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入奥的回眸与反思

2021-11-22刘一梦

武术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拳种技击传统武术

刘一梦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1 历史轨辙:武术入奥时间阶段分析

1.1 第一阶段:竞技武术萌芽成长期(1936年-1980年)

武术,一个历经无数宗师的砥砺揣摩下形成了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蕴涵中国形象的民族技击之术。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国武术以表演的形式首次亮相在世界舞台,武术第一次迈出国门看到了异域竞技体育的发展。受西方体育影响,竞技体育也是20世纪世界各国各项目体育运动发展的核心趋向,武术逐渐以体育形态示众。1957年武术被列为国家竞赛项目,至此武术作为体育项目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的成立、1959年第一本《武术竞赛规则》的问世,标志着武术渐渐踏上了竞技体育之路,竞技武术也日渐雏形。虽然在此阶段武术并未将“入奥”作为战略目标,但为武术日后走向竞技武术入奥奠定了基础。

1.2 第二阶段:“武术入奥”准备期(1981年-2000年)

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指出“武术要走向世界”,各大洲的武术联合会纷纷成立。1989年国家体育委员会将武术纳入竞技体育。竞技武术是中西方文化的产物,以“竞”为表,融汇了西方体育之运动形式。以“技”为里,以传统武术为“源”为“根”诠释了东方体育之文化内涵。90年代初期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曾倡议中国要加紧申奥步伐。国际武联大力推动武术国际化,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立,同时也向部分奥运项目“取经”学习,次年开始组织世界武术锦标赛。1999年国际奥运组织委会的单项协会正式接纳了国际武术联合会,武术征战奥运有了些许眉目。武术入奥的筹备工作正式提上日程。

1.3 第三阶段 “武术入奥”冲刺期(2001年-2020年)

2001年武术申请2008年奥运会正式项目后2003年出台新规则(草案)力争武术竞赛规则符合奥林匹克运动要求,为力争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创造条件。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无疑是最伟大的杰作,中国作为奥运东道主而占据优势,使武术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项目中,虽为表演项目,但也可谓是自武术发展最为浓重艳丽的一抹。2008年、2011年中国政府再度申请武术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直到2013年国际奥委会宣布武术入奥失败。虽无缘奥运但在推进武术入奥的进程中,中国武术协会大力推进武术标准化建设,加大推广武术段位制制度的普及与武术进校园建设等工作,武术自身也得到了发展。随着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国际奥委会宣布在2020年1月8日,武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2022年达喀尔青奥会,标志着武术入奥出现了新的历史拐点,也成为武术入奥里程碑事件。

2 现实困境:武术入奥面临着“内忧外患”

2.1 内忧:竞技武术走向异化歧途

2.1.1 武术套路走向“体操化”“舞蹈化”的异化

为了更好地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接轨,武术套路受竞技体育“锦标主义”的影响,几经修改竞赛规则,在规则修订上最为严格的是长拳体系。长拳可谓竞技武术套路最为“竞技”的项目。但过于追求“奥林匹克主义”使武术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武术套路“体操化”“舞蹈化”、传统项目“长拳化”等异化现象。武术套路在千万遍程式化演练的重复中逐渐将技击本性弱化。武术套路中运动员通过身体运动赋予劲力的刚柔、动作的疾徐、招法的虚实、进退起伏来展现出个人的演练风格,将武术的攻防动作按一定的套路进行高度程式化的进编排,追求演练技术水平与艺术水平。汉字,不仅是工具性的文字,也可以作为书法艺术,但如果只追求艺术性,那会不会展现的是另一领域的艺术?武术亦然,竞艺美应在技击美基础上发展,徒有艺术美只能异为“舞蹈”。

2.1.2 武术散打走向“拳击化”“跆拳道化”的异化

散打作为技能主导类对抗项目,运动员使用“踢、打、摔”等技术动作来展现“稳、准、狠、快”的技术特征,按照体重分公斤级进行较智、较勇、较技,是一种在“随机应变”的格斗对抗实战中积累经验的武术实战运动项目。武术散打借鉴西方格斗,与中国擂台争斗相结合,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较少,使得运动员出现技术水平过硬而理论水平不硬的问题。武术散打较奥运会的同类对抗运动项目,拳击突出上肢技术、跆拳道突出下肢技术、摔跤突出摔法技术,而武术散打虽然可以运用拳法、腿法、摔法的综合性技术,但技术评定标准技术结构较为繁杂,且对技术标准的界定也较为模糊,而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同类对抗已经有了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项目,武术散打项目暂时不占优势。

2.2 外患:“奥运瘦身”计划使武术申请入奥难度陡增

随着奥运会的比赛规模日趋增加和比赛项目的不断扩容,雅克·罗格(2001年-2013年第八届奥委会主席)在任期间推动了“奥运瘦身”计划。其目的在于提高入奥项目的标准,将赛事观赏性不佳、安全系数较低以及对比赛结果预判性较高的这种商业性价比低的位处边缘化的运动项目进行合理控制,实现对参赛项目总数与参赛人口的压缩,减轻奥运举办国国家的申办成本与开销负担,以此调动更多国家申办奥运会的热情。托马斯·巴赫(2013年-2021年第九届奥委会主席)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上给予主办国在设项上更多主动权。在与中国武术存在入奥竞争关系的空手道项目则借此机遇得以出现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奥运瘦身计划无疑使各项目申请入奥的难度陡增,因此的中国武术近两次的申奥可谓是裹足不前。

