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学理论视角下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2王正栋梁乐华

武术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协同学传统武术武术

王正栋 梁乐华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处,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需要教育组织与教育工作者以教育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而武术属于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武术对应的武术教育应包括武术技能教育与武术文化教育两方面,但是现阶段这两种教育面临诸多发展困境,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革新传统武术教育的理念、方法与内容,解决武术教育问题的同时,为传统武术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如若将协同学理论应用到高校武术教学中,将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给武术教学带来生机,为教学方法增添光彩。所以,将协同学思想融入高校的武术课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探索武术课程教学中内部的协调关系,通过各种存在差别的基本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提高高校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与动作技能的领悟,推动高校武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使高校武术课程呈现丰富多彩的姿态。

1 协同学的基本思想

协同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物理学家哈肯,通过对激光的研究,然后对其进行举一反三而创立的。关于协同理论论述较系统:当参数被系统控制而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系统由无序变有序,系统中的各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形成一定的自组织功能。因此形成了系统的自组织结构,这种内部机制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就是协同学原理。协同学的开放系统的本质属性是协调与竞争。系统本身处于平衡态,然后通过不断的竞争过程使系统不再处于平衡,这个过程是为系统由无序性向有序性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系统主要由协作而呈现出整体性和相关性,协作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系统联合作用。系统由无顺序性变为有顺序性的过渡,是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从无协同性到高度协同性的改变为基础所导致。总而言之,协同理论是对武术教学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协同与竞争,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不断促进系统的自组织的演化过程。

2 武术教育现状

2.1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是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在课堂教育中融入文化教育能让青少年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习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想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只有这样,人民的价值观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价值。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例如龙狮运动、武术等,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锻炼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这些项目传承了几千年,其中的奥秘无比深邃,蕴含着“天人合一”“求善同存”的价值观念,旨在培养人们身心合一,和谐相处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开设相关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基本礼仪常识、道德伦理等的认识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涉猎丰富的礼仪和道德规范要求。笔者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有对高校学生进行24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关于太极文化的传播,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加入武术文化的教学更加生动也更加受学生的欢迎。武术项目技术和文化的推广,近几年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愈发的发展迅速,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要认真学习并尽自己努力去传承这份礼物。 “每个民族对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面对各民族文化差异时,如何让各民族更好地互相理解、尊重对方的文化”是当下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内涵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兵法,养生等诸多文化元素,在国际化发展中具有较强的文化竞争力,基于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武术文化的输出搭建了新的平台,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2.3 武术技能教育

传统武术的发源地与滋养地是中国,其武术技能与武术文化对应的传统武术教育,本应是中国学校教育中的特色,但现实情况是传统武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应试教育的制约。在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下,我国学校与学生普遍存在重文轻武的问题,体育类教育的轻视,使传统武术教学活动难以在各级学校中顺利开展,即使有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武术活动,也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传统武术教育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武术技能教育也难以实现有效发展,学校中的传统武术教育内容仅限于相关理论,很少有学校会主动通过实践性教学内容,充分掌握传统武术技能,学生与传统武术技能教育的接触机会较少,制约了传统武术技能教育发展。为此,我国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文件,重视武术教学,要求传统武术教学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大纲中,使传统武术技能教学获得发展契机。

2.4 武术文化教育

正是由于传统武术教学内容已经列入各类学校的教学大纲中,传统武术中技术性体育项目以教学为载体得到有效推广,同时,传统武术文化教学的缺失问题日益凸显,体现学校师生对传统武术认识不足。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武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仅限于在纯技术性项目中教授学生武术动作,很少涉及甚至根本不提武术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影响学生全面认知传统武术,使武术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是模糊的存在,造成学生与武术传统文化之间的生疏。因此,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传统武术文化的相关意识比较浅薄,为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武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技术性项目教学的基础上,教授学生武术礼仪,并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使学生在传统武术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美德,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协同学理论在高校武术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1 差异性与统一性

传统武术古往今来都并非是简单的传统文化,它是复杂和深奥的。而高校的传统武术课程想要达到最佳效果必须依据协同理论,使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竞争和协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所以教师的在教学方面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高校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的众多,而且存在个体差异性,在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在传统武术教学中存在差异性。教师对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是否定差异和结束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所存在的差异,把协同理论融入传统武术教学中,可以使教学过程有所调整,根据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而制定难度和可接受程度不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进入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协同学视角下,可意识到这种差异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不仅仅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具有建设性的作用,达到提高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效果。

