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本土文化融入路径研究

2021-11-22陈文强周美华

现代英语 2021年1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陈文强 周美华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桂林 广西 541004)

一、引言

在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被提上日益重要的位置。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具有授课对象广、教学时间长、教学频次高的特点,英语课堂既是中西文化思想交锋之地,又是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学生的主阵地,从而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比起来有其特殊性。基于此,英语课程思政就是要“把价值观引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有意识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价值观的引领,并把价值观引领摆在重要的位置”。所以大学英语教师亦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一块责任田。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思政融入元素及实施路径的研究不够全面也不够充分。在阅读文献后,研究者发现对融合本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更是较为少见,这可以从教材、教师、学习者和教学模式四个维度体现出来。

(一)教材方面

通过对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在十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本土文化缺失严重,而英美文化明显占主导地位。这种中西文化的失衡加剧了学习者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从而淡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弱化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现有教材内容主要存在以下不尽如人意的缺陷: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明晰度不够;中国文化和科技内容不足;对培养和提升道德情操关注度不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未能形成育人合力,脱节现象严重等。

关于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这方面,地方本土文化的英文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编写具有时代特色的本土文化和符合当地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教材应该排上日程。同时形式上挖掘的思政内容应依据信息时代学生接触、获取资源的途径与特点编写,兼顾纸质与电子素材,通过文本、图像和音视频等多模态呈现,并借助网络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媒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分享。

(二)大学英语教师

语言教学应培养学生对自身、国人、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及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形成批判性视角和态度。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两张皮”现象,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剥离开,他们没有做到将本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并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齐抓,所以谈不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其不足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大多数院校没有培育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团队,且大学英语教师思政团队合作缺乏。其次,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体现学生为中心加大学生语言产出机会。最后,相当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灵活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习者

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以外在性动机或工具性为主,过级、考研、求职以及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等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这一现象也间接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现象。近年来,大学英语与某一专业基础知识的结合成了现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趋势,甚至是英语教育的全部,导致大学英语教和学带有明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的特点,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片面理解。对00后这一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根据他们的时代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加大课程信息技术含量,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平台资源。

(四)教学模式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已经从纸质平面教材发展为多媒体网络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但仍未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对道德情操培养和提升关注度不够,这都说明课程思政建设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团队在深入研究教材、制定思政教学大纲时,要在显性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融入隐性的思政教育,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引领他们的价值观。其次,在教学中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语言教学多采用任务教学法、交际法或混合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要创设营造良好思政育人环境氛围,开展好利用好比赛、戏剧和演讲等第二思政课堂活动。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优势

(一)语言教学的本质

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的活动,也是传达思想的活动。同时语言教学也是一种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关联的社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行为。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甚至是文化碰撞的前沿。所以英语教师须清醒意识到英语教学肩负的巩固文化自信的使命,在语言教学要注重母语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综上所述,语言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必然成为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

(二)大学英语是课程思政的天然载体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通识教育的课程之一,而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总体目标一致。通识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强调立德树人,两者都强调知识传授与育人相结合。所以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思政育人基因,有着润物无声开展思政育人的先天优势。同时作为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大学英语教育具有其独有特色——人文性功能。大学英语课程蕴含着随手可得的思政元素或思政触点,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思政元素、增强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通过文化对比发掘的思政元素及发掘其他英语学习资源中的思政元素。教师应立足大学英语教材,考虑00后大学生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教案及教学活动,增补内容,注重课程思政评价等实施实现课程思政。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本土文化融入路径

文章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版)》第四册为例,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该册包括八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Unit 1 Life and logic, Unit 2 Secrets and beauty, Unit 3 Being entrepreneurial, Unit 4 Nature: To worship or to conquer, Unit 5 Why culture counts, Unit 6 Gender equality,Unit 7 Energy adn food crises和 Unit 8 Passion guides life choices。 因受课时限制,Unit 1,2,4,5和6五个单元作为研究者所在院校大学本科生第四学期的教学单元。学校的思政团队在教学活动中强调课程思政要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三位一体,同生共长,从不同路径融入中国文化。