3 理性分析:寻找武术难以入奥的本源

3.1 武术不断剥离出“打”与“练”

在中国传统文化全局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思维更注重事物的整体性与联系性。武术视自身为一个整体,武术文化作为子文化,它与中华文化浑然融合。在资本主义国家西风东渐的影响下,不断瓦解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釉彩,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所存续的民间村落式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逐渐解构,武术其价值功能、内容形式也较之前大有不同。

武术原有形态是“打练统一”。中国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统治阶级为抢夺更多的土地资源来巩固政权是中国古代战争频发的重要因素。中国历代武术家们极具智慧,两军交战时,将士从带血气的残酷战事中总结武术格斗技法。国泰民安时,他们淡化武技的凶残,以身体运动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最核心技法精而简地提炼成具有攻防意识的组合动作。通过将格斗技法的精髓转入套路演练,又通过套路演练把相应技法的熟记于心,最终作用于更好的“打”。在格斗与演练中二者相辅相成,武术得以不断发展与进步,民间习武者也在“打练统一”中不断体悟武术。武术所存续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套路与散打逐渐分道扬镳。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因社会文明的进步,其实用价值与技击本质被削弱。在1928年中央国术馆“国考”的竞赛内容中,将套路演练与格斗对抗进行分试,此时武术的“打与练”逐渐分割解构,将武术分割了两种考试形式。套路演练在借鉴马良推行的兵操化的“中国新武术”虽然对武术集体教学有很大帮助,但也逐渐淡化了武术“技击”本质。在摒弃“唯技击性”思潮中具有格斗对抗的武术被禁,此时武术套路在武术项目中一枝而独秀已有数十年,不平衡的发展为“打练统一”最终瓦解埋下了祸根,虽然民间传统武术仍然保留着能打能练的传统武术形态,但是中国武术整体性遭到侵蚀。在时代审视中整体的武术被人为切割成套路演练与散手对抗的运动形式,肢解为“练”与“打”的运动形态。

3.2 武术迷失的根源是“打练分离”

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西方,充分体现“度量客观、竞争公平、规则明确”的特点,具有典型的西方竞技体育思想。而竞技体育是以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为内涵的。奥林匹克作为最成功的竞技体育赛事,其项目均属竞技体育之列。武术在不断调和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中演化出的异化形态,是武术追寻自我革新中出现的问题,异化主要在效仿西方体育思想与奥运竞赛模式中,割裂了传统武术的本意与结构,最终武术套路在技法结构的异化与文化价值观念中出现了迷失与失真。应当拆除“打是打、练是练”的现有形态,对传统武术进行活态传承,因此脱离技击本质的武术不免出现 “假大师”等负面舆论。

4 正本清源:回归传统、打练结合

在“武术入奥”目标导向下,竞技武术成为了武术运动中优先发展的项目,将竞技武术套路作为突破点带动武术事业的全盘进步,在这种“以点带面”原有框架的实践反馈中,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如造成武术发展失衡的现象,使传统武术走向边缘化、竞技武术走向异化。在面对其他武技项目的来势汹汹,出现了武技格斗市场很容易被其他项目攻占、市场空间被压缩、生源被抢夺以及武术人口流失加重等情况。而武术较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成才年限较长,成才率不高,也使武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竞争态势。只有正确的战略定位,才能在市场中掌握主导权,在国际推广中掌握武术话语权,在清本溯源在继承与发展中对武术的精髓进行传承。

纵向梳理,建立拳种智库。拳种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记忆载体,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的样本,“立足拳种,回归技击,打练结合,体用兼备”以传统拳种为范本凸显各具特色的技击技术,通过提炼拳种核心技法回归格斗技击,梳理各拳种的技击竞技对抗形式。由于各拳种流派众多,可以通过建立“智库”深入挖掘拳种的技击性加大传承创新,对“门户特色、源流有序、拳法明晰、风格独特”的拳种进行系统性、有条理的纵向梳理。“既得艺,必试敌”,当下亟待厘清拳种的理论文化形态,深究内在技击价值,这个过程必然是艰巨、长期而曲折的,需要借助国家与政府的力量建立顶层设计。“打练结合”作为武术新的革新点,在追祖寻根之路上释放最大效能,整体保护传统武术。

5 结语

为实现入奥目标,武术曾“削足适履”修订规则,最终导致武术在技法结构的异化、武术套路技击本质的弱化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出现偏轨与缺失的问题。切忌急功近利,坚持武术入奥的正确的战略定位,利用现有武术入奥条件,加快武术话语权的建设,扩大武术人口与武术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工作,争取武术早日入奥。以竞赛规则为导向对现有竞赛模式进行改革,明确技击本质的武术观,在清本溯源中继承武术精髓、在大胆创新中发展。建议改进现有竞技武术赛制与竞赛规则,突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打与练,解决武术入奥过程中出现传统武术边缘化、竞技武术异化问题,明确技击本质的武术观,形成限定技术、精选技法的打练结合技术体系。同时简化规则,对“打”的规则要有明确限制,对“练”制定出可量化、可操化的规则评定标准。武术要强调“文明的技击”,以“竞”为表、以“技”为里、以传统武术为“源”,在奥运竞技体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平衡。

猜你喜欢

拳种技击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