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2021-11-22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张慧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图书资料信息管理

文/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 张慧

图书资料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古人文化和智慧凝聚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图书资料不仅能够充分满足人类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还能提高人类整体的精神水平。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图书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而图书资料管理步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图书资料管理员们不仅要管理好现有的图书资料,还要不断收集并更新网络上的电子图书,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一、现阶段图书资料管理现状

分析当前的情况,现阶段图书信息资料的管理手段、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管理装置等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笔者根据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化资料管理的现状,发现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行政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当前很多人工图书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无法匹配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服务时代的发展脚步,在图书资料管理机构数据库使用方面存在一些纰漏,无法为行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工作人员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图书管理信息网络管理水平,所以信息管理模式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工作人员思想落后;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者没有主动深入学习先进的现代图书网络材料信息管理手段,不能够与时俱进,图书信息资料的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二)经营者和管理层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素质仍然亟待提升。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图书信息管理主要停留在图书资料的摆放、借阅等初级阶段,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都亟待提高。随着我国图书信息资料网络化的发展,管理者们的工作内容及管理手段都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理水平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除了要完成各种图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同时还要负责图书信息资源的采集、归纳整理等工作,这些都对图书经营者和管理层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收集和文字整理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从实际情况分析看,图书资料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这正是影响我国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水平的重要原因。

(三)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所需要使用的工具相对简单。随着我国信息化科学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图书管理工具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如今图书管理已开始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管理装置。目前,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仍然需要借助互联网、电脑、自动扫码等设备。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图书馆需要及时更新相应的图书信息管理装置以及相关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调动图书组织的使用效率。但是,一些高校、地方的图书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其他方面,而忽视了图书资料的及时更新,这样长此以往对图书馆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改革并创新图书资料管理方式的建议和策略

(一)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思想认知。要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现代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资料的管理上,首先要让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水平在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重要性,要学会与时俱进。

(二)建设并完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掌握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基本信息,在参考其他优秀图书馆范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图书资料管理规范的工作标准,完善其电子图书资料建设要求,保证电子图书资料的信息安全性。在对图书资料进行管控的过程中,要善于查漏补缺,逐步建立并完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保证资料管理的规范性、完整性、真实性。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丰富图书资料管理体系的内容,系统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和利用图书馆的作用。

(三)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在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训练,使其能够全面掌握图书资料管理原则及流程,了解电子图书资料管理的操作技术和内容,不断总结和分析,提升业务水平。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及创新意识,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发现问题。

(四)制定相关管理人员制度。为了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应该制定相关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图书资料开发利用最大化。因此,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应结合时代,及时调整、创新,保证制度内容与管理理念的协调统一。与此同时,还应进行科学高效的责任分配,建立并完善管理水平监督体系,促进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加强建设,完善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断融合,图书资料管理采用多元化的建设策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信息要求。在进行图书管理时,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其内部图书管理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实施。另外,要充分了解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内容,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优化其管理模式。同时进行图书资料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数据管理信息储存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系统的维护、调整、优化,及时将数据与实际图书资料进行对比和优化,确保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平台的时效性和正确性,让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后台科学化、规范化地完成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缓解其工作重任和压力。

(六)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图书馆和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章可循的,由各级政府部门或单位指派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建立电子文件,并将图书管理的规范化纳入日常工作考核的范围,相关人员及时监督图书馆整改,全力配合相关工作。具体实施方案: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归档业务的管理指导,根据电子文件信息归档的业务范围、时限及相关技术服务要求,掌握相关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流程,并专门负责组织监督管理审批重要电子图书文件信息归档资料。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图书资料归档管理与风险的控制,把学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目标纳入学校教学项目总体规划中,实现学校图书资料归档管理与监督考核归档工作的制度同步、考评相互监督同步。

(七)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更新管理设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图书馆经营管理者对于购置资金和建设经费的认识还停留在网络图书馆等信息技术资料的合理购置上,这已然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计算机、宽带、自动化和扫描条码等各种软硬件更新换代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图书资料综合管理基础装备主要是指各级图书管理机构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基础,这将直接影响图书资料综合管理的总体工作效率和图书综合管理能力。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先进的服务管理方式、思想、技术和各种新型现代化服务管理技术装备仍然是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各级图书管理机构一定要继续加大社会资金和财政经费的投入,改进图书管理体制方式和运行办法,购买现代化的阅读图书服务管理技术装备,提供软、硬件完美结合的舒适优质的阅读文化生活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图书管理机构的信息管理者们应该充分认识并牢牢抓住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先进的图书信息管理网络技术、设备,组织开展图书资料的信息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自己的图书综合管理素质、建立健全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制度、强化图书资料的信息管理应用力度、持续改善与不断提高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网络服务设施质量、逐渐完善更新图书管理基础设施与服务装置、不断加速建设图书网站,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图书信息网络服务,确保图书资料信息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价值与应用功效。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图书资料信息管理
论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分析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电子图书的出版模式及版权保护创新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从信息管理学著作看中国信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