(一)融入本土文化思政元素于单元主题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已形成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这为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基础。教学素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和依据,教学素材思政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故可以通过对单元主题分析基础上巧妙融入本土文化思政元素,凸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融入的本土文化思政元素涵盖国家政策精神、党中央治国理政方针、中外时事新闻和母语传统文化。例如,在Unit 1中融入中国传统爱情观;Unit 2组织了真善美为主题的思辨讨论;Unit 3引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环保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保护环境在路上;Unit 5则对比了汉语和英语,从中体会汉语的悠久历史及其音律美;Unit 6观赏辨析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取得的非凡成就。总之,通过中英语言文化对比、历史成就回顾、中外事件思辨和时事政治讲座等方法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多角度思考,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学会批判地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英语学习者树立文化自信。

(二)探究单元文本语言的思政触点

要做好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思政视角思考,采用问题导向方法,探究语言所传递的价值观,挖掘话语的思政元素”。诚如上面所说,大学英语具有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其每个单元文本挖掘蕴含丰富的思政触点,教师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将中国本土文化巧妙地融入语言教学中。具体说来,思政教育需要全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基于教材,可以从单元主题、词汇、课文篇章甚至练习中挖掘出思政元素和要点,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

信息时代赋予人们海量资源,本研究团队就是从学习强国App,外宣部门官方网站找到教学需要的例句。如果从中精选例子,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预期教育内容,在显性教育中悄然实现大学英语的隐性教育功能。另外在输出型练习中还可以增补相关主题练习。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翻译练习中凸显了中国国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练习,如Unit1中关于中庸思想主题的翻译,可以传达人类普世价值观;Unit 2则是关于中国四大名著的翻译;Unit 4的翻译主题则是关于中国建筑苏州园林的段落翻译;Unit 5则是关于文化走出去的主题翻译;Unit 6是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翻译。思政团队在此基础上分别增补了主题分别为“和为贵”“中国结”“故宫”“孔子学院”及“东盟”的段落翻译。这些增补练习增强话题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五个教学单元文本蕴含丰富的思政触点。在讲解课文时思政教育可立足文本内容创设情景,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实现语言教学和思政教学的融合。如在对Unit 1文本分析后,要求学生对文本中三个主角色the narrator、Rob和Polly进行性格剖析,进而得出爱情是不能进行交换的,爱情双方要忠于对方才是真挚的爱情。口语教学是语言产出部分,教学内容基于“i+1”增补,给学生做好输出准备,引导学生思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渐渐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三)充分利用融入本土文化的线上资源

大学英语思政团队首先要求自己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教学技术和谐生态圈。在此方面,校内、校际各级网络平台均给教师团队提供便利。首先,教学得力于广西师范大学英语智慧云平台,同时教师也充分利用新视野英语配套的U校园和与学校合作的平台如FIF测试、批改网及智慧树等,这些平台拥有新视野大学英语的配套立体资源,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基础。其次,在自媒体时代,思政团队也要利用好各自自媒体,如学习强国App、英文报纸公众号等,使这些网络平台资源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重要辅助,多角度全程全方位地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四)开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外活动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所以在课余,思政课程团队、学院和学校应三级协同发力,开展各种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思政氛围。教师团队在学院指导下,开展了“我的家乡”英语演讲,定期举行的“桂林景点”主题的英语角,“中国文化”翻译大赛,真正做到显性的语言教学,隐性的思政教育并举。

五、结语

英语教学直面西方语言文化、西方的意识形态,且大学英语教学因其课时多、课时持续长和受众学生多的特点,处在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双向传播的交锋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得天独厚的思政教育优良载体,既要强调外语工具性显性功能,同时不忽视其人文性的隐性功能。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在充分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同时,增补有关中国本土文化或具有地域文化的英语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化雪无痕地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价值观,达到育人目的。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