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在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2王卫杰
王卫杰
晋城市体育局,山西 晋城 048026
1 前言
大多数有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而体能训练作为竞技能力的基础,是提升身体素质最为直接且效果明显的方式。摔跤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高强度的身体对抗能力,这就要求摔跤运动员在身体素质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升级与改进。体能训练基于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原理,全方位提升身体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素质,并根据摔跤项目有针对性的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能力,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使其在安全有效的范畴下更好发挥运动技巧以及战术水平,由此可见,优秀的体能水平与良好的身体素质都对摔跤项目运动员提升运动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
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一般性体能训练可为日后专项体能以及专项技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已经成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标准配置。众所周知,摔跤这项具备高强度对抗的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比赛中的各种技术动作都需要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样才能使得其战术风格得以发挥。这些条件不仅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优秀的力量素质,其反应素质、速度素质、协调素质、灵敏素质、耐力素质等都要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才有可能使运动员在竞技对抗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心肺耐力训练为基础,力量训练为核心,兼顾灵敏素质、协调素质、速度素质、爆发力等训练方式。例如大重量深蹲、硬拉、高翻、高拉,心肺代谢训练、敏捷梯、反应球训练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员身体各项素质的不同特点,结合技战术实际运用,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有序的全面提升训练水平。
3 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3.1 稳定与灵活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运动员的髋关节、核心部位以及肩胛系统的稳定与肩关节等关节的主动灵活性都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点。如果只是按照传统训练方法一味的强调力量训练,则会限制青少年身体素质后期的发展潜力。在进行稳定与灵活性训练之前,应首先进行静态评估及功能性动作筛查,建立运动员初始身体水平数据库,通过系统的筛查诊断,确定运动员的实际训练基础。在此前提下,制订稳定灵活性训练计划,这样才能让训练有的放矢,使训练效率及训练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接下来的专项化体能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稳定与灵活训练部分中,应着重强调呼吸能力的训练,呼吸能力对于运动员躯干的钢性与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作用,以正确的呼吸模式来帮助运动员建立身体整体的刚性,以此为基础的稳定性更具实践意义,这在训练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3.2 动作模式训练
在摔跤比赛过程中,大部分技术动作都在快速且不稳定状态下完成的,如何在不稳定状态下快速的调整身体姿态以及身体重心,是运动员必须要攻克的难关之一。良好的身体姿态与稳定的技术发挥都依托于稳定且高效的动作模式,而动作模式训练主要有:推、拉、蹲、单边动作、旋转五个基础动作模式以及相应多个模式的组合,在实际操作层面可以使用悬吊系统、瑞士球、波速球来进行动作模式的训练,在不稳定的支撑下完成高质量的动作模式,这样有利于动作模式的稳步提高。还可以使用弹力带、药球等训练器械进行动作质量的打磨。稳定的且高效的动作模式,需从底层逻辑完成训练体系的建构,由此才能有针对性的围绕指定动作技术进行专项训练,从而提升训练效果。另外,应提高对单边动作的重视程度,大部分的技术动作都是单边动作,所以针对单边动作的模式训练应更加全面且具体。
3.3 负荷训练及运动表现
负荷训练是指在优秀的动作模式训练基础上加以不同程度的负荷强度,教练员可根据不同的训练周期,进行不同目的的训练,以达成不同的训练目标。负荷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上强度”这一最为简单且直接的方法强化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以及代谢能力,这也为运动表现中的各种爆发力训练、敏捷训练、反应训练的建立身体素质基础,防止在后续强度提升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应激反应,也能降低运动员受伤几率,延长运动生命。在运动表现训练中,应着重分析项目特点,根据摔跤运动的技战术要求来分析动作模式以及动作表现训练中所涉及的训练内容来进行合理时间分配。如快速启动能力的提升、反应能力、爆发力能力等训练在整个运动表现训练的占比情况。另外,还要注意运动表现与稳定灵活、动作模式、负荷训练之间的协调组合,在不放松基础训练的前提下进行运动表现,以基础的逐步强化与运动表现的进阶相匹配,这样才能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与发展。
3.4 恢复与再生训练
恢复与再生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有效的能量补给与各种放松形式相结合,使训练做到张弛有度,对之前的训练过程中所积累的疲劳进行全方位的缓解与补充,进而在恢复过程中提升各方面能力素质,也为下一阶段高质量的训练做好充分准备。恢复与再生训练中不仅包含生理层面的恢复与再生,也包含心理层面的恢复与再生。对于摔跤这类高强度身体接触类项目,每一次训练或比赛对于运动员,尤其是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都是极大的生理及心理的消耗,这些训练后所产生的能源物质的亏损以及肌肉紧张、紧张的情绪都会影响运动员之后的训练。所以,在训练之后应积极的进行筋膜松解、肌肉拉伸及放松、热疗、冷疗,这样可积极缓解运动员的身体疲劳,与此同时教练员应加入冥想、渐进放松等心理放松方法,使运动员紧张的心理环境得到改善。这样全方位的身心放松才能使下一次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达成训练目标。
4 结语
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快速时期,应根据运动员实际的身体机能来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而不是盲目进行大强度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虽然是摔跤项目的核心素质,但并不是体能训练全部内容。教练员应在发展青少年基础体能的前提下进行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实践中应注重运动员的肩胛系统及核心区域在正确的呼吸模式下提升稳定性,在各种不同身体姿态下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技术以及战术能力。通过多维度系统性训练,不仅可以避免单一素质训练所导致的机体疲劳,还可针对运动员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高效训练,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在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全方位训练后,还应进行恢复与再生训练,无论是生理疲劳还是心理疲劳都应得到积极的重视,只有在高强度体能训练后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恢复与再生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更好的状态,使其具备下一次完成高质量训练的能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系统、完备、可持续性的体能训练,才能更好的将青少年运动员的潜力发挥出来,提升训练状态,提高比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