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徒制实践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2021-11-22刘居康
文/刘居康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基于整体和联系的观念。协同育人就是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同时保证风险率最低。协同育人需要政府协调各方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从而保证各方利益共享,同时承担一定风险,促使“产、学、研、创”等主体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企业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是职业院校有效提升育人能力的新要求,从资源的投入到如今的内涵提升,目前职教改革已进入新时期,学校、行业、企业等利益共同体的聚合和整体效能的施展,是提升职业院校育人能力的新路径。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与青岛铭浩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在数控技术专业中开展校内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上探索出一整套协同体系,实现了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效培养方法。校企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小组,完成“双主体”育人的具体工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和企业要明确主体责任,校企双方负责组织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学徒的管理与考核;企业负责给学生提供学徒岗位、实习实训耗材,并负责选拔优秀的技术人员作为师傅指导学徒,进行企业实际生产课程的学习。在学习期间,学徒需按照企业师傅根据车间生产实际制定的学习方案,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在学徒完成全部课程之后,企业和学校联合对学徒进行考核,其中企业成绩和学校成绩各占50%。校企双方签署“人才培养协议书”,明确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负责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运行与监控[1]。
一、探索建立校企学分互认制度
校内学徒制在实施培养过程中,最大问题就是工学交替双向培养,在解决这个困难过程时,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放在首位,同时应积极响应国家因材施教政策,针对校内学徒制体制制定学分互换方法并明确互换标准,主要解决课堂学分和实践学分互换问题,解决校内学徒制培养过程中诸多问题,如工学交替、弹性学时、企业实践培养所带来的学分不对称问题。学生最终的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认定,课堂学分和实践学分实行互换互认政策,制定了相关的实施办法,明确了课堂学分和实践学分互换标准和课程互换条件,保障了学生(学徒)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中的学分互认。课程体系中公共课程不实行学分互换互认;专业基础课程跟企业相关度高的由企业与教研室探讨实行学分互换互认;课程体系中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可实行全面互换;数控技术专业拓展课程互换学分不超过总学分一半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大大地促进校内学徒制班学生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情[2]。
二、完善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校内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确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提出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根据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数控技术相关岗位标准,构建“工学交替、在岗培养、育训结合、赛训结合、创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徒专业技术能力的分段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实践岗位学习岗位实践课程,由学校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岗位实践,完成技术技能训练,实现岗位成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工匠精神,让学生(学徒)有“技”同时还要有“品”。通过技能大赛的抓手,让企业体会技能比赛的要求与实际加工生产的区别,带动企业教师参与到指导比赛甚至自身参赛,使企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在技能大赛的指导过程中,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在培养的过程中让学徒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创新与专利的研发中去,让学生的视野不断开拓,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更高的境界[3]。
另外,人才培养所用的标准均是学校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从企业典型工件加工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素提炼而成。课程规划与企业所需的教学设计相结合。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和岗位对接、学习内容与企业工作对接、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对接,构建基于企业典型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育训结合课程体系。专业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数控加工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科研过程与技能大赛对接。
三、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学徒岗位要求,校企共同研讨,制定了关于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办法和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企业研修要求等系列文件,文件中对“双导师”的技能要求和选拔标准做了详细的说明:首先,对“双导师”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其次,建立激励与相应的约束机制;最后,明确“双导师”的选择办法。企业导师的选拔:在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时,给予一定的授课补助,同时要对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进行考核;学校导师的选拔:从学校选拔优秀“双师型”教师,深入学徒制现场配合企业教师共同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成了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另外,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参与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校企互聘共用“双导师”的渠道畅通、机制灵活,充分调动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积极性[4]。
与此同时,笔者所在学院积极引导学院教师进行企业研修,主要分为长期连续研修、短期连续研修。教师们利用夏季学期(学生暑假时间)和冬季学期(学生寒假时间)深入合作企业生产一线。这段时间没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能让教师真正地沉下心来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了解技术的动向。通过企业研修,大大提升了学院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拓展了视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打造“水平高、技术精、本领拔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方案
新事物的产生与应用难免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在运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企业教师难以学校化,学校教师难以企业化,校企双导师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企业师傅的能力大部分来源于实践,也就是“实践派”,并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个体差异比较大;学校导师大部分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属于“学院派”,这类人员大部分并没有在真正的企业中历练过,因此与岗位联系不紧密。企业师傅大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有自己固定的岗位工作,并且生产任务比较重,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校教师进行长时间沟通。对教师来说,日常教学任务繁重,也很难真正地深入到企业的第一线。
(二)学生的思想活动。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企业环境,所以真正进入企业后会发现工作的岗位和自己的理想信念有不小的差距,定位不准,所以部分学生会打退堂鼓。
对此,学校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案。1.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真正的生产环节,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企业可以按照教师的工作产出给予教师一定的劳动报酬,这样教师既能得到历练又能得到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加强了企业师傅的语言表达能力,请企业师傅到学校举办讲座;邀请企业师傅参与课程开发、教学协助时,给予企业师傅一定的劳动报酬。2.针对学生的问题,我们通常会给统一报名的学生一个月的适应期,一个月后针对所有留下的学生,企业也会根据自己的承接能力对学生有一定的考核选择,选择适合的学生给予更好的培养。
五、未来发展方向
(一)同政府、企业共同探讨建立三方参与的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校企协同育人夯实管理基础。市场需求是出卷人,学校是答卷人,企业是阅卷人,学生是受益人。能否达到满意的结果?这就需要该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尤其是政府的主导作用。遴选更多心系教育,能为教育做出一定付出的企业,积极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当然企业也需要生存与发展,因此也不能让企业一味地付出,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来保证企业的效益,这样企业的积极性就会更加地高涨。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配合培养更多“技高品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学生,最终形成让三方都满意的良性循环。
(二)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知识需求开发行业化教学和课程标准,同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应发挥高屋建瓴的作用,它应指导专业课程标准的制订与调整、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融合、指导专业实训条件的优化与升级、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以及专业教学评价的实施与监督。企业化教学标准,能够更好地推动校内现代学徒制的运行,让课本内容企业化,同时为编写适合校内学徒制学习的活页教材做准备。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大学相继出现,国家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之高。为此,笔者所在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正集中一切可利用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但这个过程注定是艰辛的,也可能是长远的,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规范,才能走向更好的明天,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