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体育融合共生的路径探赜
2021-11-22王晓琴
王晓琴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东 汕尾 516600
美丽乡村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定位关乎着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能否为广大的农民群体所共享,检验着“美丽中国”制度布局的一体性。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而言,不能简单的理解成“涂脂抹粉”式的形象变装,或是景观上的添置,只是注重于“面子”上的建设,忽略乡村内生性的文化修复。2015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美丽浙江建设新成果时,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实际上,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才会有千姿百态的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需要这种人人向往的乡愁圣地、风情家园。民俗体育相对于乡村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情节依恋,它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与民众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可以说,民俗体育在某种程度上规约着人们的秩序生活,一方面,以其规则上的移植对乡民进行道德上的考量和行为规范上的约束,另一方面,民俗体育预设乡村文化的意义存在,强化乡民的乡愁情节与价值旨归。事实上,民俗体育提供了一种形式独特的教育场合,在民俗体育的参与过程中以其公开性的手段在乡民中被感染、被教化并在乡村生活秩序中得以适用,从而促使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延伸。更为重要的是,民俗体育在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过程中在实现经济增收、公共基础施设建设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基于此,在对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体育融合的现实考量下,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共生理论”对两者之间的融合路径进行深度拓展,以期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体育的深度衔接。
1 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体育融合的现实审思
乡村建设与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是构建乡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的深度融合能够彰显乡村文化的丰盈特质,通过民俗体育的涉入提升乡村建设的文化品性,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惠共进的关系理路。然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观念上的误区,民俗体育的功能意义并未得到有效凸显,甚至被现代强势文化所裹挟,民俗体育的现实境遇堪忧。
1.1 民俗体育游离于乡村建设
长期以来,政界和学界对现代化的认识都存在一种误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必然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化的标准化覆盖农村,城乡差别逐步消灭的过程。观念上的误区致使美丽乡村建设在简单的复制城市样本,对于乡村中存在的一些民俗体育文化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在乡村建设的规划过程中,民俗体育没有纳入其建设体系中,政府行为力度不足,在法律法规的制定、经费的投入、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政策的宣传等都处以一种封闭的认知状态。或者说,民俗体育的纳入只是一种装饰性的意象,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对民俗体育的地方性、封闭性有目的的臆想,甚至被视为糟粕文化而被取缔,对民俗体育开展所需的器物载体替之于标准化的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从目前农村体育的现状来看,传统的西方体育项目也已成为日常乡村体育文化的支撑体系,民俗体育的存在空间被西方体育文化碾压。在很大程度上,现状的发生和相关部门对两者之间关系的错位评估有关,对于民俗体育的认识仅停留于一般性的体育活动,乡民在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上同样受制于不同的年龄归类,在乡村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大多数处以低年龄群体,中年与老年群体的休闲生活则充斥着低俗性与肤浅性的休闲活动(赌博)。民俗体育更多的是一种乡土文化的皈依,联结着乡民的乡愁依恋,民俗体育游离于乡村建设中难续乡村文化之本源。
1.2 民俗体育肢解于乡村建设
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在盘活民俗体育资源带动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但目前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仍处以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在利益驱动下,民俗体育被工具性贩卖,甚至因利益的竞争给乡村建设带来一层尔虞我诈的色彩,并无情地咬噬着传统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农民陷入了城市道德观念和乡村传统道德观念相冲突的尴尬、无序状态[2]。当民俗体育被利益所牵制,自然难以摆脱世俗主义的禁锢。联系到目前国内民俗体育的旅游现状,利益的牵动已经促使民俗体育文化表现出三种趋势,一是功能性转变,民俗体育从节日庆典中脱离出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制进行公开化的表演,为趋合游客的猎奇心理,随意更改民俗体育的规训文化,民俗体育原有的敬畏价值被置空,文化的体验性习得被包装成快餐式文化模式出售。二是形式性僵化,民俗体育在乡村旅游中从形式到内容没有注入于创新成分,诸多民俗体育活动以单一观赏性为主,参与性、体验性较差,和乡村的生活体验不具备不可约化的关联,只注重于程序的简单重复操练,多数的旅客只是简单的情景吸引,缺乏乡土文化的内在体验,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三是主体性的缺场,乡民是民俗体育文化的延续主体,在民俗体育文化的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事实上,乡民是离场的,开发商为了吸睛效应,突显戏剧成分,雇佣专业表演者替代角色,民俗体育的操练与本源性特性相背离。
2 共生理论对民俗体育与乡村建设的启示
