课程是人文教育内容中的重心,带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体现在它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可以用英语学习、认识世界文化。人文性则指其弘扬个人价值观,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追求其共同点和差异的意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因此,不能忽视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师不能只是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还应着力培养学生冷静处理海量信息、客观排除谬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保持诚信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课程思政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
(一)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新的着力点
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中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熟悉和认同的思政材料和话题的支持,从而使英语学习更加充实和具体,真正依靠文本的真实语言环境实现英语学习的自主思考与提升。时事热点和感人故事可以作为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与现有教材的有机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一直被认为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动机决定了学生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努力学习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持续时间。每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都要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既要体现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同时也适应了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思想认识的进步,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壮大。他们对祖国充满自豪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认同感。将这些因素与英语课程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缺乏学习和实际应用环境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而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创设应用场景,如用英语介绍中国、在第二课堂上实现相关活动等,使学生走出这一困境,许多高校在外语思想政治课建设方面都进行了丰富的文化实践创新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通过经典阅读、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等活动,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语言不仅是为了学习和理解外国的科学文化,而且是为了利用语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准确描绘一个伟大国家的生动形象。课程思政为传统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学习英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很好地讲述当代中国的历史,与世界分享祖国发展带来的自豪感。
(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内涵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识别网络信息,选择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有效吸收和运用英语专业知识。通过对英语专业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学生提高了语言能力,构建日益完备的英语理论体系。另外,使学生能够有效应用英语,在课程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真谛。
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
(一)深刻把握课程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核心内涵
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深刻理解思想政治“走进课本”“走进课堂”和“走进心灵”三个核心含义。英语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相结合的学科,要认真执行思想政治教育“走进课本”的观念,吸收更多和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实例、政治史相关的典型人物。要把本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深入的认识。在“走进课堂”方面,英语教师必须自觉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整个课程。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在讲授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基于文章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课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丰富思政教育的渗透途径。如,时政视频形式的政治教育内容激发了学生积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文化对比的热情。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新媒体手段课下为学生分享时事英文报道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和关注世界动态,增强学生对世界现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从“走进内心”来看,课程思政教育的重心在进入教师内心的同时,还要进入学生的心里。也就是说,教师要认真执行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相融合的工作,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参与思政活动。如,参与组织的爱国主义英语演讲赛、自发进行关于中西文化传统优势的班级英语辩论赛等,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政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实现课程思想政治内涵与个人综合素质的真正融合。
(二)打好“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四个攻坚战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准备打赢“思想、师资、方法、机制”四大攻坚战。第一,意识形态之战,是全员、全过程的思想观念的树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高校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制定有效的课程设置和管理制度,使学生和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完成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第二,教师的力量对英语课程思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团队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必须定期对教师举办素质提升和思想政治的教育活动。在教师掌握思政理论以及如何组织课堂和思政渗透后,才能将知识更加全面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遨游在思政英语课程的“海洋”里。第三,新时代教育资源丰富多样,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效果、适应学生特点、有助于思政建设的教学手段,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成长在新时期的学生,以期最终赢得课程思政的这场战役。第四,高校必须不断完善英语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强对英语思政教育方法和成果的管理和评价,实现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真正融合。
(三)努力达到理论和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目的
英语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完美融合在一起,必须搞好课程思想政治结构,做到理论与实践、德育与知识教育、课内课外、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为新时代英语思政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和英语课程教育的融合,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促进思政教育更好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丰富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切实推进“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育”的平行发展,形成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