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导向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11-22吴振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1年25期
关键词:导向技能目标

吴振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是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阵地,其人才培育的必须基于市场导向和学生的就业而开展,这就要求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开展必须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岗位需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体育教学开展也应该同专业课一样,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进而更好地与专业发展及未来需求相适应。这就要求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要基于实践导向的视角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基于实践导向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高职体育课程,是基于体育运动而开展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中各类运动项目的开展,如短跑、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其对体育理论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体质水平、骨骼发展以及心肺功能等都得到显著的提高,进而使其在不断的体育运动当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

(二)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高职体育教学中,不但包括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养的提升等内容,还要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重视教学的实用性,开展职业能力方面的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为此,作为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相应的融入职业道德、保健知识以及人际交往、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品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良好的素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其专业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2]。

(三)有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成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基于实践导向视角的体育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相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育,这些对于高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

二、基于实践导向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教学目标为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缺少了教学目标的指引,课程的开展就犹如没有风向标的帆船,必将陷入迷途。同样,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地提升教学质量,最为首要的就是要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否则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改革缺少正确方向的指引,而无法有效发挥其实践功能。为此,第一,作为高职体育教师,应该把学校的体育课程和具体实施的体育课程从层次上加以划分,并依照不同的层次分别从总体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几个方面入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第二,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根据其未来职业及岗位需求开展教学,让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让教学目标更为具体和明确。第三,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要实现跨越式提升,就要重视教学思想的转化,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在对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借鉴的前提下,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和优化,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从而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有效[4]。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促进体育教学趣味性及实效性的提高

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就业形势变化和需求给予时刻的关注,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化的调整。例如,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根据其就业岗位调查可知,较强的上臂力量是其岗位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假如其上臂缺少足够的力量,很可能对其工作的效率带来不良的影响也,还可能导致其身体产生损伤。所以,基于实践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就要结合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这方面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上臂力量训练及自我保护等方面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就以往课程内容枯燥无趣、方法陈旧等问题,研讨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竞赛法等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基于学生实践能力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职业道德的渗透、健康心理、坚强意志以及团队合作、竞争意识等个性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实践能力、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为其就业奠定了扎实的素质基础[5]。

(三)基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构建特色体育课程体系

就整体而言,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应该基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紧紧围绕体育课程教学特征及教学规律,遵循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全面考虑高职学生体育意识、运动技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维度,重视学生心理承受力及自信心的培养而构建特色体育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增强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好地对不良心理加以调控,提升其人际交往、创新以及合作意识,进而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为此,作为高职院校,要在传统课程组织的基础上,开发更具实践及职业特色的教学项目,使体育教学更具实用和针对性。例如,针对营销类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常常会遇到各类客户多样化要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意志力,此时体育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将素质拓展方面的内容融入其中,进而对其积极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态度以及耐心的心境加以培养。

(四)重视课外体育锻炼,确保体育课程有效延续

从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训练和课后体育锻炼相脱离的问题,这和体育课程设置的初衷明显相悖。因此,基于实践导向视角的体育教学改革,一定要对体育课程中的潜力充分挖掘,重视学生终身运动意识和良好体育习惯的培养,并在基于学生为本的前提下,重视课外体育锻炼的引导,确保所构建的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延续。首先,学校团委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构建各种体育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的活动,进而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并通过课后体育社团的参与巩固和提升其所学技能。其次,高职学校还可以积极和课外体育机构间进行联系,通过联合举办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与校外相关体育组织、机构的联系,并联合举行相关的运动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行充分调动,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为其未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能力素质基础。

(五)创设浓厚的体育运动环境和氛围

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可以较大地影响高职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来看,有些学校存在着运动设施陈旧、运动场所面积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新时期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要对体育场所的优化、良好体育环境的创设,体育设施设备的更换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创设出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让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其次,高职院校还可以在校园中安置和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的运动器械,并强化对其的管理,进而为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最后,学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健美操、跆拳道、武术等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使学生的运动需求和体育兴趣得到满足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体质,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六)完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基于实践导向视角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也需要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进行验证。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升。为此,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加以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将实践能力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评价考核关严加把控,保证质量的基本底线。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时,要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构建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运动技能以及学习态度等多个角度开展全面性评价。

三、结语

作为高职体育课程来说,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定要基于体育教学规律以及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未来岗位和社会需求,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所需。

猜你喜欢

导向技能目标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偏向”不是好导向
拼技能,享丰收
犬只导向炮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