2.1 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不同种属按照某种物质联系,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依存或者相互抑制的发展关系,共同生存在一起。共生理论在形式上借用了生物共生论的某些概念,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联在借用、联想的机制效应同样可适用。按照社会学对其共生方式的提炼,可分为单方依存、偏利依存与互惠依存三种模式,三者之间是一个动态的演绎程序,外部条件的刺激与内部关系的调适促使共生模式的良性转换。
2.2 共生理论的启示
2.2.1 要素关联、条件优化
民俗体育与乡村建设构成了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取决于它们之间内部要素的关联度及外部条件的优化性。从要素的关联度来看,民俗体育蕴含的情感依附性、民间规约性、文化团块性、体力强化性及表演致趣性与乡村建设目标导向下的品质生活提升、乡村文化自觉、社会交往朴素性具有天然的契合基础,因此,要转变以往对民俗体育的错误评估,将民俗体育嵌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中。从条件的优化性来看,社会政策、法规、文化、组织等外在的条件刺激着两者共生关系的深度与广度,单依赖于内部要素的关联忽视外部条件的支持民俗体育很可能会不自觉的被现代性文化强势肢解,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民俗体育与乡村建设的政策融合体系,强化政策导向功能,扭转民俗体育在乡村从孤立生存到共生共赢。
2.2.2 结构转换、形式创新
民俗体育在乡村建设中具有价值产业链延伸值,粗放型的旅游供给按照单一模式在结构上束缚产业链的性能优化,目前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处以一种初级阶段,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缺乏协调效应。因此,在结构上要协调民俗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活动项目形式单一、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以及功利主义主导的局面,民俗体育与乡村旅游耦合的结构转换要义在于平衡文化延续与经济需求之间矛盾,一方面依赖于民俗体育文化在保持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再生产,可依据文化需求性质区分前后台场域,在前台场域与乡村旅游相关联,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核保持真实性的情感体验并且与现代性的文化要素有选择性的融合,在后台场域,民俗体育文化更多的与乡村内在性的生活秩序相关联,对民俗体育原初的文化蕴含活态救赎,抑制现代强势文化对其产生流变影响[3],另一方面,要以民俗体育为龙头,叠加旅、农、工、贸等产业,尤其注重民俗体育在产业升级上的拉动效应,围绕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相关产业的附属价值。
3 民俗体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共生的路径
3.1 政策融合共生
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涉及的参与部门机构复杂(民委、体育、旅游、地方政府等机构),利益多元化,在制定相关的政策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互不融通,致使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缺乏联动机制,因此,为实现乡村建设成果的目标达成,打破地方部门的孤立状态势在必行。首先,成为跨部门的合作组织统领机构,协调各方资源、信息等要素,实现有效衔接,着重解决瓶颈制约。在制度设计上,对民俗体育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普查形成调研报告,摸清根基,统一规划、协调开发,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导向,例如跨部门的政策合力在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财力支持,保存机制、宣传引导、传承人制度等方面优先考虑。制定相关的乡村经济振兴政策,对民俗体育的开发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定位,突出民俗体育旅游特色,结合乡村地理景观,打造运动休闲区域块,推动民俗体育与现代体育产业链的完善。
3.2 人才融合共生
民俗体育在乡村建设中出现的资源开发不充分、产品运营质量低、市场运作缺乏和乡村人才的缺乏关联密切,乡村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知识体系、组织方式、工作方法、实施过程都不尽相同。针对乡村旅游建设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和现实条件,必须转换观念,就地取才,提出多元性人才协调融合的观点,具体包含三方面,一是以乡民为基础建立一批体育人才培养与教育示范基地,根据当地民俗体育的经营与就业的需要,组织相关的培训方向,在体育表演、体育赛事组织等方面重点关注。二是乡村旅游开发商要注重创新性经营人才的培育, 在经营理念上创意提升,可通过经验汲取,人才引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三是院校参与,政府积极引入高校专家团队,强强联袂,建立村—校扶持模式,对民俗体育与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具体运作把脉开方。
3.3 品牌融合共生
品牌建设涉及到地域差异、文化气质差异和服务个性差异三个方面,三者的契合能形成品牌的最大效应,但在品牌诊断、品牌定位、品牌扩散的策略选择上目前没有一个全局性的策划和营运策略能够将民俗体育与乡村旅游的品牌特质进行有效整合和延伸。因此,在品牌开发过程中,首先强化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核建设,以民俗体育文化品牌为特色,扩充民俗体育内容,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活动融合其中,在点—线—面上进行资源整合。第二,乡村旅游并非是单一的模式,民俗体育旅游与乡村绿色景观、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都可以相应的融合发展。第三,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站平台进行信息分享、资源互动,在活动发布、图片分享、信息交流等方面提升个性化服务意识。
4 结语
民俗体育在美丽乡村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的共生发展,目前两者游离甚至肢解的存在现实,限制了民俗体育在乡村建设中的功能意义的延伸,也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关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在《健康中国2030》政策的颁布下,民俗体育所具有的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民俗体育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生促使乡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合理的生活方式也就具有现实上的可能。总体而言,民俗体育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基于共生基础之上的,在考量两者之间的要素结构上,诠释了共生的推进路径,为民俗体育与乡村建设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方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