3.2 整体与部分

协同学思想极其注重系统整体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指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在传统武术教学中也要非常关注其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重视教学的整体性而非是单一教学模式。在进行传统武术套路教授过程中,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在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技术过程中,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表对动作理解的领悟与看法,提高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与理解,并在学生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录像,并且分析录像中的动作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传统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3.3 竞争与协同

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课堂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对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从协同学思想来看,传统武术教学中相随相伴的一对概念是协作与竞争 。当学习与练习武术时的动作规范程度,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性非常明显。在传统武术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达到协同学的合作与竞争。组内是合作,组外是竞争的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不断调整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竞争与协同成为推动他们发 展的双重动力。

4 协调学理论指导下的传统武术课堂模式的优化

4.1 加强教育认识

在协调学理论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需要对传统武术产生正确地认识。传承我国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树立民族精神风貌的关键,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对应的教育肩负着发展竞技、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传统武术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对该教育的正确认知。学校传统武术教师需要充分结合现代科学发展观,准确认知传统武术,将传统武术理论看作传统武术教育的切入点,深入挖掘传统武术中的竞技理论、大众教育理论与文化认同价值理论等,结合理论科学论证传统武术中的思想观念,摒弃腐朽无用的思想观念,改进优质理论,科学整理学校实施传统武术教学的教学成果,促进武术教学内容趋向更科学化发展,为传统武术教育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在学校与教师正确认识传统武术教学的基础上,学生也会对传统武术教育进行足够的重视,主动学习传统武术知识,强健自身体魄,逐渐成长为传统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4.2 拓展教学内容

在协同思想指导下,传统武术教学的发展,需要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来实现。武术本身是一门技术,但武术也是一种文化,传统武术中包含较多的拳种流派,能够为传统武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以丰富的民族文化素质类教育内容,为传统武术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因此,传统武术教育工作者革新武术教学,需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素材,拓展教学内容,使传统武术教学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传统武术教师可以开展武德教育,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设武德、武术礼仪方面的教学内容,借助武礼教学内容在学生群体之间的融入,实现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三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提升其道德修养。武礼、武德教学内容的增设,要求学生明确武礼含义,训练学生掌握武礼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动静结合地学习传统武术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传统武术教师以教学内容的拓展,需要教会学生明确攻防的涵义,掌握传统武术动作的技击性,了解传统武术中每一个动作对应的攻防涵义,学习传统武术的技击方法与技击理论,促进学生清晰认知传统武术运动表象与武术本源,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武术之道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哲理。在此基础上,传统武术教师也需要以地方性民俗武术教学内容充实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地方特色武术的过程中,了解地域性传统文化,同等重视技法学习与文化学习,这些都体现出协同理论的竞争与合作,达到增强传统武术教学效果。

4.3 传统武术教学须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武术教育基于协同理论,需要传统武术教育工作者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传统武术教育水平。传统武术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可以结合文化内涵与技法动作进行教学,从散招入手,开展传统武术技法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学习单个动作的技法、组合动作的技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抗练习与套路串接。在技法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动作的涵义,组合串联动作的战术与其中蕴含的思想哲理,使学生在理解动作的同时,能够体会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在此基础上,传统武术教师革新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方法,也可以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载体为学生提供视频、音频、图像与声音等传统武术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可以借助视频中的动作分解与某个动作的重复观看,对传统武术动作与技法进行有效学习,提升学习质量。另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更完整地整合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如,在视频武术动作画面中注释攻防涵义与哲学思想等知识,或者以链接的形式在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中,增加传统武术文化相关典故视频,使学生更深入且全面地学习传统武术知识,以文化视角理解传统武术内容。因此,在协同理论的影响下,传统武术教学的发展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4.4 传统武术教学须创建“流派”、交流比赛

在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协会,学习武术的学生大部分都会有一些武侠情结,在协同理论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分组自己创建“流派”,并说明此“流派”的特别之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创建积极向上、有益身心健康的名称,并组织各“流派”之间进行比赛交流,选出“武林盟主”,在比赛中体会武术的礼仪,做到课堂的横向发展。利用课堂培养优秀的学生进行指导,并可以鼓励其参加学校的晚会上台表演,展现自己;也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省级比赛,开拓学生的视野,鞭策学生,使其在学习、表演、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5 结语

传统武术教学是一个复杂和开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通过融入协同学理论,使课程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充分协同与竞争,实现教学自组织,充分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武术文化水平与技能水平,提升传统武术教师教学质量。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需要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传统武术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积极分析传统武术教育中传统武术技能教育与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以教育问题为传统武术教育革新的切入点,在教学认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教育革新措施,促进传统武术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协同学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宁波市土地利用结构协调性评价
聚合物熔体脉振传递过程的协同学研究
武术
协同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