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21-11-22林锦秋

名师在线 2021年12期
关键词:硝酸化学高中化学

林锦秋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理念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认识和理解新知识,将其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核心本质,强调新知的自然生长和主动建构,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分析能力、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培养。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贯彻深度学习理念,落实多元化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师应从多方面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拓展课堂教学维度,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与单一的“解决问题”存在很大差别。解决问题是指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关注问题结果的正确与否;而问题解决策略旨在通过化学问题科学投放,启发学生课堂思维,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探究氛围,改善学生化学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备很强的典型性和启发性,既能贴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认知建构提供有效素材,又能激活学生课堂学习思维,指明课堂探究学习的思维方向。教师以学生熟知的已有化学知识或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展开一场高质量的思维活动[1]。

例如,在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电解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把离子方程式“写、拆、删、查”的四步数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忽略了“离子反应”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容易使学生课堂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师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教学过程中,把具体的书写方法放在后面,先设计课堂问题,启发学生化学思维:哪些物质需要拆成离子的形式?为什么要拆?所有离子在反应后都发生变化吗?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讨论交流后一一得出答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加深了对化学的认知,从深层次把握了离子反应的化学本质。此时,教师再深入讲解离子方程式的具体书写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认知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不同认知阶段的特点展开活动设计。虽然高中生的学习意志和注意品质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他们每节课能够高效投入课堂学习活动的时间还是仅有10~15 分钟。如何能够延长学生课堂思维活跃时间,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首先,教师要确保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在具体情境支撑下,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其次,要提升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割成多个小环节,有针对性地融入不同活动中;最后,要避免活动形式枯燥、单调等问题,提高活动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

例如,在对“硝酸”这一课展开深度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分割成六个活动模块。第一模块是硝酸物理性质认识,通过实物、图片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总结;第二模块是硝酸化学性质认识,引导学生从物质分类角度推测硝酸化学性质,通过类比盐酸来认识硝酸的通性;第三模块是硝酸特征认识,借助新闻视频、反应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硝酸的不稳定性;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分别是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反应认识,借助实验视频微课,揭示硝酸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特点,组织学生推导和书写其中的反应方程式;第六模块是总结研究物质的方法,将之前五个活动模块的结论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提炼,让学生认识并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整个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很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本意识和目标意识,增强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深化追问策略

大数据、微课、云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是近年来教师喜闻乐道的。注重现代信息教学方法是深度学习理念所提倡的教学形式,但教师不能过度依赖现代教学手段,而脱离了教学内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强,一个小问题、小知识点往往可以延伸出很多问题。教师要以问题为抓手,做好课堂教学的问题追问。教师应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对核心内容的讲解要紧抓化学知识的关键要素,从多个角度编创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把握化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在讲解碎片式知识点时,教师要与其他相关知识建立链接,使学生掌握关联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建构全面、准确的知识体系[3]。

例如,在教学“铝与碱”的反应时,教师展示了固体管道疏通剂的图片,标明主要成分为铝、氢氧化钠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强碱性,能够腐蚀残渣,为什么还要加入铝粉呢?”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待有学生提出可能两者会反应产生气体,从而增强驱动力实现管道疏通后,教师及时追问:“如果两者可以反应产生气体,那么这种气体可能会是什么呢?”学生课堂学习思维都被激活,投入讨论交流中,从已学的元素守恒和化合价守恒角度对问题展开深度探究,做出了该气体是氢气的猜想。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配合有效的深度追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价值,深化所学内容的认知层次。

四、实验探究策略

实验探究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实际操作训练,缺少有效的思维启发诱导,限制了实验教学的生成性、探究性和教育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4]。相比不断强调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内容,启发学生对整个实验进行思考和质疑,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教师要组织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实验内容,完成自我反思和纠错,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实验参与感[5]。

在“探究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实验中,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会呈现绿色。教师组织学生从反应体系中,对产生该反应现象的原因展开猜想。学生提出的猜想主要集中于4 个方面:硝酸铜浓度不同导致的;硝酸铜溶液溶于硝酸中导致的;NO2溶解于硝酸铜溶液导致的;硝酸铜溶液在硝酸溶液体系中溶有NO2导致的。教师将学生想法汇总后,不急于评判对错,而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相应的实验,对这些猜想一一验证。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很高,通过多组实验反复验证,得出了第四种猜想是正确的探究结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结论加以解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结 语

深度学习理念从学习目标、记忆方式、知识体系、关注焦点、投入程度、思维层次、学习动机等多个维度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深度学习理念教学内涵,加快师生关系转变,调整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主动参与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化学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硝酸化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