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的新阶段

2021-11-2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田甜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3期
关键词:法治图书馆时代

文/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田甜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运营和服务体系构建了规范的制度体系,也标志着我国图书馆法治研究进入新时代阶段。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传统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变革,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以适应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目前,在传统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许多研究工作理念陈旧,人员专业素质和思维方法与现代化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的需求无法衔接,导致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进度缓慢,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因此,要以建设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为出发点,结合数字化背景创新研究工作模式,切实有效地解决在图书馆法治研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法》对图书馆法治研究发展的意义

(一)《公共图书馆法》为新时代图书馆体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公共图书馆并提出相应的法定条件,要求各级政府保障图书馆运营经费和人才配置,体现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体系改革,以推动图书馆法人管理体系,为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运营管理指明方向,同时,建立和完善图书馆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实施考评结果挂钩政府财政补贴奖励措施,为图书馆体制改革创新提供法律依据,也推动了图书馆法研究的创新发展。

(二)《公共图书馆法》促进了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管理与数字化媒体的融合发展。《公共图书馆法》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紧密相连,建立了社会力量购买图书馆服务和捐赠冠名的法律制度,推动社会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促进图书馆发展社会化,紧跟时代脚步。同时强调新时代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结合现代化科技力量,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促进了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管理与数字化媒体的融合发展,把图书馆法治研究推向现代化。

(三)《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图书馆职能和服务规范。《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应当承担的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明确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的特殊责任,同时配备专业人员对未成年人开展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提供文献资料查询、借阅服务,将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定时举办公益性讲座、培训、展览等活动,将推动、引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规定公共图书馆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应当开放,应当向社会公告本馆的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借阅规则。同时公共图书馆应当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定期公告服务开展情况,听取读者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

二、目前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共图书馆知识体量大,信息资料密集,图书馆法治研究队伍在应对法治工作时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在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对于图书馆政策法规不够熟知,自身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在研究工作中抓不住问题本质,无法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工作能力不能满足法治研究的需要,导致整体法治示范效应差,从而使图书馆法治研究的工作开展不顺利。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队伍自身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熟知法规制度,能有效将公共图书馆法运用到研究工作中,同时具备深挖图书馆法治研究体系内容,提升深入研究的法治工作能力和法治研究策划能力,从而建立科学高效的法治研究工作模式,是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的基本途径

(一)结合图书馆党务工作促进图书馆法治研究。新时代法治研究工作应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坚持党的领导。党务工作是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创新党务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图书馆法治研究相结合,在党务工作中,不仅要体现党的思想政治特性,还需要结合图书馆实际工作属性,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培训学习,提升图书馆党员干部对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的参与度,让党的中心思想引领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同时也提升图书馆党建活动的成效。在图书馆法治研究开展工作当中,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在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中应以身作则,走在各项研究工作和图书馆活动的前面,为其他员工做出表率,成为其学习榜样,带动研究队伍实现法治研究工作目标和任务而共同奋斗,同时将图书馆法治研究的要求落实到党务工作中,避免出现形式主义。在落实图书馆法治研究模式中,应以图书馆读者需求为基础,主题鲜明,创新党务工作内容,实现党务与法治研究结合常态化、制度化。为图书馆法治研究提供思想力量。

(二)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要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新时代的图书馆法治研究首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形势,创新研究工作方法,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和国际相关法律制度,才能实现图书馆法治研究有针对性、有明确目标,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在实际开展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中,研究队伍要学习新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以此来创新法治研究工作方法,调整法治研究工作思路,提高研究工作效率。对于在图书馆研究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归纳总结,通过探索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法治研究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研究队伍要明确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法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研究理念相结合,从而实现整个法治研究体系的优化。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中,“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图书馆法治研究应充分运用这些技术,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大数据分析,探知目前法治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与图书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资源等相融合,对整体法治研究工作进行合理调整,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满足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工作要求。

(三)建设培养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人才队伍。在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中,研究队伍的自身素养决定法治工作质量,因此,要注重法治研究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作为专业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者,不仅要熟知图书馆运营工作的基本流程和业务,还要提高图书馆相关法治领域的学习,提升服务意识,从而全面提升研究队伍综合素质,满足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发展的需求。在人员业务精通方面,应定期开展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法治知识培训学习,并鼓励工作人员自主学习,在专业能力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使法治研究工作有深度和精度,同时,有针对性地培训队伍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开拓研究人员思维,创新工作方法,紧跟新时代步伐。在培养图书馆法治研究服务意识方面,要让研究队伍深入读者领域,收集读者查阅需求,提高独立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在图书馆免费开展读者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策划,与读者交流沟通,了解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在处理各项复杂事务时,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耐心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与读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密切关系,从而在图书馆法治研究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调整,灵活开展法治研究工作,实现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成效的提升。

(四)图书馆法治研究要坚持以人为本。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要以读者为中心,来构建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体系。在新时代,读者对文献资料的要求将由纸质化向数字化转变,读者对图书馆配套的服务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人性化的特点,在法治研究实践中,要求研究工作者自身具备新时代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结合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深入了解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完善法治研究工作体系,实现法治研究工作符合人性化和科学性特征。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法治社会理念相结合,贯穿整个法治研究中,做到法治研究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与时俱进、持续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法》的正式落地实施,开启了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的新阶段,我们需要将图书馆法的法治理念贯彻实行,同时结合新时代发现理念,创新法治研究工作模式,提升法治研究工作者自身专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法治研究高成效。同时,研究实践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有针对性地对法治研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使新时代图书馆法治研究工作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法治体系。

猜你喜欢

法治图书馆时代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图书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