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IT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22黄梦迪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升学校友就业指导

文/黄梦迪

从高校实际办学角度看,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是检验人才培养、衡量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近年来,笔者所在二级学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深受企业青睐,就业薪资待遇高,这些学生大多数有学院实验室实训、参加教师项目、接受系统的教学科研训练以及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经历。然而,学院办学经费和教学平台有限,专任课教师授课任务重、自身科研压力大,因此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现象并未普及。

为了能够让更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学院积极发掘企业和校友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通过校企合作、校友联络等方式,建立联合实验室、就业实习基地,探索学生导师制度改革,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提升企业对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本文从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掘整合各类就业资源、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与实践。

一、联动校企双方,合作育人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学校与企业通过共建校内联合实验室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就业创业类比赛、设立企业奖学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进现代学徒式学生导师制改革等方式进行合作,建立有效的双向互动[1]。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性,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联合实验室

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联合实验室,支持学生专业实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服务。校企双方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具体的实践目标,结合理论教学模块,对实训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更具针对性、匹配性和系统性。一方面,企业拥有优秀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条件,可以向学院提供实验室研究经费,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学院的人才资源可以对企业所需的产品或新技术进行研发和改造,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学院目前已与知名企业共建宁波市(鄞州区)信创联合实验基地、浙江亮鲸网络科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数智数据工场联合实验室,为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应用能力、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学院的实验室平台,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习得多样化的职业技能,提高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助推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实现社会效益。

(二)指导学科竞赛和就业创业类比赛

通过学科竞赛和就业创业类比赛,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院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比赛,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同时突出对比赛成果的转化,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学院也可以邀请企业导师担任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就业创业类比赛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ACM大赛、软件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学科竞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挑战杯”和“互联网+”三大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能够让学生的研究方向与创新导向更加符合行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

(三)设立企业奖学金以助推人才培养

社会参与是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力量之一,学院积极发掘、对接有意向的企业或校友,来校捐赠、设立奖学金。本学院目前已设立的企业奖学金包括“宝兴智慧奖学金”“边缘物联奖学金”和“乐歌创新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的设立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和帮助品学兼优的学子更好地完成学业,激励优秀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实践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另一方面,教育受助的学生常怀感恩心、肩负责任行,刻苦钻研、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能够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学校、对得起社会,毕业后把在校期间习得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经济社会的建设之中。

(四)推进现代学徒式学生导师制改革

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式校内外双循环导师制”,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IT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其中,“校内循环”包括专业教师制定学习计划、指导解决难题,同年级学生“互助式学习”,高年级学生指导、监督低年级学生学习等形式;“校外循环”包括校企双方进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建立有效的双向互动,及时共享最新的人才市场动态,交流教学管理服务方面的建议,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也能够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在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展各类应用型课题研究,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水平,为其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二、联动社会资源,多渠道帮助学生实现好就业

构建企业和校友资源的价值引导,建立相关信息库,与合作企业和校友企业对接,一方面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渠道,另一方面邀请企业名师和优秀校友进校园开展相关主题讲座,帮助学生提前认识就业市场环境,了解行业内优质企业,提升对行业与专业的认同感,也能够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实习机会。

(一)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渠道

学院应积极探索与企业交流的各种形式,与合作企业和校友企业深入沟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体验工作环境,了解企业文化、工作内容和用人标准,让学生更加明确企业所需人才的必备素质,客观分析自身的就业优势与劣势,并根据工作需求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校企之间应采取实习生输送计划,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对就业环境、工作内容以及实践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形成正确认知,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获取实习经验,全面提升沟通、适应和抗压能力,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3]。另外,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到许多行业内精英,向他们学习实际经验和技能,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员工的深入交流,更有效地规划好自身的学习和职业生涯。

(二)邀请名师和优秀校友进校园

学院应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优秀人才来校,召开系列知识讲座,深入分析当前的市场形势、本学院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学生就业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等,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认同感,树立专业志向。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以就业创业类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座谈会等形式,为在校生做指导报告,讲述自身的职业认知、就业技巧、求职或创业经历,用朋辈的力量帮助在校生解决现有的困惑。

在学院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中,也可以邀请政府人事部门、行业专家和企业专业人员等参与,使就业指导与当前市场环境紧密结合,同时让学生能够直接与企业人员交流,得到就业信息、咨询和指导,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建立就业择业目标。

(三)搭建企业和校友资源信息库

积极对接有本学院专业用人需求的企业,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一方面通过电话访谈、走访会谈等形式向企业介绍学院的师资设备、学科专业以及毕业生基本情况等,另一方面对企业基本信息、岗位招聘信息等内容进行充分整合,根据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就业能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提高就业效率和双方的满意度。

建立校友资源信息库和校友交流群,呼吁校友们将所在企业的招聘资源介绍给在校生,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也可以联系创业校友争取更多的就业资源[4]。此外,通过网络平台对优秀校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在校生努力学习,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联动全院师生,共建“三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通过引导全院教师参与学生就业工作、完善全程全方位的就业课程体系、拓展国内外升学深造的就业渠道等方式,共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在学院内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强化学生正确的就业认知和观念,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促进与职位的匹配度,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学院的就业质量,满足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5]。

(一)引导全院全员参与学生就业工作

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引导专业教师、班导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参与就业工作,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切实落实就业工作。

就业辅导员应积极组织开展生涯指导工作,包括制作简历、进行模拟面试、传授求职礼仪等;多渠道收集企业行业的就业岗位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将就业信息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就业辅导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相关培训,力求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生涯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

毕业班导师应仔细了解班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存在的就业困难,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并及时总结就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学校的帮扶政策积极指导学生。此外,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就业工作,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利用自身的人脉和资源拓展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工作。

(二)完善全程全方位的就业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现有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对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课程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划方法,以及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和培养方法等。教师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界人士的沟通交流,了解就业市场的前沿动态、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满足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6]。

根据学生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个性化的就业课程。对于大一学生,开展职业规划课程,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特点进行SWOT分析,客观认识自身性格、能力和职业倾向等,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发展;对于大二学生,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企业文化、岗位要求和行业规则等,并根据对比发现自身兴趣爱好和职业能力的偏差,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职业规划,提升应变和决策技能;对于大三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普及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学生求职、面试方面的技巧与能力;对于毕业班学生,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咨询和辅导,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就业情况,提高就业效率和质量。

(三)拓展国内外升学深造的就业渠道

以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本学院出台了《国内外升学工作实施方案》,充分联动各部门,利用校内外资源,落实学生国内外升学的各项工作,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升学服务,使考研和留学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补充渠道。

第一,通过在“新生始业教育”中设立国内外升学专题教育、举办“国内外升学服务月”系列活动、发挥线上线下宣传媒介平台的作用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国内外升学的动员宣传,营造浓郁的考研和留学氛围,激发学生升学热情。第二,提供相关服务,做好学生升学保障。加强对考研专用教室的管理,为考研学子提供干净、温馨的自习环境;充分发挥现有的考研和留学服务平台并发掘新平台,为考研和留学学生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实现国内外升学学习资料循环利用,让学生有机会获得上届学长的备考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第三,精心组织筹划,提供多渠道升学辅导。对接校内外资源,开设考研和留学学习系列讲座[7];推选有经验的教师组建专业课辅导导师团,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答疑服务;同时发挥班导师和辅导员的作用,积极服务学生考研、留学,为升学学生提供全程的指导与服务。

猜你喜欢

升学校友就业指导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校友风采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升学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